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一九节 这才是老姜

宋朝探花郎 第三一九节 这才是老姜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在茶桌前坐下,寇准第一句就是:“听闻刘安你有好茶,可却私藏,这事办的不好。今天罢了,明天送茶了。喝我一两茶,你要补一斤,我这里也是好茶。”

寇准一边说一边泡茶。

“刘安,周王娶潘家十七姑娘与你家三姑娘这事,此时再想来却是不普通的。这事你听我说,别急着答应。至少要两次拒绝,一直到官家亲自下旨赐婚才可。否则意义不大,这赐婚与指婚还是有区别的。”

吕蒙正看向寇准:“你的意思是?”

“正是,纵然不立,但也要有一个意思在。”寇准想说的是,确立赵佑太子之位,或者直接立为太子。

刘安又问:“寇公,宫中刘美人的秘闻。”

“知道!一清二楚。”寇准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

刘安再问:“那么,我听到一个消息,她想认我父为兄,不是义兄,因为我家也出自浦编堂,这认兄……”刘安还有点搞不清这个时代认兄的详细规则。

寇准没解释,很直接就来了一句:“这次真的是小事,最多有一日大义灭亲便是。眼下只说周王指婚的事情。”

四个人借打麻将为借口,一直快到三更天才散。

刘安回去睡了不足半个时辰,铁头就来帮刘安更衣,这是准备上朝。

宫门外,寇准一夜没睡,却依然精神。就是年龄已经六十岁的吕蒙正都精神抖擞,唯有刘安双眼发酸,头涨。

朝会开始,前半个时辰是正式宣读对刘安的封赏。

然后就是洋洋洒洒足有千字的赞文,这赞文是要记入史册的,换个人估计回家后能背下来,这是留名青史的好事。

刘安却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满脑子都在想寇准的交待,以及默背台词。

终于念完了,刘安接过圣旨,然后解下皇帝赐给自己的尚方斩马剑准备上交,皇帝一摆手:“留着,明年替朕把事办好。”

“臣领命。”

明年什么事,立即就有谏台的人出来要问个清楚。

可这时,吕夷简突然出例:“官家,臣有要务上报。”

“讲。”

吕夷简拿着的就是寇准扣下的那份公文,吕夷简将公文念完后站在一旁,他不发言,也不会说半个字的评论。

他的职责就是将急件汇报给皇帝。

吕夷简念完后,毕士安看了一眼寇准,却发现寇准闭着眼睛只当没听到。

有意思。

毕士安也把眼睛闭上了。

他知道寇准在钓鱼,看这个时候谁跳出来。

有好几个人都晃了几下,林特已经迈出一步想了想又退了回去。他感觉这事不对劲,他有心借机弹劾刘安,但却不敢。

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

钱惟演。

范威立即靠近刘安:“刘兄,此人叫钱惟演,王钦若与丁谓在朝中得势之时,他与丁谓结为亲家,丁谓倒台的时候他上书弹劾丁谓,给丁谓加大罪四条。想拜入李公门下,三拜李公三拒,后转投赵御史门下,亦被拒,现为结事中。”

刘安点了点头。

先不说这个钱惟演是不是恶人,仅说这作风刘安就讨厌的很。

钱惟演出列:“官家,臣以为秦凤路、泾井路。之前刘学士代官家出巡,灵州回归后刘学士受命磨堪两路,臣以为此事应先听一听刘学士的意见。”

“恩,在理。”皇帝根本就没动脑筋,只是安静的听着。

钱惟演这个建议,皇帝也认为有道理。

今日当朝的相公是吕蒙正,就相当于朝会的主持人角色,立即吩咐:“秘书省刘正监。”

刘安出列。

“官家,臣以为卫县令有几罪几过失。”

“恩,讲来。”皇帝吩咐之后立即有小太监开始准备记录。

刘安见小太监准备好后开始说道:“第一罪,臣在秘书省曾经见过卷宗中有记载,先帝两次下令安抚西番各族,违反安抚之令,为第一罪。”

这下,许多人脸色变的很难看。

特别是王曾。

在王曾看来,打击外敌是刘安一直执行的战略,特别是秦凤路与泾井路,一直按刘安的战略在执行。

刘安此举难道丢车保帅。

不,不能这样。

应该保下卫浩。

刘安没看任何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臣以为,安家族有劫掠之行为。在公文中并没有提及此举是安家族族长以及族老指使,无罪证而诛为第二罪。”

“恩。”皇帝很满意刘安的回答,不由的应了一声。

刘安说道:“而先帝有安抚之令在先,那么卫县令便有不教而诛之罪。”

“讲的不错。”皇帝第二次开口支持刘安的说法了。

“卫县令的罪就这三条,再说过错。所治之地,盗匪横行,便是为官不利。有人劫掠,那么是因为贪婪还是因为贫穷。前者,有失教之过。后者,便是治县不利。最后一过,他有什么资格调动药令族与野儿和尚族的兵力呢。”

皇帝问:“所以呢?”

“所以,臣请官家赐赏药令族与野儿和尚族,他们听从卫县令便是愿为宋民之决心。赐其为部寨首领,并加封相应的官职。”

刘安说完了。

站在刘安身旁的钱惟演如同吃了苍蝇,那个难受。

刘安弹劾了卫浩,而且这是要置卫浩于死地的弹劾,而且加封两部族,等同于把他自己私调外族番兵的事情也抹去了。

要知道,幽州战事已经结束。

可朝中却有人知道刘安依然在调动西州、党项、六谷,甚至是辽人降兵等。

朝中这些人的态度很有意思,有证据的当作不知道,没证据的如同林特、钱惟演却想尽办法找证据试图对刘安下手,却无从着手。

吕蒙正这时开口:“那么,大理寺发公文,召卫浩回京,给予自辩的机会,若有过必罚。”

“就这么办吧。”皇帝也认为这事很合适。

这时,刘安上前一步:“官家,臣有一请。”

“讲。”

刘安说道:“臣请调三万辽军战俘前往华亭江口,杭州、金陵的码头已经不足以支撑大量的船只,臣请调战俘前去扩建明州码头,兴建新码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