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逐鹿 > 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

逐鹿 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

作者:尹三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3:43 来源:笔趣阁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王勃的滕王阁序耳熟能详,豫章郡位于江东西北部.北有大江流过,西邻烟波浩渺的彭蠡泽,隔江与九江国和西楚国相望,东南与越国之地接壤。正好处于江东之地的西北角,这里是从九江国方向南下的跳板。

对于越国而言,拿下这里,大江和彭蠡泽形成的水域就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江东之地就成了一个完整,封闭而安全的国度,对目前的越国而言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不止如此,豫章境内多是彭蠡泽畔的平原,河湖众多,算得上是鱼米之乡,所产出的粮食无疑是非常诱人的补充。在秦汉时期这里相对来说有些偏僻,也没有几座城池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正是西楚国这里的驻军不多,防守也很是薄弱。

这并非是出于疏忽,而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眼前这样的形式,豫章也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重要xìng。完全就是西楚国,九江国和越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现在的军事调动和作战方向所造成的。

出于意料的事情,当众人都不注意留心的时候,最先发现,先下手为强的人无疑就占了大便宜。

秋风吹起的时候,越国大将军蒲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两万军队以剿匪为名出兵豫章郡。越国大军出其不意,本就不多的西楚**队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战败了,越军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豫章郡。

随即越军和征调来的民夫开始在豫章郡修筑城池,城池的设计自然是出自于绿萝夫人之手,至于城池的名字则是由越王钦定,名曰——洪都。

越军闪电般占领豫章郡。最先得到消息是大江对岸的九江军。英布接到消息的时候颇为惊愕,他的本意确实是为了试探越国的反应,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越国的反应来的有些太快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的。九江国的军队集结到边境不过才两三rì时间,按理说山yīn那边尚未得到消息,更不可能如何迅速地做出反应。

可是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英布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豫章已经落入尹旭之手,想要再从这里渡江南下,难度无疑就加大了许多。越军有三万士兵驻守,带兵的是越王手下第一将领(他们并不知道章邯等人的存在,过往的认识)蒲俊。

对于蒲俊。英布是很了解的,当初尹旭在关中的时候,就让心地将三万大军交给他来掌控。足可见对蒲俊的信任,还有就是蒲俊的能力。现在越军占领了豫章,后面有番邑为后盾和依托,想要攻占抢夺就要费大力气了。

所以英布思来想去,只有暂时放弃进驻豫章的想法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等等楚军将领桓楚的行动。或者看项羽那边没有没有新的指示,或者待形势更加明朗的时候在作出决断,至少也该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茫然。

驻守北会稽郡吴中一带的西楚国将军桓楚也很快接到消息,从一开始进驻江东。桓楚的任务就是防备越国,甚至是做好进攻越国的准备。在最初的考虑之中,没有想到越军敢于嚣张地直接出兵北上,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的。按照范亚父的推测,在合适的时间最好是找机会彻底灭掉越国,好清楚南方的这个担忧。

可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情况完全变了,桓楚惊讶地发现自己唯一的任务只能是防备。没想到越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的如此之快,已经对西楚国江东二郡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随即桓楚接到来齐楚开战。汉军东征的消息,甚至已经逼近了彭城。这他知道西楚国虽然强大,项羽虽然狂霸。现在却也不得不疲于应付,甚至是有些手忙脚乱。彭城那边的事前自己管不着,也不用管,霸王自己肯定会想办法的。

自己的任务和要做的事情就是江东。至于进攻越国这些完全成了一句空话,对他而言只要守住会稽。不让越军北上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但事实上,没有彭城提供后续支援,桓楚感觉自己的压力无比沉重。当初巨鹿之战的时候,他是跟随尹旭一共作战过的,对这位年轻的越王可以说是颇有了解。现在越国的实力膨胀到这个程度,尹旭的志向远大,接下来会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桓楚知道如果硬打起来,他是无力阻挡尹旭的,战败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他将此事奏报了项羽,希望霸王和亚父能够做出一个决断。一来是问计,某种程度上也是提前和项羽招呼,明确责任,免得到时候自己丢掉江东的罪名。

让桓楚没想到的是,项羽和范增已经做好了丢掉了江东二郡的准备,不过不是给尹旭,而是给英布。得到这样的答复似乎是意料之外,但桓楚也是聪明之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节,范亚父是想要以江东二郡为诱饵人,让英布和尹旭争夺。最终的结果是要做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渔翁得利。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到将来西楚国腾出手来,想要收复江东也容易的多。项羽的诏命上写的很清楚,让他把江东直接交给英布,然后回到江北做防御即可。所以他有意将豫章的防守放松,将兵力全都集中道折江沿岸。一来是防备越军渡江北上,二来也是为英布渡江南下创造便利条件。

