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九五节 应敌而变

宋朝探花郎 第一九五节 应敌而变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眼下,曹玮等人知道的情报,因为距离与通信的问题,还在路上。

所以李继隆眼下只是从冯拯的书信之中得知,辽人竟然收缩了边界的守军,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李继隆又问刘安:“你有什么办法能调一队兵马出京,当下只靠边军是肯定不行的,我们可以诱敌深入却不能不顾百姓死活,真定府、河间府的兵马绝对不能动,这两城若有失,什么后续计划都是无用。”

“不知道,若是见到官家能有办法。”

刘安回答完之后李继隆说道:“你心中定有想法,成与不成直接说出来。”

“我有两个想法,但可能都不行。”

“讲!”

“第一个想法,使节团前往辽国。只是使节团能带多少兵马,五千都不可能。第二个想法是大换防,名义上调汴梁的禁军北上,换下北边边界的守军。这种事情,我看朝堂上难以通过。”

刘安讲完后李继隆点了点头,刘安说的没有错。

前一条就算成功也没有多少兵马,后一条通过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换防按以往的标准,最多就是三万人马北上,换完之后再调三万。

想一次性调十万人马,这个可能性不大。

李继隆也是有心无力,他是武将,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在朝堂不给兵马的情况展示自己的才能,他更没有权力去朝堂上要兵。

刘安坐在一旁思考了好一会,突然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能往夏州调三万兵马,运气好的话可以调五万。还有就是,这事有点犯禁,我可以开口问六谷借三万精锐骑兵,西州借五万精锐骑兵。”

“够了。”李继隆脸色一喜:“你真的办到的话,就看你的胆子够不够大了。”

“怎么说?”

“你强征夏州五万兵马,夏州给就代表党项人臣服。不给你就可以写信回来说夏州要反,我就能点兵北上。”

刘安问:“那么,给或是不给,接下来呢?”

李继隆拉着刘安到地图前:“若给,你就有号称二十万兵马,对不对。”

“对。”

“你去攻打云内,打的顺手就再攻辽之西京。别管其他的,只管打就是。”

刘安一哆嗦:“这事后果严重。”

李继隆轻轻一拍刘安的肩膀:“当然严重了。一方面朝堂上会有不知道多少人想咬死你,另一方面耶律隆庆有可能调大军冲你而去。对不对。”

“对。”刘安心说,这种找死的事情,我需要一个答案。

李继隆信心十足:“你安心,辽军一定会南下。”

“这个,李将军你说过,辽军会秋天南下。”刘安这句话让李继隆非常的尴尬。

李继隆深吸一口气:“这是两回事,时间可以变,但战略却不能胡来。若真的耶律隆庆敢调兵往辽西京而去,人数十万你怕不怕。”

“不怕。”

“二十万你怕不怕?”

“不怕,就是三十万,因为我是守城一方,我也不怕。”刘安对防守有信心。

李继隆伸出四根手指:“他若敢带四十万往西京,你以为曹玮放在河间府是吃白饭的,你以为冯拯真是一个普通的文官。那一年,吕蒙正为相,王旦为参知政事,向敏中宣抚河东、河北,寇准还没什么大权。冯拯也不过六品。”

“那年,辽国压境,汴梁城的禁军还没有出兵辽人骑兵已经南下,是冯拯献策,以定武以北为前阵,以邢州为中阵,摆莫州狼山为侧翼。可以说,咱们设计的引辽军到邢州这一计,最早是冯拯建议过的,咱们又改进了一些。”

李继隆的话说的很明白,冯拯是一个懂战略的文官。

刘安也听懂了。

“这意思是,耶律隆庆会很为难,他出兵辽西京,兵少了他弄不死我,兵多了冯拯就会抄他的后路,曹玮就会攻打幽州。”

李继隆补充了一句:“你以为,石保古手握重兵,只会看热闹?”

“辽人把边界的兵撤退,是一个昏招?”

“不是,是一个妙招。说他是昏招的前提是,幽州仅本部兵马,但若幽州有后方补充的兵马,那么你攻打辽国西京就是一个诱饵,若发觉不对你撤退回夏州就好,把战线拉长,那么就会有两种结果。”

刘安接口说道:“一种是辽人疯了,就要打党项。另一种是,打退了我,他们全力南下。”

“对。”

两人正说着,刘承直接冲进了李继隆的书房,没等李继隆说话刘承就说道:“速速入宫,六百里加急密件。”

“快。”李继隆连衣服都来不及换,拉着刘安就往门外走。

早就有禁军准备好了马车,两人一上车就直奔皇宫。

皇宫有侧门打开,马车不停直接往宫内奔,禁军封门、刘承已经派出可靠的太监将宫内所有的太监、宫女监视,任何人在夜里都不得出门半步。

皇帝穿的是一件便服,有点单薄。

刘安与李继隆到的时候正有太监在屋外不断的给炉子里加煤,扇火。

“刘安,你来看,朕有一种感觉,你来打开的话,必是好事。”皇帝指着没打开的几只急件盒说道。

虽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变的这么迷信,既然皇帝吩咐了刘安就要去办。

刘安快速的打开急件盒一一看过之后,将其分成两堆摆好。

“官家,这边是给官家的秘信,另一半是给朝堂上的公文。秘信是真,公文是假。”

“讲。”皇帝让刘安直接说重点。

刘安说道:“官家,渤海国义军作乱,拿下一个城池后被击败,三万多人逃走后被围。渤海义军与辽国有可能达成协议,重兵助辽国南下,以咱们大宋的土地换取辽境内他们自治的土地,东丹复国。”

“另一方面,猜测高丽有可能会派兵。女真的也有可能,但没有证据。正在派得力人手调查,先把已知的消息送了回来。”

“给朝堂上的公文是,辽国不断南下劫掠,百姓无法春耕已经开始逃难。”

皇帝起身和李继隆一一看过后,背手而立:“刘安,献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