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二八八节 村长的献策书

宋朝探花郎 第二八八节 村长的献策书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对于大宋的人来说,这个时代的倭语特别好学,对于倭人来说汉话也相当的好学。

为什么。

举个例子,秦地问是不是,发言是dei。倭语的是吗?发言是:deiga。

类似这样的有好多,所以过来的人只当是学秦凤路的关中方言了,很容易就学会了日常的用语,反正倭人不会写字,将来直接教汉字就是了。

一群来自大宋中原的老头和一群倭人老头开始开会。

花了足足一刻钟的辛苦交流,来自大宋中原的老头们明白了那个郑墨竹遭了什么罪,倭人这是在借种。

大宋的文官,长的高,长的漂亮,还有才。

而且也不懂拒绝,所以倭女就排着队的扑上去了。

一村老咳了几声:“这可怜娃子。”

再一想,之前来的那些还有废了的,那是有多辛苦。

村长说道:“咱定个规矩,一次只能一个人,而且不许使怪。这边的娃子只要脖子上戴了红布巾就是可以,晚上他不关门,但凡是关门的不能进。”

“行!”倭人老者心说这些宋人家主大人物真的很通情理。

村长又说道:“听说我们来了,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五万多女子往这边涌,我们人手怕应付不了,这事你们要帮着。”

倭人老者猛的就站了起来,虽然他站起来还没有村长坐着高,可他的气势村长看懂了。

这倭人老者叽里呱啦吼了半天,好不容易劝的冷静下来慢慢说,村长才听明白了。这等于有外来者抢他们的财宝,村里要组织竹枪队夜巡守护,保护每一个大宋过来的年轻男子的安全,绝对不会让外人靠近村子。

当晚,第一批的夜巡队就已经组建,竟然是纯女子拿着竹枪的夜巡队。

村长一查户籍,懵了。

村中的男女比例竟然可怕到一比二点五。若再把年老的男人与孩童不算在内,高达一比三点五,好恐怖。

倭岛混乱的庄园内斗,加上极重的劳役,每天都有无数的男丁死去。

原本出海打渔是男人的活,现在都变成了海女。

普通的倭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家主不断的抽丁,不断的送人去打仗等等。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倭岛动不动就是大乱,什么平将门之乱、承平之乱,七年之役、九年之役,总之一句放,为争夺权力在倭京城死斗,各大庄园主为争夺地盘在外围死斗。

以筑紫岛来说,这里现存最大的三个庄园主,也就是地方长官是阿苏家、菊池家、小代氏家。然后小庄园主还有几十个。

村长心说,好吧。

总之先把规矩定好了,以后的日子也好过。

一夜过去了。

刘安早上起来吹着海风吃着早餐,顺便研究一下倭岛有没有金矿什么的可以挖一挖,石见银山刘安知道,不过还早,现在不是时机。

铁头来了。

“主君,报上来三件事。”

“讲。”

“张将军已经拿下城池并且清扫周边三十里,俘虏的人数还没有统计,正准备直接攻击土造家主庄园,同时派兵压制菊池家的援兵。张将军上报,土造家庄园被攻陷后,请战菊池家大庄园。”

刘安听完问道:“阿苏怎么说?”

“阿苏家已经清点所有的兵力,一部分前去助战,一部分清理战场以及收容战俘,还有运回战利品。”

刘安笑了:“战利品,哼!”

铁头说道:“主君,那些东西对咱们没用,可用于给倭人发个赏什么的还有点用。”

“恩。告诉张环,打仗的事情他作主,控制战损。我带他们来是发财的,不是来这里送死的。”

“是,明白。”

铁头记录了刘安的话之后从怀中抽出一张纸:“这是编号甲字四十三村村长与村中倭人定的一条规矩。军中书吏的意思是很好,若主君看过没问题,就当作一条规矩来办。”

刘安一边喝粥一边接过来看。

一看,刘安愣住了。

这种事情,这种协议,竟然还能成为接下来各村的规矩。

难道自己读了假历史。

不对。

这里太古怪了。这份协议换成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大宋的男孩子出门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或没事别出门。在家里有全村的倭女负责保护你。

“随他们吧。”刘安把协议扔了回去。

铁头却是很认真的把纸叠好,放在自己随身的皮包内。这才继续汇报:“主君,昨天的消息,倭王城以及周边许多地方的大城,官方的消息,派了三万年轻的倭女前来阿苏家领地,阿苏新代家主阿苏秀请示主君,并提醒,非官方不在册的估计会来更多,请主君定夺。”

“老阿苏呢?”

铁头回答:“快死了,咱们的医官说他以前吃的太差,自主君来了倭岛之后他的伙食学着咱们的吃。得到很严重的消渴症,还有重度的头晕、耳鸣、心痛等病症,昨夜喝了点酒,现在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真可怜。安排一下,这个我要去亲自探望的,再备下一份重礼以示关怀,也叫咱们有身份的人去上柱香,毕竟是一位家主。”

“是!”

刘安又低头开始吃饭,心说这阿苏也真可怜,这么多年都只吃一点点糙米饭、腌菜。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人就挂了,没享福的命。

突然刘安抬起头:“阿苏秀,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怪。”

正准备离开去准备探望礼物的铁头又回来了:“主君,不怪,这是女子,只有十五岁,祖母曾经去过大宋,听闻还是在当时的后周王族度的种。母亲在十几年遇到一位咱们杭州的商团,那位听说是会试落榜无心再考的。”

“然后呢?”

“在咱们控制阿苏家之后,花先生就安排人查证过,确实有此人,现杭州商盟三长老陈容,陈氏祖上是战国妫氏之后陈国公子留,陈氏是杭州十大望族之一。此事花先生在半年前也秘密的去拜访过,证实有此事。”

“再然后呢?”刘安心说,这里头没事你骗我呢。

好好的阿苏家就算家主死了,也有儿子,还有弟弟呢,怎么就让一个小女娃子成了新家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