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六七节 差挺多

宋朝探花郎 第三六七节 差挺多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皇帝很认真的在计算着。

再反过来算。一担丝绸在汴梁最多就是换六百斤带壳的米。

可运到占城,就是接近四千斤米。

这钱又落在大宋的口袋。

皇帝其实想错了,这不是剩余价值,这叫贸易利润与贸易逆差。可皇帝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这就是价值提升,差价落在谁口袋的问题。

皇帝的理论就是,增值部分归谁的问题。

想到这里皇帝问刘安:“依你这么说,若瞿越真的能被打败,那么瞿越人种稻米,他们用三千五百斤稻米换大宋一担丝绸,这算不算瞿越在供养大宋。”

刘安起身,卟通一下就跪了。

皇帝拉起刘安:“说话呢,跪什么?”

“姑丈,有件事情我刘安有欺君之罪,有谋逆之罪,但却没有不臣之心。我这么作是有原因的。”

“刚才说了,你说什么都不责怪你。”

“姑丈,现在不是说,而是我作的。”

“也不怪你,你说清为什么,就不怪你。”

刘安脱口就来了:“因为姑丈心太软。”

皇帝真是哭笑不得:“行,这理由先记下,那么说说不心软是怎么回事。”

“姑丈,卫浩流放八千里,我安排人制作假象让他遇到海难,假死,然后把人送到阿苏山。”

“阿苏山??”皇帝完全不知道阿苏山在何处。

刘安没给皇帝思考或是提问的机会:“姑丈,阿苏山在倭岛,最初的时候是我父遇上风流飘过去的,然后和倭人打了一架吃亏不小。后来杭州商盟受过我父恩惠,雇佣大量游侠,借了金陵商盟几十条商船把人运到了阿苏山,又找倭人打了一架,这次胜了。”

皇帝示意刘安继续。

刘安这故事是早就编好的,无论是金陵商盟、还是杭州商盟都对过口风。

刘安继续讲:“然后,打架打赢了。可还要继续打,所以就在阿苏山建了城,然后徽州商盟送了五百户佃户过去,这慢慢的时间久了,在阿苏山种下了百万亩桑林。预计明年能收获三至五万担生丝。”

“不对。”皇帝打断了刘安:“一亩桑林三十五斤丝。”

“姑丈,新桑叶少。”

“好吧,你继续,不对,三万担生丝?”

“是,这些生丝的成本,只有杭州一带生丝的五分之一,因为倭民皆是奴,杀了他们的领主,这些奴给的工钱是大宋农户的八分之一。”

“等等。”皇帝示意刘安停下。皇帝开始计算:“你是说,五分之一的价格,那么织出来的丝绸应该只有杭州原本一半以下的价。”

“约五分之二。”

皇帝突然变的兴奋了:“如果这么算,姑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倭人那里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然后再织成丝去占城换成米,那么就是相当于汴梁生丝换米,还多一倍?”

“是!”

皇帝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懂了。

他懂什么叫剩余价值了。也明白什么叫以天下财富供养大宋了。

这一反一正,挣的真多。

“这也不对,百万亩桑林,就算是小桑,三年五载之后就是大树,一亩三十斤丝就算作不到,一亩二十斤也应该有,这就是二十万担生丝。”

刘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姑丈,只是号称百万亩,实际没那么多,徽州一位老丝农估算,三年后稳定产量应该是九万担至十二万担。”

“不少了,不少了。”皇帝知道当下大宋一年的生丝全年也就是三十多万担。

折合下来,能用于织造就是一万吨多一些。

皇帝把什么对外番私自用兵,对外番开战这种事情完全忘记了,轻轻一拍刘安的肩膀:“回头你给父加封,你列个名单,这杭州、徽州就倭岛种桑有功之人,重赏。”

什么节奏。

有钱就有功?

私自对倭开战,秘密调兵,不对。刘安摇了摇头,自己故事编的好,皇帝是没往细了问,详细调查之后,才有私自对倭开战,秘密调兵的事情。

现在只是纯民间行为。

刘安立即补了一句:“姑丈,虽然远在海外,可这些商人却心系大宋,他们请了灵隐寺的僧人,五台山的大师,还有许多老私塾的先生去教化倭人,倭人现在吃饭之前都要先恭敬的高呼,感谢大宋皇帝陛下恩赐,才有这一饭一食。有新衣,也要高呼感恩。”

“当真?”皇帝是吃惊,不是怀疑。

刘安立即说道:“姑丈,你把我关起来,不让我和外界接触,派人把杭州商盟的人叫来,再安排皇城司去倭岛带倭桑农过来,便可以证实。”

哈哈哈。

皇帝爽朗的大笑。

他喜欢,他太喜欢了。

什么是天子,代天牧民。连番民都感谢自己的恩赐,这成就感!

皇帝有点飘。

皇帝笑着:“也就是说,从这里外番得到剩余价值若达到五千万贯,那么农税可以免?”

“侄儿认为,五年后或许可行。”

“加快一些,能有多快就多快。”

皇帝开始幻想,若真的免了农税,这天下万民还不给自己歌功颂德,史书上狠狠的记一笔。

想汉末黄巾之乱、唐末黄巢之乱,那一个不是农民没饭吃。

一但免了农税。

想造反的人也要有办法鼓动这些原本就不交农税的农户们,免农税,妙!

太妙了。

刘安看皇帝开心,又赶紧补自己之前的漏洞。

“姑丈,还有一事。”

“讲。”

“咱们从高丽那里,也得到的不少,高丽内乱有些贵族不怎么服,石将军联手崔氏,杀的可能有点重了,但这事却传不出来,崔氏找了一个好借口。金氏乱宫。”

“有多少利?”皇帝这会满脑袋都在想,赶紧弄到相当于农税的钱,所以已经不管高丽贵族的死活。

刘安想了想:“我不知道,因为高丽是石将军管着,不过商队去过数次,我猜测应该高于千万贯的利。”

“石保吉办的好,当重赏。”

刘安算是明白了。

封禅,果真是皇帝的软肋。

估计皇帝作梦都在想封禅的事,一切与封禅无关的事情,皇帝不在乎。与封禅有益的事情,皇帝可以不在乎其他一切小节。

而且智商猛往下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