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七八节 关于钱的小事

宋朝探花郎 第一七八节 关于钱的小事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皇帝到了,李沆为皇帝泡上新茶,然后把刘安和自己说的事讲了。

刘安在旁补充了一句:“姑丈,全大宋各路最出色的球队每三年来一次超级大对决,这事想一想就是盛世之风,全民同乐。”

全民同乐四个字让皇帝听着很高兴。

不过,很快皇帝就把眉头皱起来了。皇帝问刘安:“钱呢。”

刘安不解:“姑丈,这个是挣钱的事。”

皇帝摇了摇头:“不,这是花钱的事,若是各州县都在练球,那么士兵每天至少要比平时多吃一碗饭,不说多,大宋眼下在册士兵一百二十万,每天就是一百二十万碗,一碗饭不多按二两米计算,这是多少?有些身强力壮的,说不定还要再吃点肉。”

原来是这个,刘安立即跟上:“姑丈,这点钱不是问题。拿秦凤路来说,他们每年负责运输货物到灵州,这中间还是能挣到钱的,现说打球的也不是所有的士兵,只是挑其中擅长打球的人。”

皇帝摇了摇头,因为其余各路却没有这份支出。

刘安站了起来:“姑丈,我想点办法让他们挣到这份口粮,这球赛真的很有趣,光是汴梁打球,好无趣。”

李沆在旁补了一句:“不要空话,要办法。”

刘安说道:“总冠军赏赐五万贯,各陆冠军赏赐一万贯。”

“各州府会办,但国库不可能有这份支出。”皇帝还是不同意,这不是钱的事,皇帝担心的是有些贵族会借给各营钱的机会与军中士兵走的太近,这事不能允许。

一句话,皇帝不希望有勋贵的钱渗入军队之中。

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皇帝不担心。因为军队有自己的收入,秦凤路与永兴军路为灵州的商道作运输、护卫收益不小,这钱留太多皇帝也不高兴,让他们花掉挺好。

河东路最近很富,因为河东路管理着并州石炭矿山。

可其他的呢?

除非军队能自己挣钱,不让外来的钱渗入,否则皇帝不会同意刘安的建议。

若是只选几路,其余的不让参加,这事皇帝也不能允许,因为不公平。

李沆在旁帮了刘安一把:“不如列出来,看看是否有机会,我以为京西北路与京西东路也没有问题,香料要运进来,布匹卖出去,运输与护卫的事情他们也会挣钱。”

“对,对,列出来。”刘安赶紧去拿纸来。

淮南的瓷器、巴蜀的布锦、荆湖南北两路的茶、广南两路的港口与药材。

最后只有三个无解。

有一个,还有可能解决,但需要派人去办。就是福建路。

刘安虽然知道泉州是未来水运的一个大港,可现在却不知道什么情况。

另两个是完全无解。

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这两路就是宋辽边界,宋辽没有贸易往来,这两路对于大宋朝堂来说自保就已经很辛苦,那里有闲钱来办这种事情。

每年的军费支出,就这两路最为庞大。

刘安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开口把这两路的球赛支出的钱给出了,这两路眼下根本就没有半点挣钱的机会。

就在刘安思考的时候,皇帝认真的看完了那个表格之后突然开口问:“安哥儿,这巴蜀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刘安立即翻包,拿出自己的一份计划书:“姑丈,巴州码头只要建好,一年顺大江可以运出不低于百万匹麻布,十万绢,加上巴蜀天府之国的粮食,还有药材,以及各种土产,收益是非常惊人的。”

李沆在旁说了一句:“你的这些都是建立在占城可以大量出货的基础上。”

“李公,占城出货量会非常惊人的。”

“有多惊人?”

刘安内心有一个数据。

宋代在海上贸易巅峰的时候,常用的海船长度约在三十五米,载重约在二百吨、排水量约为三百吨。

刘安相信在自己的推动下,这个数据可以翻倍。

再说货运量,四百多种商品出口,税收约三百万贯。刘安相信,自己可以让这个数量翻十倍。

面对李沆的问题,刘安很自信的回答:“一年之内,巴蜀从大江运出来的货物不会低于每年五百万贯。三年内这个数字会增加到一千万贯。”

皇帝也跟着说了一句:“这一切还是看占城那边。”

“占城,必在我大宋之手。”

皇帝点了点头:“好吧,五百万贯运输与护卫的费用大概是一成左右,纯利应该有十万贯。这样吧,给两路补十万贯,钱从宫中出。李公,明天大朝会你上朝,这把事定下来,朕喜欢与民同乐。”

“是,官家。”李沆没有反对。

不是打仗,只是打球,这事没什么值得反对的。

皇帝脑袋里只想着一件事,封禅。

他在计算着这事对自己的封禅肯定有好处,万民同乐而后万民富足,自己身为皇帝这声望应该可以提高很多。

拿巴蜀来说,不说一年有千万贯的货物运出巴蜀,就算只有五百万贯,那么也是巴蜀的富足,巴蜀的布匹、粮食可以补充一下相对缺少粮食,以桑、茶、瓷器为主的大江中游的一些州府。

此时的大宋,粮食产量最高的就是京畿,而后两浙。最差的是河北两路,因为辽人的骚扰,这两路的粮食产量最差。还有河东路也不好,眼下好在有并州石炭矿区,会吸引大量的商人将粮食运过去换成石炭运回来。

江南西路多山,粮食产量也不足,不过人口偏少还好。

书房内的三人都不再说话了。

皇帝也在默默的思考着,这次占城的行动对大宋的影响有多大,会不会让大宋在未来十年内可以更富有。让百姓的收入能大幅度增加。

李沆想的是搞这么大挺热闹,可万一亏损巨大呢,万一某一路靠着运输与护卫没让士卒们挣到钱呢,这事怎么样有一个后续的处理。

刘安呢,这会还在看机会,要不要把大修杭州码头的事情提出来。至少眼下不合适,皇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李沆也在思考,刘安心说要不就等等。

反正也不差这一两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