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二二节 穷酸

宋朝探花郎 第三二二节 穷酸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穷吗?

仔细一比,似乎还真有差距。

其实只是路过的县令指了指自己:“看看本县。这才是真正的明光铠,精钢片打成纸一样薄,然后用特殊的办法镀了,再打磨成镜。这马可是有汗血宝马血统的宝马,本县特别从灵州订购,等了足三个月,还加了两贯钱。”

三位县令呈三角而立,相互看着就不顺眼。

“走了,你们慢慢整,本县兵马现有五万。马场百里,有羊百万只,开荒十万亩。”说罢,这位牛逼向天的县令又用蔑视的眼神扫了一眼卫浩与甘谷县的兵马:“穷,你们真穷。”

卫浩脸都气黑了。

两边部下的兵马突然变的杀气腾腾。

为什么穷,因为他们出征太少。

这时,隆中族这一寨的寨主、寨老都自绑着出来了。

降了。

卫浩很遗憾,他想在自己离任前再干一票,谁想敌人降了。想再找一个寨子下手,遗憾的是没时间了。

罢了,既然降了就不能再打。

所有人编入户籍,抽壮丁从军,然后开荒,派出县内早就准备的老农。

这区域内粮食种冬小麦、高粱。然后可以种药材,山林内大量的种植枣树。然后修路方便运输,修渠方便灌溉。

在边疆这些个县,上至县令,下到平民都知道什么叫穷。

更知道如何致富发家。

以秦安县论。

现在秦安县的收入分为几大块。

首先是攻打西番各不愿意编入户籍,不服管教,又有过劫掠记录的山寨。这是快钱,打一寨就有一笔收入。

紧接着就是修路。

别小看修路,只有有商队经过,就可以为百姓带来大量的收入。

不说吃喝住宿,仅是交换一些商队的商品,然后百姓们再把这些用筐背着分散去各村寨就能挣一笔。

最后则是大量种枣,种粮食,种药材。

其中利最大的就是枣。

枣是最快产生收益的果树,次年就会有少量的收成,达到五年的枣树,一亩山林散种三十至四十株,一亩地的干枣至少可以得到两万个铜钱。

一家若有五十亩山林地种枣,就是家中有三个女儿嫁妆也可以很丰厚。

这是富农的阶层了。

再说汴梁城。

刘安并不急着离开汴梁,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好。

比如最重要的一件。

刘安以家中没人的为理由,天天到皇宫里混吃混喝,得空就讲几个有趣的笑话给皇帝听,顺便再拍一拍皇帝的马屁。

在经过连日的试探,以及寇准数次暗中给皇帝递话之后,终于时机来临。

皇帝心情很好的作了诗,又画了一副菊花图之后刘安说道:“姑丈,听闻太国舅家里有带械家丁千人,侄儿有些不明白,是汴梁城的治安差,还是贼人太多呢?”

“这个。”皇帝给问住了。

刘安立即又说道:“我看寇相公家里只有三十个护院家丁,而且没有利器,他们只是为了防火。汴梁城应该没有那个小贼敢去寇相公家偷东西。若真有,便是开封府的过错。”

“有道理。”皇帝听完后点了点头。

刘安又说:“姑丈,现在行路有护卫军在保护,大商家中持械家丁数量似乎比李太国舅家更多,这么多人用来干什么,欺凌乡里,还是械斗争利。我感觉这事与姑丈提倡的和,不同。”

“你继续说。”

皇帝说完往茶桌走去。

刘安跟着过来,看皇帝坐下后说道:“消减军费这事是必须的,但眼下士兵人数却减不得。没有田地分给他们,又没有事作,这些人不如管制。太祖立下规矩,流民入军,就是为了天下和谐,防止流民为匪。现士兵若脱了军装为民,侄儿怕有些人没有了生计来源,会变成匪。”

皇帝眉头紧皱,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事刘安说的在理。

刘安最后说道:“姑丈,令天下不得养私兵。这事侄儿认为是当务之急,想广州城几百年来的数次大乱,都是因为私兵。我岳父到了广州后,得知钱若水来了查税差一点把命丢了,就是因为大食商人的私兵太多。”

皇帝点了点头:“明上朝,这事议一议,不过你别提了。找个人来提,你在后面听着就行。”

“是。”

皇帝有点动心了,私兵!

或是家丁皇帝不在意,但私兵这个词很敏感。

皇帝又说道:“国舅毕竟是自家人,你现在过去找他说说,希望他能够作一个表率。”

“是,侄儿这就去。”

刘安立即起身,施礼后就往外走。

李继隆府。

李继隆亲自在二道门迎接。

比起刘安上一次见李继隆,此时的李继隆显得精神了许多,人也看起来年轻了,原本有些发白的头发已经完全变黑。

历史上的李继隆是把自己愁死的。

为担心辽国南下,为朝堂上文官不争,好不容易打赢了竟然签订赔款和约。可知道李继隆的两个儿子是死在幽州城下的,只有五十五岁的老将军心里想不通。

现在变了,李继隆在幽州城下打的很开心,虽然现在又交了兵权,可内心却没难受,反而很通透。

坐下之后,刘安开门见山:“我说服官家下旨严禁私兵,头一个就拿老叔你开刀。”

哈哈哈。

李继隆爽朗的大笑几声:“随你,不过这天下私兵当真禁。”

“只要枢密院给兵部下令,各州府派兵镇压,就没有不解除私兵这一说。寇相公与吕相公正在研究新的规则,向相公则在研究让各州府兵马保证治安这笔钱从那里出。赵御史也参与到了其中,制定规则以防止军中**。”

刘安这么一讲,李继隆倒是明白了。

这不是在解私兵,而是在禁军之后,进一步把厢兵、乡兵控制在手。

李继隆问:“我府中皆是百战老兵,去械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

“老叔,百战老兵在你家里也是养老。想砍人,这天下能砍人的地方多了,想发财,这天下的地方也大的很呢。我在倭岛有桑林百万亩,铜矿十三座。而且我还盯上一座超级大铜矿,只愁那里人不愿意把矿区交给我。”

“哈哈哈,说的好,砍了他们,铜矿便是你的。”

“不,是咱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