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

宋朝探花郎 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在乙室雄一脸的错愕之下,伙计抬起头:“这位将军,你这一脚把三十贯踩没了,换成大米就是三十石,你说你亏不亏。”

“啊!”乙室雄赶紧退后两步。

伙计高喊一声:“小心,背后那屏风。”

为了不碰到屏风乙室雄差点摔倒,好不容易站稳,立即吼了一嗓子:“传我命令,所有人退出这庄园,把你们的鞋子全部脱掉,室内谁打碎一只碗就打一鞭子。”

穷鬼见到自己一瞬间损失了三十石米,心如刀割。

庄园外空地,一个士兵献上一只布袋:“将军,进屋后套上布袋,这样不会踩坏地毯。然后换上短刀,这样不会因为长刀挥舞而伤到珍贵的物件。我听一个倭兵讲,去年在筑紫岛的南边岛津庄园,有人砍碎了一只两尺高的红珊瑚。”

“多,多少米?”

“价值六千石米的红珊瑚,变成只值几百石米的红珊瑚。”

“六千石。”乙室雄心如刀割,那怕不是他打碎的,他也心疼。

辽军他这次带的全是最精锐的那部分人马,虽然这些人穷,但若论个人武力单对单和皮室军可能打不过,但三打二一定能赢。

就在这庄园外,辽军精锐创造了一门武学,室内短打搏斗术。

动作小,出手狠辣,多以捅杀代替砍杀。就连放血的角度这些家伙都研究了,捅什么地方人死的快,而且不会喷太多血,这样不容易弄脏地毯。

几天后,宋商给了乙室雄一份清单,然后是预测的收益表。

诚信,是宋商的原则。

乙室雄这一战就收益了十八万多贯,就算平均分配到第一批倭岛的一万多人头上,每个人也有十几贯钱。这才是刚开始还有无数的庄园在等着他们呢。

再说汴梁城。

潘秭灵回娘家养胎了,御医认可胎位正,身体正常。

刘安终于被完全解除了封禁,上了官船。

随船同行的有李沆、寇准,以及死皮赖脸跟上的张齐贤。

张齐贤的理由非常充分,大宋要教化天下,自己作为礼部尚书肯定要亲自去占城看看教化之事,礼法之事。

所以,张齐贤自己带着行李就上船了,然后把南史公赶下了船,占据了南史公的船仓,也接替南史公去海外看看,顺便写史。

刘安的船队,武装战舰开道,刘安的船队一共二十六条船,这些船全是内河船,到了华亭码头的海船已经备好。

而船队后面跟着的,是足足四千只内河船。

刘安的船队走了一整天时间,汴梁码头还有船只排着队准备入运河,咸平那边等候排队的船更多。

一直到刘安的船队走了两天半的时间,汴梁城最后一只商队的船才离港。

这一天,史官记下安平侯奉皇令为向导,枢密寇正使、礼部张尚书、前相李公等人远赴海外宣华大宋之礼,随行商队运河排千里。

大船上,张齐贤在清晨猛敲刘安的房门。

刘安一脸不耐烦的打开门,这个区域只住了四个人,刘安也不相信有谁可以随便靠近这里,但无论是谁刘安都不好不见。

“老张。”

“老张,这个称呼挺有趣,也挺亲切的。这几日睡的不好……”没等张齐贤说完刘安就把一个药瓶子递给了张齐贤:“晕船很正常的,咱们的御医研究了大量的止晕船的药,我看挺管用。”

张齐贤推开药瓶:“不是,是饿的。”

“老张,张公,我刘安还没有穷到吃不起饭,这船上也不可能没饭吃。”

“也不是。”张齐贤挤开刘安地最船仓。

对于习惯住卧室至少四百尺大屋的大贵族们,这处只有几十尺的小单间确实有点狭小,不过比起普通官员住的两人、或是四人,甚至是八人间来说,在船上这已经是豪华间。

张齐贤往刘安的床上一靠:“饿,饿的老夫脚步虚浮。”

“张公,咱不差饭。”

“不是。”张齐贤摇了摇头:“你说倭岛有什么好吃的,我得留着肚子过去吃。”

刘安内心很无语,正在想怎么回答的时候寇准大步走进来:“最快还有十天才能到阿苏山,遇上海上风不顺有可能要十二天,你等死吧。”

“是吗?”张齐贤手撑着床站了起来:“那先去来二十个驴肉火烧垫一垫。”

寇准扫了刘安一眼:“餐厅,有事说。”

“换了衣服马上到。”

一盏茶之后,船上餐室。

张齐贤面前摆着五只盘子一只海碗,五只盘子里各放着四只火烧,海碗里是一碗丸子汤。李沆和寇准面前各有一盘小菜,一碗白粥,一份葱花饼。

刘安坐下,也让厨师给自己上一份粥。

寇准将一份公文盒推到刘安面前:“自己看,这事如何给朝堂上写信你拿个主意。”

刘安打开盒子,这是胡旦发来的正式公文。

胡旦这个人非常正直,在他看来自己是大宋的臣子,既然受命到了倭岛,管理倭筑紫岛那么筑紫岛的事务就是大宋的公务,所以写了正式公文上交枢密院正使,背书给刘安。

船昨夜在宿州补给淡水以及新鲜蔬菜的时候,寇准接到了这份公文,并且截了下来。

“这群疯狗。”刘安只翻看了两页就搞清发生了什么。

李沆慢吞吞的喝着粥,淡淡的来了一句:“银山是你卖给辽人的,辽人找倭人打死打活与我大宋有什么关系。眼下唯一不占理的就是,银山的所有权并不在我们大宋手上,其余的都是小事。”

刘安乐呵呵一笑:“谁说银山不在我们大宋手中,这事我相信卫浩能办好。”

“怎么办?”

“不知道,但我相信卫浩可以。”刘安自信满满的回答道。

寇准叹了一口气:“还能怎么办,无非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让倭人那里的领主写一份正式的公文。”

“我看行,只要文书上占理,我去找南史那老家伙商量怎么写史。”张齐贤心说刘安你能忽悠南史公一次,我就能忽悠他第二次,这事不难办。张齐贤又补充了一句:“关键是我还没见到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