可是让桓楚意外的是,他接到的不是英布进驻豫章郡的消息,而是越军突然占领豫章,而且建立起了严密的防御甚至已经开始修筑城池。如此一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英布和他之间的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断开了,至少两支军队没有联合的机会。

准确地说是英布已经失去了南渡江东的机会,桓楚清楚地意识到形势对自己是何等的不利。豫章郡丢了,接下来尹旭将会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吴中的兵力只有两万人。本来正常情况下这些兵力起到威慑作用完全是足够的,但是现在明显的有些不够的。越国大从西边和南方两个方向夹击在,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到底该怎么办呢?现在请示项羽和范增明显已经来不及了,必须要当即立断做出个决定是来。到底是撤军回江北,还是全力以赴和尹旭血战?如果说英布可以渡江南下和自己联合的话。那么还有一战的可能。

但是现在,桓楚清洗地认识到这个可能将会很小,若是江东还处于西楚国掌控之中。在越国尚未染指或者插手的时候,土地和实际利益的优惠,或许还能让英布动心。但是现在。英布未必愿意为了一块难以得到,得到了huā费巨大的代价也未必能够守住的土地。

这让桓楚不足的开始打退堂鼓,从实际的角度而言,与其和尹旭血战一场,几乎全军覆没撤到江北。还不如现在就主动撤军,保存实力的好。但是他也有些不少的顾虑,如此一来无疑会落下不战而逃的口实。彭城那边是否会有闲言碎语?或者即便是霸王不怪罪。但是对于西楚国和他本人的尊严和名声都是个巨大的损害,桓楚有些为难了。

站在吴中的城墙上,桓楚不由的露出为难神sè,这可如何是好?所以忍不住轻叹一声。

身边的副将听到之后,轻声问道:“将军。可是在为难是否退兵的事情?”

桓楚再次轻叹一声:“不错,现在何去何从确实棘手啊!”

叹气的同时,桓楚回头看了一眼副将,这个时候自己决断颇为困难,还是问问属下人,听听这些将领们的意见。也好是个参考。

“说说你的意见吧?”桓楚轻声询问。

副将低声道:“既然如此,属下将说说愚见了。”

桓楚轻轻点点头,现在哪有什么愚见。说出来的都是好主意,自己也好有个参考。否则一直这样六神无主下来,也不是个办法。

副将说道“将军,末将以为还是撤军回江北吧!”

任何〖答〗案都是意料之中的,桓楚没有办法的惊讶,只是轻声问道:“为什么?”

副将回答道:“越军在如此快的时间内进驻豫章。难道只是偶然吗?末将以为,此事或许是越军有意而为之。这是他们得到九江国出兵后做出的反应。”

桓楚轻轻摇摇头:“按理说不至于啊,从时间上算,越国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来不及做出这样的反应。”

“越国想要探听到这些消息或许不容易,如果是有人特意告知他们,或者说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安排好的呢?”

听到副将这样说,桓楚骤然的一愕,如果是这样?会是谁泄露了消息呢?自己这边明显不可能,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桓楚不敢再想下去,如果真是如此,事情就有些太过麻烦了。

副将说道:“很奇怪的事情,九江王出兵了,却是先陈兵边境,按兵不动。如果说他直接渡江抢占豫章,可能就谁之另外一番局面了,可是他并未这样做,所以属下觉得其中或许有些蹊跷。”

“说下去!”桓楚觉得自己有些小看这个副将,或许他能带给自己一个好的思路和办法。

副将继续说道:“英布按兵不动,有可能是想要试探尹旭的反应。可是奇怪的是,按照正常情况,越国还不可能收到消息的时候,越军就占领了江东,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啊!如果非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越军提前得到了消息,做出了双方都希望看到的反应。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尹旭和英布演的一出戏,尹旭还是照旧拿下了江东二郡,而英布也作出了自己的姿态,似乎还是照旧遵守了霸王的诏命,将来也不好怪罪于他。”

桓楚不由的一惊,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英布和尹旭已经联合了?”

