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

宋朝探花郎 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李继隆很认真的这一份放在写有三字的小筐内,然后拿笔在正字上多划一笔。继续拿下一份。

“这是第一百六十六张,他们说,三个月前就说让他们去二号签地,可为何迟迟没动静。”

“这一张有趣了,是来自秦凤路的厢军在禁军新兵营受训,这个真是有趣。”李继隆站了起来:“我给你念念,这是错字,殴打的殴,不是偶遇的偶。闻,占城二等都教头回乡,营内多有乡亲,留营一日,十人出九人将其偶打,此等弱兵都能当都教头,我等却在此处每日挥棒。”

“谁呀!”刘安拿起纸片看了一眼:“白都教头,这么弱,十个人有九个都能痛揍他?”

“看,这一营不服吧,这上面还说了,调他们说到三个月受训,第四月就上船,现在都六个月了,还没有排到船期,这来讨说法了。”

刘安气呼呼的将纸片扔回桌上:“这什么白都教头也太菜了。”

远在南海,正坐船前往琼崖执行押战俘收盐工作白海峰打了好几个喷嚏,他当时确实被打的很惨。

别看他个头大,臂力强。

秦凤、泾井、永兴军路的士兵,只要肉管够,盐不限,饭不限。比他猛的随便一个团也能挑出二十个来。

宋军在北宋末期的时候弱。

那是因为皇帝弱、朝廷弱,加上没有足够的军饷,没有粮草,盐一年一个人都保证不了三斤,而且士兵们的任务不是训练,而是干杂活。

到了高球时期,有这么一句话。

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

说白了,军营的里兵变成了苦力,这样的兵那可能有战斗力。

现在不同,刘安让营中的士兵吃饱,而且吃好,还有钱分,这些家伙不会参与日常的劳作,每天的任务就是练,往死里练。

此时,已经慢慢的让宋军的战斗力往巅峰时期恢复。

刘安骂着白海峰,太丢脸。

李继隆呢,乐呵呵的每天看着这此纸片,然后分类,这是一种乐趣,非常大的乐趣。

就这样,又过去了几天。

突然,又一天刘安刚刚准备吃饭,却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

一只倒放在桌上,连续叠了三层的细口小瓷瓶倒了,紧接着,桌上一只玻璃杯的水面开始晃动。

刘安放下碗:“铁头,放炮。”

碗口粗的礼花弹,这一枚不求光影,只求响声够大。

一声巨响在天空中炸开。

紧接着,汴梁城城内,四周各大营连续不断的响炮射向天空,这是刘安早就下达过的动员令。

“地动!”李继隆也知道地震的事情,他原本还有些怀疑。

可此时,强烈的晃动开始,他竟然连站都站不稳。

李继隆一把拉住正准备往外走的刘安:“安哥儿,京师地动最可怕的不是房屋,是黄河。”

“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刘安已经到了汴梁城北。

耶律隆庆也到了,因为刘安告诉他,会让他看到真正的力量。

汴梁城北就是黄河,虽然已经派人排查过多次,但谁敢说地震不会引发黄河决堤呢。

黄河南北两岸,三十步一个人,每个人都背着几根纸筒响炮,一但发现自己巡查的位置出现决堤,便会立即放炮示警。

地震,刘安路过的村子有房屋倒了,村民们正在自救。

因为地震的强度不算大,所以倒下的都是土房与草房,有伤人但并不重。

突然,一声响炮冲天而起。

刘安与耶律隆庆正并马而行,却见他们三里远一处河堤处有人点起了烟堆,这代表着河堤开始渗水。

仅仅一盏茶的功夫,河堤开裂,水冲出了河堤。

耶律隆庆读过书,他知道黄河决堤有多可怕,所过之处人畜无生。

这时,一支兵马从北大营快速往这里奔来。

村里的百姓刚刚高喊黄河决堤,他们提着家里贵重的财物准备逃,往南边逃,可南边却来了一支兵马,百姓们吓的围成一团。

百姓们无所适从。

往北是决堤的黄河,死路一条。

往南,是兵。

兵如匪,就算不死家当也没有,一定会有人受伤,也会受到欺辱。

何去何从?

百姓们的眼神之中是绝望。

耶律隆庆呢,准备逃,他相信大宋的士兵不敢动自己。

可刘安呢,却站在那里一动没动。

一柱香之后。

这载入史册的一幕,变是大宋开始改变的时刻。

士兵们拉着车,背着工具狂奔着,他们从百姓的身边跑过,没有人碰百姓一下,也没有人停下脚步。

耶律隆庆是上过战场的人,他不怕战争,但他此时感觉到了恐惧。

因为黄河的水已经到了马蹄下。

他怕,怕死在这里。

可刘安依然没动,骑在马上,一脸冷漠的看着黄河的决堤处。

这一队士兵从刘安身旁奔过,他们没有停留,也没有人向刘安施礼。

这一幕出现,耶律隆庆看到了刘安那冷漠的神情上出现了笑容。

强壮的宋军扛着木桩冲了上去,然后一只又一只沙袋由人背着就往前冲,三十名强壮的士兵在决堤的黄河边硬靠着人力将木桩扎在土里,强大的水流几乎把他们卷走。

可他们,还有战友。

又有六十人身上绑上石头跳进水里,稳往木桩。

再六十人。

一批又一批的宋军靠人力顶了上去,用人墙稳住木桩,然后是碎石袋,沙土袋一个接一个的往水里丢。

原本准备逃走的百姓回村了。

老村长带着青壮上了河堤扛沙袋,妇人们开始支锅熬姜水、熬粥。

这一幕,仅仅只是汴梁城方园二百里的一个缩影。

护河堤、求灾民。

兵如匪这三个字,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刘安依旧在那里一动也没动,耶律隆庆内心百味丛生。

刘安终于开口了。

“耶律兄。”

“刘兄。”

刘安伸手往前一指:“这便是我说的力量,虽然只是还没有完全苏醒的力量,但已显雏形。”

耶律隆庆一直在看着,此时他回答道:“我不懂。”

刘安问:“不懂吗?是不懂这力量,还是不懂这力量从何而来。”

就在这时,耶律隆庆突然伸手准备抽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