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

宋朝探花郎 第一**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刘安几句话把所有人说的冷汗直流。

刘安笑了:“先说另一件事,金杭报一下你们麻束与麻线的价格,你们自己谈。毕竟西北的衣料需求量是巨大的。”

谈价,双方都是专业的。

而且有刘安在场,谁也不敢设陷井来坑对方。

将占城的麻没处理就运回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琼崖或是广州进行初处理,然后到了杭州再进行二次加工,或是直接纺成纱线。

但杭州的织布力量有限,海量的麻流入市场,就算现在立即改造水利或是畜力织机也有一个改变的过程。所以杭州、金陵的商帮将大量的精原料往内陆运。

再由汴梁这里的织成布,或者是纺成纱再往西北运。

萧家大掌柜代表汴梁这边的布商很快就和金杭商帮的王掌柜谈好了,汴梁这边不需要麻线,只要麻束。麻束可以依五种分类,也可以混杂运过来,这里再进行二次处理。

杭州与金陵的麻类二次加工能力,萧家也是出自江南一带的,他心里很清楚对方有多大的生产能力。

增加纺织机不是嘴上说说,需要财力,需要时间的。

汴梁的需求量其实吓到金杭商帮了,这里仅麻袋明年计划就要织出最低三百万只,最高五百万只。

船用的帆布,计划织出十万平方尺。这仅仅是运河船用帆布。

蕉麻的麻,防腐蚀效果出众,在海中比普通的麻更好。放在运河之中,作为麻绳与帆布用麻也是一流的。

仅蕉麻一项的采购量,萧大掌柜预测明年一年会有大约五十万斛。

刘安听到五十万斛之后,突然插嘴说了一句:“萧老,加十倍。五十万斛的蕉麻麻束不够用,这一点你要相信我。仅并州石炭用麻袋,你预测三百万只就不够。还有一笔大生意,灵州那边春天需要的麻袋就不会低于三十万只。你只管搞布,麻袋的事情推荐一位掌柜出来吧。”

“是,学士。”萧大掌柜没半点怀疑。

他刚才计算的时候就没算并州石炭矿区的麻袋需求量。

刘安站了起来:“再把话题扯回来,若是各位在高丽以低于他们麻线的价格去卖麻布,谁来说说,两年后会如何?”

王掌柜上前一步:“两年后,高丽的织机都变成废木头。”

刘安再问:“那么两年后,麻布的价格上涨一成呢?”

“学士英明,一成的价格上涨还不足以重启高丽的布业体系,若是每年涨一成,连涨三年都不会刺激到高丽人重启布业,连涨五年这事就难说了。”

刘安笑着反问了一句:“若是五年之后,咱们的麻布与丝一样的舒服,他们还重启吗?去列计划吧,我要一年之内毁了整个高丽的麻布工业,让高丽主要地区的人深信,买线织布远不如买成布合适。”

“对了,顺便看那位掌柜有心,搞一搞成衣的生意。”

“是,我等记下了。”

刘安突然变的严肃起来:“难听的话我说到前头,高丽是我大宋衣料业的钱仓,谁坏了大伙的事,别怪我刘安不留情面。”

“是,我等记下了。”

刘安依然很严肃:“对高丽,我有一套严谨的计划,你们安心,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在高丽得到超出你们想像的收益,若信的得过,就一步一步的来。”

“是,我等一定听从学士的安排。”

什么最可怕,就是集超大规模的资本力量于一体,去攻击一个还不懂资本规则的地方。

刘安聚集的就是猛虎一样的力量,而高丽就是刘安的猎物。

毕士安问过刘安,你为什么仇视高丽,刘安真没办法回答,所以刘安准备换一种办法,将来说起来,刘安一定会告诉所有人,我在帮助高丽人。

刘安又坐下了:“麻是意外之喜,就我所知还有大量的药材、染料。这一批次的船毕竟运力有限,先把麻带了回来。萧老,几个月前我叫你来买一块咸平县的地皮,你说现在开始拍***起几个月的前的价格,你以为叱?”

汴梁第一布商家的萧大掌柜一头的汗。

不用刘安提醒,他今天已经预感到咸平这里规划到的连通水渠的工坊用地一定会大涨,因为汴梁城内没地方了。

杞县那边没规划,而且码头还是小码头。

所以,只有咸平县可以选择。

刘安伸出两根手指:“萧老,原先说好的那一块,二十倍的价格你拿走,县内会组织工匠为你建工坊,你只需要提供材料就好,或是出钱请县内一并建好。想再要大一点,自己去竞拍吧。”

“谢学士。愿一并建好。”

二十倍很多吗?

水田是八贯一亩,当时平整好的荒芜土地最初的报价是三贯一亩,可没有人买。眼下刘安扩建了道路,初次尝试在水渠用了条石与一些水泥加固。再加上码头到各工坊的小船用水渠以及马车上快速石子路。

一亩六十贯,刘安给萧家的是友情价。

萧大掌柜相信直接开始拍卖的时候,有几块位置好,够大的的地块能拍到一百贯一亩。

谁能想到当初没有人要的地方,突然就火起来了。

不,刘学士想到了。

只要海量的原料运到汴梁,这些原料就需要一个地方加工成产品,咸平便是这个最合适的地方,怕只有刘学士才知道,会有海量的原料运过来。

刘安轻轻的拍了拍手:“好了,喝酒。明天白天的时间,汴梁城中药材大商、香料大商、懂染料的也要过来看看样品,关于染料,我还有另外的想法,今个先喝酒。”

刘安在酒宴上是浅尝既止,他也没打算喝醉。

次日,潘秭灵到了。

潘秭灵可不是一个人来的,她把李清莲还有刘静都带上,还有虚岁九岁的佑哥儿。

潘秭灵的船到的时候,后面跟着差不多十条有彩色丝带的船。

汴梁这里默认的规矩,彩色丝带或是彩旗的船代表女眷船只,在大码头有特殊的停靠泊位,还有更宽一些的码头以及硬吊桥落下搭在船上。

比起普通的船只放一块船板要人性化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