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二四七节 辽人想和谈

宋朝探花郎 第二四七节 辽人想和谈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耶律隆庆有自己的自信,他确实是一位英雄人物。

有些事情他猜对了,但未必都准。

萧太后确实给大宋皇帝写信了,要求和谈,而且还派了人往汴梁去,想通过大宋的朝堂来完成这次合谈。

可是,他这次算错了大宋皇帝。

大宋皇帝此时,满脑袋都是封禅。

夺回燕云十六州,就算不能成功也要为夺回燕云十六州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帝已经亲征。

大宋皇帝带站七万禁军,已经到了澶州。吕蒙正与毕士安监国、向敏中人已经到了巴蜀稳定西南。皇帝还下了特旨,要求潘惟熙无论人在何处,以广州为中心,稳定大宋南方。

然后,皇帝坐在行营中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刘安的。

信中写道:辽国既然想谈,咱们大宋是礼仪之邦,安哥儿你说话温和一点,礼节上客气一点,和他们谈一谈。姑丈只有两点要求,第一就是大事要紧,第二就是别惹急了辽国与大宋死拼到底,咱们大宋拼不起。

写完信之后,皇帝叫来随军出征的寇准和王旦。

“寇公、王公,朕收到辽国太后的亲笔信,辽人想谈。”

寇准上前一步:“官家,臣所知。辽人已经派出密使到了汴梁,正在游说朝中官员和谈,臣已经下令,除礼部鸿胪寺负责接待的人之外,朝中任何官员不得私会敌国,否则以通敌论处。毕公那里也有信到,毕公会监督朝中。”

“很好。”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寇准又说道:“不过臣也以为,是到了见好就收的时候,若辽人如困兽之斗,辽宋都不可能死拼到底,就眼下战况来看,辽军已经战损接近三十万,我大宋连同盟军也战损在二十万,物资消耗无数。但,要见好才能收。”

皇帝大笑:“寇公这话说的好,要见好才能收。这个尺度朕想听一听。”

寇准摇了摇头:“臣没把握。”

王旦也上前:“臣也没把握。”

这尺度此时谁也说不清,虽然寇准并不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可他却懂,战争是为国争而服务的。

只是眼下,寇准内心确实没有把握。

皇帝说道:“那就下旨,让刘安先去和辽人谈一谈,秘令李公在后。”

“官家英明。”

寇准也是这么想的,让刘安往前冲,万一有什么玩过火的还有李沆兜在后面。

皇帝又说道:“吩咐大军先往并州,朕要亲眼看一看石炭矿区。”

“臣领命。”寇准施礼。

王旦这时上前:“臣有些想法。”

“王公尽管讲,想什么就说什么。”皇帝这会心情大好,无论怎么看,这次也是大宋胜了,而且一雪前耻。

王旦上前一步:“官家,幽州城官家怎么看?”

这话问到核心了。

事实上,此时所有人都很清楚,幽州城才是这次和谈的核心,大宋铁了心要幽州城那么这和谈辽国死都不会答应。

一个幽州顶得大半个燕云,也是辽国经济的支柱。

王旦一句话把皇帝问住了,皇帝沉思很久:“让朕想想。”王旦赶紧施礼:“臣也没有主意,所以想请官家定夺,臣失职,臣有错。”

“不,王公你没错,你说的对,这幽州城确实要好好想一想。”

皇帝也明白,刘安已经把幽州打下来是一回事,还没有打下来又是一回事。

不过,皇帝没有立即回答还有另一个原因。

在寇准与王旦离开之后,皇帝立即到了后帐,这里有一个穿着太监服的女子。

真实的历史上,澶渊之战皇帝并非逃跑派,他愿意亲征有三个原因,一是寇准的坚持,二是禁军大将高琼的建议,三是最关键的,是有个女人为皇帝分析并且建议。

这个女人就是刘娥。

有些人把寇准在这次大战的作用推的太高,事实上刘娥是有很大功绩的。

刘娥执掌大宋江山近二十年,也是一个女中豪杰。

无数人都想不明白,事实上穿越者刘安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澶渊之战是大宋赢了,却还给辽国岁币。

皇帝想的很简单,给点钱就可以不打仗,打仗花的钱是赔钱的十倍、几十倍。

有人怀疑,这便是刘娥给的建议。

确实,给了钱大宋换来了百年的和平,在皇帝晚年的时候大宋的年收入超过一亿两白银,达到了宋朝的巅峰。

刘娥有错吗?

刘娥被藏在宫外十五年,她孤独只有读书了,她读的书更不少。

她更知道,大宋与辽已经打了二十五年,每年宋军死伤都有近万人,消耗的钱更是无数,能和谈不打了,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没有给王旦回答,就是回去找刘娥商量去了。

刘娥听完皇帝的话之后,思考了很长时间:“官家想收回燕云吗?”

“当然,必须要收回燕云。”

刘娥再问:“那能打得过辽军吗?”

皇帝有点不理解了,反问:“这不是胜了嘛。”

刘娥摇了摇头:“官家,真的胜了吗?若真胜了,那么幽州城已经被攻下,怕是此时也有心无力。辽国动员全部国力与我大宋要决战,是虚张声势求和,还是真的有心决战。怕关键点就在幽州。”

皇帝点了点头,这话似乎有理。

刘娥继续说道:“刘学士已经尽力了,但幽州城先帝两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眼下燕云半数已被刘学士攻下,幽州城若他不顾一切全力攻打,想必也能拿下,可他却停下了。想必刘学士已经想过王尚书问官家的话了。”

“他……”皇帝没想过刘安能想这么深。

“官家,十八岁,已经位极人臣,领军纵横千里,怕是寇相公现今也作不到。”

皇帝点了点头。

刘娥在为刘安说好话,因为她也不敢得罪刘安。

刘娥面前有两条路,毕竟都姓刘,说不定可以拉一点关系,也许有机会认可亲戚。自己无子,将来还有一个依靠,在宫中能有一个好生活。

另一条路她现在没这个实力,也没有底气。

就是取代郭皇后,然后干掉刘安,再拉拢一票大臣。

她有自知之明,她能拉动的大臣已经被刘安杀掉至少二十人,所以她选择找机会示好刘安,因为她没儿子,有野心也没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