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二五七节 宋辽的军费

宋朝探花郎 第二五七节 宋辽的军费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此时,大宋国库年总收入差不多是七千多万贯。

皇帝松了一口气,既然能撑得住还紧张什么。

辽与宋的养兵成本差异巨大。

辽国除极少数精锐部队之外,其余的士兵没军饷、马匹武器自备。而大宋要给士兵粮食、衣服、军饷、武器以及军需物资。

辽国对伤残的士兵,轻伤不管,重伤直接扔掉自生自灭。大宋有伤残补贴、对战死的士兵家属有照顾,或给钱粮,或减免税务,或是武官的话还安排女子接任其原本享受的同官阶俸禄等。

就拿这个成本来说,宋**费的支出是辽国的五倍以上。

为什么刘安不敢和幽州死磕,因为辽国南京,也就是幽州以及周边州府在册的士兵有五十六万。

而西京,也就是大同府、云内州一带州府有三十三万兵力。

若非这次西州、六谷派出精锐助战,有党项人倾其全力出兵,刘安要打下大同只能说未必。

可以说辽国的重兵都钉在大宋一边。对高丽方向的东京府,才五万兵马。

既然能撑得住,皇帝就问了:“能撑得住,那就打吧。”

“臣以为……”王旦一咬牙:“官家,国库需要钱,需要新的收入来源。否则臣反对再战,国库依现在的每的积存,不足以应付寇相公预测的五年之内新的一次宋辽大战。”

皇帝当下就怒了:“挣钱的事,如果朕能解决,要朝堂上那些废物干什么?”

“臣,明白!”王旦还能说什么。

寇准也是一头汗,他内心也有一笔账,若每年增加不了两千万贯的收入,下一次宋辽大战大宋未必能拿得出足够的钱,那时候一但需要战时征调,这就要伤及民生了。

皇帝又说道:“说第二件事吧。”

刘安说的第二件事就是,他回京之前想请官家派人整顿北方三路的吏治,还有北方的军制变革。虽然与辽人进行了和谈,但依然不得不防,所以北防依旧很重要,而且刘安还想修整隋南北大运河,要八百万贯。

这次没等寇准开口,王旦直接就说道:“臣以为,京官冗余之臣调往北方,李公在,臣以为有李公既可整顿北方三路的吏治,无需再派人。”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回汴梁,朕要去咸平县看看,这所谓的示范县。”

“臣遵旨。”

皇帝站了起来:“那,行文吧。”

“是!”

皇帝准备离开的时候,寇准又上前:“官家,臣还有一事。”

“重要吗?”

“很重要,请官家留步。”

皇帝又坐了下来,示意寇准开讲。

寇准说道:“官家,臣查阅了这次宋辽大战的情报,臣有一个担心。我大宋禁军眼下留存二十九万人马,而辽国的宫帐军还有约四十三万。”

寇准说的用现在的话理解就是,宋辽两国正规军的人数对比。

紧接着寇准又说道:“官家,我大宋厢军这一战之后,在册的不足二十万,而辽国中京、上京还有百万以上的京州兵。臣担忧。”

这厢兵与京州兵就是二线部队,也可以理解为后备兵。

虽然大宋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招募的新兵是需要训练的。

寇准提出的担心就是在担忧战争潜力。

皇帝问:“寇公有何建议?”

“官家,还是战前那件事,臣推荐刘安代天子巡各州府,检查厢军军备、兵源。臣推荐刘安进枢密院副使。”

皇帝想了想后摇头:“前一条准了,后一条不准。就这样办吧。”

“官家!”寇准直接就去揪皇帝的袖子。

皇帝很无奈的解释道:“寇公,这非朕之意,李公离京之前对朕说过,这次若刘安立下大功,可进爵,可封赏,可邑,但官不能升了。”

“臣附议。”王旦立即就跟上了。

寇准还揪着皇帝的袖子,手没松。心里一盘算,似乎也对,这官不能升了。想到这里,寇准才松开皇帝的袖子:“臣也附议。”

“恩,就进侯吧,邑加三千。其余你们看着办。”皇帝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邑和实封是有区别的。宋分为实邑与食实封,食邑三千户也是朝廷代收然后发给食邑获得者,受封者并没有实际管理自己封户的权利。

按宋律,公两千户、侯千户、伯七百、子五百、男三百。

刘安之前有七百户,当正式封候之后就是一千户至二千户之间的数字,皇帝在这个基础上额外增加三千户,刘安的食邑在受封之后至少四千户。

象寇准这种在职的相公与李沆这种致仕的相公,邑与实封接近万户。

潘惟熙现在的邑加实封也不过两千八百户。

皇帝没给升职,给钱也挺实在的。

而且也符合朝堂之上的规矩,若大功无赏,那怕是自己的政敌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满朝文官也是会闹事的,这是破坏游戏规则的恶劣行为,是不能忍的。

再说幽州城下。

谈判在接下来的几天进入了僵持阶段。

不是大同再往东割多少里的事,而是幽州城辽人寸步不让。

无奈,刘安给萧太后写了一封亲笔信。

信送到幽州城,萧太后看过之后让随行的辽国重臣传阅。

当下,幽州王府的正殿内就见拔刀声连绵不断。

萧太后却是一脸平静,耶律隆庆很淡然,韩德让在沉思。

刘安信中写道:外臣刘安致辽国太后,我宋军有一个补给船队在贵国苏州外海迷航,一共二十五条船,有十五船军械,五船旧甲,五船麻布。外臣请太后饮茶,同请太后指引方向,这迷航的船队是往西还是往东。

信就这么短。

这已经是红果果的威胁了。

往西就是这些物资进入渤海,与辽人交易。往东就是进入黄海后北上与女真人交易。

这就么直接。

“罢了,备重礼。选一地。”萧太后作出了决定。

“太后!”辽国几位大将冲了上来。

萧太后很淡定的说道:“接收这批物资,而后幽州重兵七成移至东京府。等我大契丹无后顾之忧,再与宋人决高下。”

“是!”辽众将施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