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一九节 寇准吃亏

宋朝探花郎 第一一九节 寇准吃亏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有鬼就有罪。

先抄,再审,然后就能定罪。

刘安抄到第五家就停止了,他正式的任命书到了。

刘安写了一份公文,让人帖在三司所有官员的家门上。

一句话,你们自首吧,自首减罪。若不自首让我刘安抄出来,罪加一等。若清白,请自行到吏部报道,清白则有功,吏部会安排新官职。

当天晚上,开封府门前跪了十一人。

这是认罪的。

深夜,刘安又抄了两家死硬派。

开封府门前跪的人增加到了十七人。

三司上至正使、副吏,下到判官、财吏。大约五分之一有罪,其余些许小错,怎么处罚刘安才不管呢。

他的活干完了,接下来是赵言昌这位御史中丞在朝堂上的事。

刘安关心的是,自己控制水三司,然后管理大宋水师。

次日清晨,刘安上朝。

作为权知开封府事,刘安暂时是朝官。

皇帝走进正殿,还没有走到御座上,第一句话就是:“如此大案,刘学士一日办好,朕甚喜,朕甚喜。”

刘安出列:“身为臣子,忧官家所忧、急官家所急、思官家所思。为官家办必办之事,为官家劳必劳之苦,是臣之职责,臣虽然暂为权知开封府一月,这一月,臣当尽臣所责,臣无功,臣只是作了本份。”

“好,好,好。”皇帝大喜:“来人,将刘学士这话记下来,传抄汴梁城所有官员。”

寇准这时站了出来:“官家,三司要犯已经抓捕,审案之事臣自请。”

皇帝脸上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可就一瞬间,皇帝脸上的笑容虽然还有点假,但依然是笑着的。

皇帝说道:“那么,寇相公就辛苦一下,兼权知开封府事,主审此案。”

“臣定当办好此案。”寇准施礼正准备退下,却见皇帝站了起来:“三司重组,朕推荐赵御史改任税司使、向公兼任财司使、吕公定审。”

寇准愣住了。

原本他认为,三司主官由三相分担,可谁想竟然没自己的事。

皇帝说完后,与寇准不和的张齐贤立即站了出来:“臣附议。”

温仲舒、王旦也都站了出来:“臣附议。”

皇帝笑了笑,伸手一指胡旦:“胡学士,朕听闻夏州那里冬日有灾,你代朕去安民。朕有还有些交待,退朝后来书房。”

“臣领旨。”胡旦出例施礼,然后退到一旁。

寇准心里很不爽。

他只是不想让刘安把这个权知开封府事当足一个月,刘安太能抢风头了,而且刘安也越发的不听话。

刘安已经退回朝班之中,他根本就没看寇准一眼。

什么是良臣。

李沆为大宋开创了咸平之治,他却是一心求全的主和派。

什么是对,什么对错。

什么是忠,什么是奸。

什么是良,什么是妄。

谁能说的清。

你寇准是千古名臣没错,但你寇准能说张齐贤虽然胆小如鼠,李沆畏敌如虎就不算良臣了。

鞋子穿在脚上,舒服了才是好鞋子。

好看、名贵、华丽,都没有舒服最实在。

早朝在一片祥和之中结束,朝堂上九成官员都很满意今天的议事结果。

赵言昌公正廉明,是管税司的最合适人选,这一点王旦是最支持的,李沆也支持。

吕蒙正,李沆都佩服其品性,总审核,也合适。

向敏中身为三相之一,管理大宋的财政支出事宜,非常的合适。

你寇准,枢密院正使,管了军再兼管财权,不合适。

午后,皇帝的书房。

胡旦到,却看到秘书少监钱若水竟然也在。

钱若水和胡旦认识,而且关系还不错,两人见面打了一个招呼却谁也没开口,都默默的站在书屋外。

刘安呢,在皇帝的御厨那里吃饱了,这才到了书房。

刘安请两位入内,两人一同拒绝。

皇帝没到,他们作为臣子不能先进书房,刘安不同,他是崇正殿学习,负责为皇帝整理公文,刘安可以进,他们不行。

没一会功夫,皇帝与李沆、吕蒙正三人到,他二人才进屋。

书房内,皇帝坐下。

李沆开口说道:“说三件小事。这高丽秘色为天下第一,很不好。官家吩咐刘学士作了一些应对,相信很快,天下第一依然是我大宋的,瓷器源自中原,兴自中原,没理由天下第一在小邦高丽那里。”

所有人齐声高呼:“官家英明。”

李沆等所有人喊完,继续说道:“这第二件事,夏州剑也称为天下第一,胡学士去夏州,秘密查访,不要在乎钱帛之物,工匠、工艺、工坊,只要有必要,秘密的带回汴梁来,官家认为,天下第一,也须是我大宋的。”

“臣明白,臣定不负所望。”胡旦明白了。

什么安民都是虚的,皇帝要的是党项人的顶级铸剑工艺。

皇帝好面子在朝堂上不是秘密。

天下第一不在大宋,皇帝没面子要搞点事,这也可以理解。

胡旦心里已经有了方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作。

李沆继续说第三件事:“水三司,去年的税收只有不足二十万贯。灵州一地这才半年多,就有六十多万贯的税收,明年一年连同护军费必会达到一百五十万贯的各项收入。刘学士向官家推荐了钱少监,你去水三司,调查水三司是否有渎职,是否有贪污。”

“臣,当不负官家之焦作。”钱若水几乎都扑在地上。

他还年轻,今年才四十二岁。

钱若水很激动,终于从负责管理书籍换成了有奔头的工作。

历史上,他有机会在今年入职枢密院,然后死于一场意外。

刘安把他弄出汴梁,也算是救他一命。

正事说完,吕蒙正上前问道:“官家,今日朝堂之上,为何不提及胡椒之事?”

胡椒已经运回了汴梁,船上搬到仓库的足有八百石之多,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东西,吕蒙正只是有些不明白,这事也不算是小事。

往大了说,琉球人蒙骗了大宋皇帝,这就是大事。

往小了说,胡椒的价格降下来,对于整个大宋都是一件好事,胡椒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调味料。一但胡椒的价格降下来,寻常人家也吃得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