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逐鹿 > 第五二四章 范阳蒯彻

逐鹿 第五二四章 范阳蒯彻

作者:尹三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3:43 来源:笔趣阁

越国在举国欢庆王子降生的同时,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已经朝燕国发起了进攻。收复成皋,解除荥阳危机之后,汉王刘邦为了尽快对付西楚国,便派出了韩信率领军队对燕国和齐国展开攻势,从而彻底地统一北方,继而对西楚国形成一个圆弧状的包围圈。

再次掌管军权,出征在外一直是韩信所期待的,此番也是他谋大事最后的机会,可以说是一拍即合,韩信立即率军出征,再次对河北诸侯展开攻势。

可是当大军集结在赵地的时候,韩信却停下了脚步,没有急于求成。此番燕齐之战关系重大,胜利是一方面,更加关系到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机会只有一次,因此韩信必须慎之又慎。

在开战之前有个完整的作战方案,这是韩信许久以来养成的好习惯。尤其是这次,因为赵地战事的暂时xìng终结,现在重新开启的时候,燕齐两国的形势复杂了很多。为此韩信特意找来了李左车,一个对河北诸侯的情况更加了解,军事战略上也颇为突出将领,与自己一同商讨此事。

韩信笑问道:“李将军,对于此番攻燕伐齐之事,你有和看法?”

李左车淡淡一笑道:“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政。现在我是败军之将,虽然投效到您麾下,但是时rì尚短,资历尚浅,如此大事不敢贸然。”

韩信打个比方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假使成安君陈余听了你的计策,那我韩信现在已成了阶下囚了。现在本帅是诚心向你求教此事,将军以为如何?”

李左车轻轻摇头道:“元帅,行军布阵。打仗甚至是军事谋略的事情,元帅如此诚心垂询,末将自然不敢推辞。只是燕齐之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政治等诸多问题,这方面末将并不熟悉,因此不敢妄言。”

“唉!”韩信轻叹一声,他是李左车说的也没错。自己和李左车都是善于军事作战。至于政治谋略上的事情却并不怎么熟悉。一个颇有些棘手,或者说一直困扰韩信的问题再次摆上台面,那就是缺少智谋高深,谋划得当的谋主!

西楚霸王项羽有范增,汉王刘邦有张良。越王尹旭有李斯和尉缭,而自己却一直缺少这样一个谋主。这也是很长时间以内,自己的事情没有发展,除了时机不到,就是因为缺少一个帮自己谋划的人物。如果说他只是想要做个汉军大元帅,这也并不算什么大事,可是想要有别的什么想法的话,可就是致命伤。

上次刘邦突然来到赵地的时候。韩信就有这样的感觉。而今这样的遗憾尤为显著。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个人呢?难道是自己的运气不够好吗?韩信为此郁闷不已。

李左车似乎看出了韩信的心思,说道:“元帅,末将或许能为元帅排忧解难?”

“哦?将军知道本帅的难处?”韩信饶有兴趣地询问。

李左车问道:“元帅可是在为谋士的事情发愁?”

“难道李将军知晓这样的人才?”韩信顿时一亮。

李左车道:“是的,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元帅或许可以试试!”

“何人?”韩信急忙追问,足可见他对谋士人才迫切需要。

“范阳辩士蒯彻!”

……

蒯彻。秦末范阳固城镇人,其人才智高远。尤其擅长言词辩论,某种程度上有苏秦、张仪之才。《史记?田儋列传》记载“从蒯彻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其人一直在寻找机遇,有辅佐明主成就功业之志。

蒯彻第一次名扬天下是在秦二世元年八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可见其言之利!

一个善于游说的人物,必然能够抓住彼此的优势利弊,以最合适的方式去寻求解决方式。这种人绝对不仅仅是限于口舌之利,更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洞察力,对局势的掌控分析,才学智谋都不一般。

蒯彻才智高远,经验丰富,可以说是一位不错的谋士。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位谋主,甚至不逊sè于范增,张良和陈平。这样的人要是寻求发展自然是很容易的,在这个风云跌宕,诸侯争霸的岁月里,对很多的君主和诸侯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可以说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是蒯彻似乎是个奇才,遭遇也很是奇怪,他竟然“失业”了!

自从秦二世元年之后,蒯彻几乎是销声匿迹了,这段时间之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几乎是见不到他的身影。即便是楚汉相争,越国异军突起的状态下,各方诸侯可以说都急需要人才,一个个都是求贤若渴。按理说蒯彻这样的大才,早就被人笼络,为人所重用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机遇不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要从蒯彻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蒯彻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的,他胸有大志,他确实想要辅佐一位君主,辅佐一位非等闲之辈的君主。蒯彻自视甚高,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遇明主。比如之前辅佐赵王武臣,不过实现平庸之辈而已,没有什么大作为和前途。蒯彻自然不想在这种人身上多浪费时间,因此自然而然就避而远之。因此在这段风云跌宕的岁月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游荡之中。最近一段时间,在外黄一带盘踞的彭越曾经试图联系他,但是并未打动蒯彻,显然彭越尚未入其法眼。也也有人说,蒯彻这完全是自找的,并非是他怀才不遇,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完全可以放下身段,主动投效到诸侯王麾下。在这个年月里,指望着有人礼贤下士来邀请,想要混出个名来还是比较难的。想要一展抱负,还得要自己主动才行。

至少天下有三个人是可以前去投奔的,汉王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或者南方的越王尹旭都是有为君主,但是蒯彻并没有前往。这是有原因的是,盖因为蒯彻和当初的陈平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那个,成为君王身边最为倚重的谋主。

汉王有了张良,项羽有了范增,越王身前有陈平,更有李斯和尉缭。这玩意可不是后来者居上,蒯彻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是最为倚重的那个谋主。很可能不会被重用,满腹才华得不到重用,岂非让人郁闷。蒯彻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更不想如此碌碌无为,草草一生。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陈平的运气就比蒯彻好了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出手,而且还眼光奇准地看好了越王尹旭。从而今rì成为越国丞相,当然了当初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押上一辈子的前程也换得今rì的荣耀,足可见这些事情都是很有风险的。

蒯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所以时至今rì依旧没有什么起sè,依旧是怀才不遇地游荡在中原各地。各国诸侯们都忙于征战,倒也没有几个人在意这位大才。或许是什么的谋士人才太过厉害,以至于他们逐渐度忽略了。蒯彻也似乎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很多人似乎都遗忘了他的存在。

但是李左车没有忘记,当初蒯彻在赵地帮助最初的赵王武臣,在赵地多有活动。因此李左车对他是多有熟悉,也一直关注着此人的下落踪迹。今rì见到韩信为此事忧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其实一直待在韩信身边,李左车也多少能够感受到韩信的一些心思。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今既然已经是韩信麾下的将领,凡事自然就要多为其考虑。若是得到蒯彻的帮助,韩信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听到李左车这么一说,韩信顿时一阵阵的激动,当真是天助我也,这个蒯彻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出来的人才。也许在别的诸侯眼中,蒯彻不过是一个自视清高的才学之士罢了,但是对韩信而言简直就是个宝贝。

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有才学有谋略,关键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效忠之人,而自己正好缺乏一个帮助谋划周全的谋主。可以说是正好合适,即便是那蒯彻眼光很高,韩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打动他。因为自己可以给他足够的空间,放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智谋略。想必他不会拒绝吧?韩信心中暗自猜测着。

最后才问道:“李将军,这位蒯彻先生现在何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打听到这位大才的下落,韩信已经认定他就是自己需要的谋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