副将回答道:“末将以为不排除这个可能,霸王和亚父要的英布南下江东,本身就存了让他们两虎相争的意思。英布和尹旭未必看不出来,他们都是才智高远之人。面对这样的结果,放弃一点眼前的利益,不但不争斗,反而联合起来完全是有可能的。”

桓楚不由的暗暗心惊,若是这样。事情无疑是太可怕了。西楚国已经有了齐国和汉国这两个颇为强大的好敌人,已经有些疲于应付,难以应对了。若是现在,南方英布和尹旭再联合起来,无疑就太可怕了。西楚国三皆敌。该如何应对呢?

桓楚觉得,不仅该将这些消息及时禀报项羽和范增,自己也需要尽快做出反应,否则的话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若是英布和桓楚联合,在这江东吴中一隅之地,自己还有生的可能吗?所以现在没有别的选择,最好的结果就是撤退江北。

正在桓楚心动的时候。副将的一句话更是坚定了桓楚这样决定的信心。

副将说道:“将军,现在的局面还算是个好的结果,末将担心更可怕的后果。”

桓楚讶然问道:“什么后果?”

副将说道:“英布和尹旭联合,一来他们以前就关系好,有这个基础。眼下似乎也有西楚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是这些都不是他们结盟的首要条件,想要结盟,无疑要有利益结合。现在摆明的局势是尹旭要拿下江东二郡,那么英布呢?费这么大的周章,他的利益在哪里呢?”

桓楚经过副将这么一提醒,蓦然一惊。说道:“你是说江北?”

副将点头道:“不错,英布的五万大军尚且陈兵边境,说起来是对江东的。可是一掉头可就是我过的泗水郡和东海郡啊!所以,末将怀疑,英布有可能目的是图谋淮南,趁着霸王主力被田荣和刘邦牵制,趁火打劫,想要瓜分我国!”

桓楚心里满是惊愕。虽然很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可是这又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很能说明眼前的实际状况,让人不由得不相信。虽然没有实际证据,但是从种种迹象而言,英布确实有和尹旭联合的可能。

对于英布而言,江东已经归属尹旭,没有他发展的空间。西部则是他的老丈人吴芮的衡山国,也没有发展的可能,而东方和北部则全都在西楚国的掌控中,英布想要有所突破,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而且项羽的调动,正好给了他的足够的便利,这可如何是好?自己之前还想着英布不愿意卷入江东的浑水之中,不会南下来支援自己。现在看来,是肯定不会,而且还会在背后给自己使绊子。

桓楚清楚地记着,他们两个人当初在彭蠡泽开始就并肩作战了。到达江东之后,很长时间内还被看做是同一个派系,受到他们江东本土将领的排斥和为难。英布和尹旭没少互相帮助,名义上说英布是楚国将领,霸王帐下五大将,可是实际上怎么看英布都是和尹旭坐一条船的。

桓楚现在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来,那就是必须要撤军江北,不是担心北上骂名和丢掉江东。现在桓楚觉得自己有必要北撤退去防备英布,江东二郡虽然丢了,可是毕竟还隔着一道大江,暂时威胁不到西楚国最主要的国土。

若是英布有动作,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北方已将乱了,想必霸王和亚父现在都在尽力应付。这南方现在万万不能出什么事情,桓楚觉得自己身为楚国将领,应该做些什么才是的。

桓楚叹息一声,事情的变化太快,看来江东恩德事情已经在霸王和亚父的意料之外了。那么自己只能够根据实际状况来做出应对了。

桓楚随即吩咐一声:“周殷,吩咐一声,撤军吧!完了后路被英布截断,或者越国大军来犯,我们想要从容撤退可就不容易了。”

名为周殷的将领答应一声,就去安排了。桓楚再次叹息一声,吴中是项羽和自己起兵的地方,虽然很舍不得,但是现实所迫,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来。随即桓楚率兵撤离江东,标志这西楚国对江东失去了控制。可能是暂时的,可是更可能是永远。

桓楚和周殷都是西楚国一流的将领,他们的分析和猜测完全都有道理的。可是他们一切的分析基础都是建立在,越国超前的迅速反应上。暂时他们并不知道,越国竟然有飞鸽传书这样的办法,迅速知道前方的情况,提前做出反应。

信息的不对等的利弊第一次在战争中显示出他的威力来,一场因为信鸽引起的误会就这样产生了。其中最大的得益者无疑是越王尹旭,至于无缘无故被误会,继而遭到灾祸的无疑是九江国英布。

周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番推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东南方诸侯国的形式,继而影响道天下局势。一切都太过的出乎意料,谁能想到,最初不过是一只信鸽引起的误会,引发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