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二七节 悲惨的皇亲

宋朝探花郎 第三二七节 悲惨的皇亲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玻璃杯子摆上。

刘安说道:“舅公,只物名玻璃杯,让铁头这笨手笨脚的给咱们泡几杯茶。此杯,岳母进献宫内,官家与娘娘都是非常喜欢。估计再过几个月我也不敢拿随便拿来送礼,必会定为御赐之物。”

刘安说话间,铁头已经将茶泡好。

“这茶,倒是新奇。”

吕龟祥自问喝了一辈子的茶,象这样的明亮的玻璃杯中片片茶叶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新奇。

铁头立即将刘安的礼物献上。

每人一套四只玻璃杯,然后是两斤茶叶。

极品的茶刘安没多少,这样上等的芽叶炒青还是有不少的。

章这时突然说了一句:“我可以写信给官家,声明秦王子孙愿为国效力。相信官家肯定不会允许,若朝中有人再请的话,官家有可能把人送到占城去,人数不会多,三两人已经是极难,有可能只有一人。”

赵惟叙一听这话,立即起身对章一礼。

“折杀老夫。”章赶紧去扶。

作为皇亲,赵惟叙过的比潘惟熙还提心掉胆。

刘安却摇了摇头:“心意领了,这事不能办。”

吕龟祥也说道:“没错,这事不能办,倒可以安排几个晚辈到军中,或是……”吕龟祥指了指门外,刘安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章秒懂。

章说道:“此计妙,先自清家门。将家中所有的家丁直接送到汴梁去,顺便押解那些个刁民一同,再把府中军械一并上交,这样的话安排些许子侄在往边疆去作事倒也合理,这京兆城中可调一千边军过来作为城卫。”

刘安这会听明白了。

事实上,这不是在卖赵惟叙的好,是在卖自己一个好。

赵惟叙一家对于皇帝来说,属于要严密盯着的。

理由只有一个,皇亲。

而且还不是普通的皇亲,太祖的亲儿子、亲孙子。

老赵家。

太祖赵赵匡胤皇位来的不正,这是从后周抢来的。而太宗的皇位来的更不正,一直有人猜测是他杀了亲哥哥抢到了皇位,嘴上说将来传位给侄子,结果呢。

刘安问:“我来这里,会有麻烦吗?”

“会,也不会。”吕龟祥回答道:“你若到了京兆连门都不进,为什么呢。反之,你若太过亲近也是罪。”

章摆了摆手:“任你无论怎么作,有心人总能编出一些理由来找你的麻烦。反之,你若心中有正气,谁也不能说你什么。”

刘安心中默默的跟了一句,若我掌握整个朝堂,这才是最安全的。

这话想想也就是了,绝对是不能说出来的。

章又说道:“在城中查抄了刁民之宅,刘巡视暂住吧。”

“谢章公。”

赵惟叙一家从开始就没几个人说话,不是他们不想说,也并非没当刘安是自家人,可话不敢说,说多就有错。万一那一句不合适又传入京城,他们便害了刘安。

次日官宴。

赵家只来了一个人,赵从郁,也仅仅就喝了几杯酒就找借口离开了。

莫说是刘安。就是潘惟熙到这里来也一样。

而且潘惟熙到这么多年来以来,能三年来一次就算是来的次数多的,若是潘秭灵倒没事,女子回母亲娘家住几天没闲话,但潘惟熙就是不行。

手握兵权的人,你和一位皇亲走那么近,想干什么。

也正因为如此,刘安都不敢让赵家几位表哥去占城,就算是自己掌握了朝堂,只要不想造反,也要避讳些。

几天后,卫浩到了。

是被大理寺的人押解回汴梁,有人在暗中安排了一下,让卫浩生病所在京兆休养几天。

否则,卫浩应该直接上船去汴梁。

刘安在书房之中读着闲书,他出来并没有真正的任务,只是作个样子给朝堂上看。秦凤路、永兴军路、泾井路都已经在作应该作的事情了,根本不需要刘安。

不对,他们需要刘安。

刘安带着圣旨,带着名义。

麻氏被抄家的事情还没有完全传来,此时死硬派还是挺多的,每个州都有几个被抓典型的例子。

铁头进来了。

“主君,卫县令就在城南一座宅子暂住。我去看过了,从大理寺的几位到押解的士兵,还有医官,周边的厢兵全是咱们的人。”

“恩。”刘安点了点头:“走,带我去。”

卫浩处。

卫浩脸色腊黄,屋内全是药味,医官给出的医案写的是积劳成疾,重风寒。

卫浩没见过刘安,在刘安穿着便服入内的时候,他有些疑惑。

刘安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卫县令不用起身,我叫刘安。”

说是让卫浩别起来,卫浩还是赶紧起来给刘安施了一礼,刘安起身还礼后重新坐了下来:“卫县令,心有不甘吧。”

“没有。”

刘安淡然一笑:“我在汴梁若遇这样的事情,我会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样的话官家喜欢听。但我心里却会不甘心,我当初刚刚为官之时内心有一股子热血,我拿着灵州刺史的血书就直接冲到了寇相公面前。”

卫浩没接话,安静的听着。

刘安继续说道:“前几日我离开汴梁的之前,又拿几份公文去找寇相公,到了门外想到了曾经的冲动,感慨万千。”

卫浩这才说道:“若无侯爷当时的冲动,灵州便不再是我大宋之地。而党项有可能会立国。”

刘安摇了摇头:“卫县令你说错了,若没有寇相公,我坟头草已经长了一尺高。”

卫浩心中默默的想了想刘安的话,认为这话在理。

但刘安说的严重了,最多就是安排一个闲职,这一生也就到此为止。

刘安又说道:“卫县令,以你的功绩放在汉时,必连进三阶。放在唐时,封你一个爵位相信千古一帝唐太宗一定不会小气。可此时,你却被问罪。我保不了你,我若保你怕是秦凤路、泾井路何止几十人就被问罪罢官。”

“明白。”

嘴上说着明白,卫浩内心真的不舒服。

不是因为刘安的话。而是因为大宋眼下的现况。

只有边疆的县令才明白,何谓战,何谓和。

朝堂之上那些人,只想着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蒙荫子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