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二十四节 婚前教育

宋朝探花郎 第二十四节 婚前教育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几个哥哥花钱没深浅,一但不管,这几个家伙能在青楼住一个月不回家,喝酒喝到死。

自己的兄长到刘安面前把零花钱受限说的如洪水猛兽,把刘安吓到了,所以还没有成亲刘安就急急的给自己安排后手。

可自己谈,怎么谈。

承庆郡主示意两位贴身婢女都退下。

“灵儿,为娘教你一招。大婚之后,你告诉姑爷。就说,宫内大娘娘与陛下都好节俭,若是大肆采购新的香料,不合适。但宫内已有的香料,若委托宫外再加工,这事便可行,你让姑爷算一算这笔账,为娘相信姑爷是一个聪明人,而且比一般人更聪明。”

承庆郡主什么身份。

正宗的宋太祖的孙女,见识比一般妇人高好几倍。

当然潘府八姑娘十五岁嫁给寿王,也就是当今皇帝就是她的建议,而且皇帝与她是表兄妹,关系也是相当好的,她进宫都不需要请示递牌子,直接进。

当然,刚才只是第一招。

还有第二招。

承庆郡主取出一只小木箱,小木箱内装满了金叶子。

“灵儿,带过去,就说这是你的私房钱,这里的金叶子差不多值八百贯,告诉姑爷就说,府内的账目历来有规矩,一切依规矩来办不能错。但你自己有私房钱,或姑爷有什么额外的需要,可以用这笔钱!”

“娘亲,我,我不懂。”潘秭灵很聪明,但这翻操作她完全就糊涂了。

再聪明也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她能懂多少。

一个多时辰的课程,潘秭灵突然感觉,嫁人也挺可怕,嫁为人妇竟然要动这么多的心思,娘亲讲的书本上都没有。

此时,再说刘府。

王曾回来了,刘安却没回来。

王曾回来的晚,因为他要去点卯,中书省右正言。他要去中书省先拜会一下前辈,然后领官服,再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安排他的办公书案。

其他的进士都是回家等,等他们的官服以及卷宗送到各衙门后,再去报道。

榜眼陈知微也一样。

王曾回来后,范威立即迎了上去:“王兄先喝口水,今天有点热。”

“谢过范兄。”

范威等王曾喝过水,先是汇报了他负责检查了刘安大婚准备情况,然后开始套王曾的话。

王曾却很直接:“范兄也不必去猜,是刘兄向三位相公推荐了我,就这样。”

范威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刘安是什么大神通,竟然可能直接于三位相公对话,还能推荐人。

潘府的后台,有这么硬吗?

或者说,刘安还有什么特别的门路。

范威回过神后立即说道:“王兄放心,这事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

王曾却说道:“光明正大,何惧?”

“是,是,是!”范威连说三个是,内心却是如惊涛骇浪,这事竟然还光明正大。

王曾说道:“明天,三位相公,四位尚书是肯定会到的。咱们不能让刘兄失礼于人。还有,杨府的杨将军一定会到,这个定要事先有个安排,潘杨两府不和汴梁城无人不知,这事要动点心思。”

“对,对。”

范威猛点头。

能负责接待三位相公,让范威感觉非常荣幸。

王曾又说道:“还有一件事,你若真有心仕途,就去联系一下大考之后留京的举子们,若有心就在你这里留个名字,有件事需要他们出力,至于什么事,别提。问的太多的人,也别留。”

“是,是。”范威依旧猛点头。

王曾没再细说,他和刘安在宫里见过一面,刘安给他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去崇政殿了。王曾认为这是一件大事,若作好了纵然给下次考试没有帮助,也能留名。

话说此时刘安,在回答了皇帝的几个提问考试之后,拿出了几张纸。

“官家,臣年少,在上次听读之后有所感,臣以为唐太宋有句话讲的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臣写了一些,请官家指点。”

刘安献上文章。

这一段是刘安背的,刘安对这套书只读过汉、唐两部分,能背的也只有唐的大半,汉的一小部分。

后世称这部书为:《资治通鉴》

皇帝看过之后让小太监递给了李沆,李沆是真正的名士,读书量惊人。

看过一遍之后,他可以把前后都连出来。

这只是节选了几个经典的事件。

李沆对皇帝说道:“官家,臣要问刘少监几个问题。”

“李公尽管问。”

刘安已经是秘书少监,所以称为刘少监,已经不能再称为探花郎。

李沆问:“刘少监刚才提到以史为镜,这几篇文章介于史与非史之间,少监何意。”

“回李相公的话,第一个事件,下官在思考,西突厥阿史那车薄为何会领十姓反,其有益部分当学习,若有不足之处引以为戒。”

李沆再问:“那么,你这几篇文章想作什么?”

刘安回答:“下官在今日之前,并不知道下官为入职为什么官职,原本只是想自己依史挑选有价值的段落。可此时,下官为秘书少监,掌管大宋书籍典藏,下官不敢自大说修史,却想借先贤或大恶,整理一部书。为辅佐官家之用。”

“好,讲的好。”李沆大喜。

李沆一直讲史想去教皇帝怎么当一个好皇帝,也希望警示皇帝不能乱来,管事国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李沆又问了:“那么,具体如何作,你可有想法?”

“有不成熟的想法,请李相公指点。”

“说来听听,尽管说。”李沆这会心情非常好。

刘安这些日子,已经开始慢慢摸清一些重要人物的喜好,此次就是投其所好。这才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刘安站了起来:“官家,李相公。我是这样想的,首先从商失其鹿开始,依时间线整理有用的故事,第一步的海选,就是选事件。这个工作,我认为许多大考之后的留京的举人可以办。”

“官家,臣以为,举人修史也是修心的一个过程,若其间有功勋,可以适当给他们加分,这分数臣不敢妄语,只提一个建议,可以用于大考,或是用于磨勘(官员考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