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一二节 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宋朝探花郎 第四一二节 大炮一响 黄金万两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都知道辽人会有阴谋,所以。

李继隆再问:“十万战斗部队,三十万运输部队,不动用大宋一兵一卒,你能拿出来吗?”

刘安回答:“能。”

“加一倍。”

“能。”

“共三倍?”

“能。”

刘安三个能,倒让李继隆大吃一惊,刘安能不动宋军一兵一卒,调动三十万战斗部队,九十万运输部队?

这数据太惊人。

要知道刘安的幽州之战,实际调动的兵马宋军部队也就是二十五万战斗部队,约八十万民夫用于运输。

刘安接着说道:“不动大宋一兵一卒,我能调动的战斗部队总数,只要利益足够,可高达百万,运输部队三百万。”

李继隆差一点晕倒,这数据太吓人。

刘安说道:“西州军不说,三十万兵马他们能拿出来。党项加六谷,二十万战斗部队不是问题。接下来,高丽人再给我半年时间,我能凑出十五万战斗部队。”

“还差三十五万。”

“倭人,我能让倭人全部变成兵,其余的变成民夫。我都没算中南半岛的兵马,瞿越降军怎么也能凑出十万战斗部队来。”

李继隆再问:“钱呢?”

刘安自信满满:“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关于这一点,李继隆连问都没有问,因为他完全不懂,别说是他,就是精通算学与管着大宋账房的向敏中都不懂。

刘安唯一亏损的战争是幽州之战。

可若计算上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中的六个州,加上四分之一的幽州城,以及开宋辽边市。长期利益是挣了大钱的。

灵州之战,刘安是发了财的。

占城之战,刘安是发了财的。

对倭之战,刘安何止是发财,是发大财。

打仗能越打越富,这事历史上没有过,所以李继隆也不打算在这会听刘安讲这事。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

战争经济最关键的三个点。首先是产生消费,军队的消费以及军人的消费,前提是打胜,败仗肯定亏损。

然后是工业价值,会推动工业的发展。

拿大宋来说,为了打仗,造车业、钢铁业、造船业、纺织业、制鞋业、制药业等等都在迅猛发展。

最后,就是资源掠夺。

倭银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汴梁内河造船坊的工匠,连小工的工钱都已经上升到了刘安中探花之前的两倍,大工三倍,大匠最高涨到了五倍。

再就是铁匠。

铁匠现在的身价是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铁匠,特别是懂机械学的铁匠,其月收入完全超过了一个知府的纯收入。

刘安站了起来:“将军,我回家,这事等,等到后天中午。”

“对,后天摆晚宴。你若胆小就在自家摆,反之便带着食材在耶律隆庆住的地方摆,他不敢杀你,连伤你都不敢。”

“明白。”

刘安起身告辞,李继隆也没有送刘安。

刘安依旧是从后门离开,然后从自家回门回家。

次日。

二月二,这一天是传统的开耕日。

在大宋,这一天也叫开耕节,官员都会放一天假的。

这一天,皇帝祭天。

献礼。

诏告天下。

免农税!!!

这个消息保密程度极高,这是寇准的意思。皇帝祭天的词念完,有七成的官员是懵的。

突然之间就免农税,官家是疯了吗?

可这个时候,谁敢上前去劝,谁敢在祭天的时候说皇帝免农税错了。

没人。

嵩山脚下这一道诏书,比狂风传播的速度还快,向四面八方开始放射性的传了出去。

皇帝很兴奋。

又开始一套感谢上天的祭天典礼,皇帝这会精神头十足,他已经打算今天的祭天活动,从日出搞到日落。

至于官员们累不累,不在他的考虑之范围内。

话说汴梁。

对于祭天,对于免农税之类的事,刘安一点也不关心。他在等寇准的回信。

免农税的消息在二月二当天下午就传回了汴梁。

对于汴梁城的百姓来说,家家张灯结彩,把过年的衣服又一次拿了出来,把上元节的灯也再次拿了出来,汴梁在深夜都是灯火通明的。

而寇准的回信,三更天过后才送到了刘安家里。

寇准的信分了三个信封,一个比一个厚,显然寇准写完一封,又认为不够,又写一封,还是感觉不够,再写一封。

因为封皮上写有数字,一、二、三。

刘安打开写有一的信封,里面只有一句话:助梁王殿下分辽于南北。

李继隆的想法已经很疯,很吓人了,寇准的想法更吓人,寇准平时提到耶律隆庆大多数时候都用辽国二王。就是辽国皇帝的弟弟,排行老二的王。

用梁王是尊称了。

然后是第二封信,寇准打算给刘安说几句。

寇准认为,耶律隆庆打算分裂辽国南北,让辽变成南辽与北辽。

南辽就是完整的汉化体制的国度,北辽就是完整的游牧野蛮体系。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最大的原因就是刘安的幽州之战,耶律隆庆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败了之后竟然无力再战,而且再也组织不起下一次的战争。

就算勉强凑够一次战场的军费,耶律隆庆内心也找不到多少胜算。

所以,寇准认为耶律隆庆打算让辽国改制,可他毕竟不是辽国皇帝,更没有其母萧太后的权力,既然没得选择,那么耶律隆庆便产生了分裂辽国南北而冶的想法。

第二封信中,寇准详细的分析了自己对辽国当正内部矛盾与冲突的推测。

刘安看的懂,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辽国被汉化的人与游牧野蛮人已经过不到一起了,被汉化的人更喜欢汉式的生活,南辽的人更不愿意自己出钱来供给北辽的大贵族。

这个矛盾是不可调节的。

读完这两封信,刘安拿着厚厚的第三封,刘安心说这事都说清楚了,第三封会写什么呢,而且有这么厚。

带着好奇心,刘安打开了第三只信封。

信封内装的信纸中连稿纸都有,大量的涂改,很显然寇准也在斟酌。

到后面,寇准写的东西要修改的不是涂掉,而是在文字旁画了一条线,是否正确让刘安自己去猜。

这一份是寇准对耶律隆庆性格的分析,以及耶律隆庆性格改变的分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