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五六节 老姜顺毛撸

宋朝探花郎 第三五六节 老姜顺毛撸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李沆再问:“所以,你把曾会打发到了大理?”

“老师,难道不对吗?就他那种脑袋,留下来祸害我,他既然好为师,就去大理教大理人吧。”

李沆摇了摇头:“你小看曾会了,他心清、不争,他对北方的事情有不理解,因为他是泉州人,根本就不懂北方军祸之苦,听为师一句劝,这样的人当重用,此人为治民之臣。仅限于治民。”

李沆的话刘安听懂了,那意思就是,让曾会治理一州一府,前提是这里没有乱子,只有经济发展,曾会一定是好官。

李沆在暗指刘安没把人用好。

刘安想了想:“恩师好象说的对,古话就有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

“恩。”李沆点点头。

刘安有点过于极端,这现象李沆早就发现了。

可李沆从来都没有直接说刘安不对,因为刘安这一头顺毛驴,你怼他不管用,只能顺着拉,所以方法很重要。

李沆说道:“我建议,曾会在大理布学施教有功,调回汴梁静修三个月,学习农、刑、政、吏之事,而后知秦凤路。”

“五品知秦凤路?合适吗?”

“不合适,确实不合适,那么知三州,以前例,五品有功提从四品,知三州之地还是可以的,让他知渭州、义州、武州。”

李沆说的三州,就是西番归化最多的,也是打仗打的最凶的边疆三州,知这三州就是要处理西番各族的关系,以及教化西番各部、各族、各寨。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曾会当这个官,不要太合适。

李沆又说道:“吕公年事已高,秦凤路接下来数年公务必会繁重,所以要再选一人知秦凤路。我给你推荐一人,此人当年在广南西路可是大有功绩的。”

“嘶,这个人,有点舍不得。”刘安知道是谁了。

陈尧叟。

此人当年在广南西路推广种麻,他将原本产于北方的苎麻推广到了广南西路,十年一种、一年三收,可以用来织布,也可以用来作绳子。

而后他用盐、钱收购百姓种的麻,织的布再运往北方,对广南西路的经济以及汴梁的经济都有巨大的帮助。

他还将雷、化、高、太平四州建立了水陆通道,用于粮食、兵员调动。稳定的边境。

虽然也怼过刘安,但确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好官。

李沆笑问:“你想把他调到何处?”

刘安吞了一口唾沫:“调到占城,我想在控制安南半岛。”

李沆摇了摇头:“他不行,他民生经济擅长,却惧怕战事。”

“唉!”刘安叹了一口气:“洪湛被流放多年,心志也磨的圆滑,最重要是这些年在贫瘠之地待着,能力有,但眼光却不足了。”

“为师给你推荐一人,王嗣宗。”

刘安急的抓脑袋。

李沆笑了:“又舍不得西北那点事,西北的事情选一个平庸守成的官员就够了,对草原开战三年五载打不起来,又有高琼将军以及折惟昌北上。我给你讲,你要仗剑行商,不是扛着大刀强弩行商,王嗣宗疯起来,估计你都怕。”

范仲淹在旁边听着心说,论疯起来,这天下谁有自己的老师可怕。

王嗣宗……,似乎疯起来也挺吓人。

李沆再劝:“要发疯的话,占城随他疯。再疯,你还能兜不住底?但西北不行,疯的过了,有些事情不好处理。若挑起了辽人的禁忌、草原的全面开战,这事你也不想吧。你还在积累力量呢。”

“恩,恩。”刘安猛点头。

李沆点了点头,刘安这个人只要会劝,还是很好劝的。

李沆又提到一人:“胡旦,你把他送到夏州很久了,夏州那边有折将军就行了,胡旦看起来虽然文弱,可骨子里却很强硬,他是朝中第一个敢高喊收复燕云的人,那年他才刚中状元,年轻气盛。也正因为如此,他被朝中打压,升官难,打压他的人包括为师。”

“控制党项人,不需要那么多兵力,控制两件东西就够了。”

“盐、布?”

“盐,茶。”李沆并不意外刘安能想到盐,因为党项的地区盐产量低的可怜,基本上等同于不产盐。

刘安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小声问:“胡旦能贬官,流放八千里吗?”

李沆差一点就笑喷了,咳了好几声之后摇了摇头:“不能,你想让他干什么?”

“卫浩只是一个县令,可以管一城,我要一个能管整个筑紫岛的人,那里有咱们一百万亩桑林,明年就可以开始收获,但有许多看咱们不顺眼的人。”

“糊涂。回汴梁之后,你直接上书,就说倭王既然献礼,那么我大宋定要回礼,然后派胡旦有使节,这一去找借口耽误上一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借口好找。而且借口这东西,信就是理由,不信说什么也没用,再说了,朝堂上谁会关心胡旦有没有回来。就说眼下,他在夏州,朝中可有谁给他过一封问候的信?”

刘安猛点头,这老头真厉害。

那么就使节团的成员,刘安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几天后,刘安回到了汴梁。

这船刚到汴梁码头,刘安还没有下船,就有太监上船来。

小太监带着刘承的一封信,信中将关于有人弹劾刘安的事情写了,朝堂上已经吵翻了天。

刘安对小太监说道:“请回复刘大监,若可能的话,立即召开临时朝会,只说我刚进汴梁就立即前来朝会来应答,对于那些人来说,这是不给我机会联络朝中其他人。对我而言,既然有人送上门,自然不能客气了。”

“是。”小太监只是传话,无论是刘承还是刘安,说什么他传什么便是。

小太监离开之后,刘安找到了李沆。

“恩师,朝中正在弹劾我。”

李沆很淡然的回了一句:“证明你在朝中越发的有地位了,而且升的很快,这是好事。身为朝臣,没有被弹劾过几十次,这才叫丢脸。”

刘安立即接了一句:“那意思便是,没被弹劾过在朝中就没有存在感?”

李沆大笑:“存在感。这个词用的不错,正是此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