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十九节 有个好结果

宋朝探花郎 第四十九节 有个好结果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6:56 来源:笔趣阁

三相看完信,李沆上前:“恭喜官家。”

“好事?”一直揪着心的皇帝站了起来。

李沆说道:“这第一封信是刘巡察使送来的,他与六谷首领达到协议,调汴梁十万担茶叶,一担茶换六匹马,马不分好坏。或是战马,两担茶七匹战马。”

汴梁城中的马价这个时候高的吓人。

灵州丢了,大理把马匹价格抬高三倍,汴梁城之前一匹马平均在十贯钱,现在二十贯都买不到。

一担茶才多少钱,两担茶七匹战马。

“好。好。”皇帝大喜。

就算这次刘安没有买回灵州,这已经是立下大功了。

事实上,灵州还必须弄回来,没有灵州六谷的马也很难顺利的送回来,灵州是一个卡脖子的地方。

六谷的马场,还有从西州那边买的马,都要受到灵州的军事威胁。

寇准最冷静,他从这信中感觉到,刘安是说服六谷,准备合兵攻打灵州了。

李沆继续说道:“这第二封信,是状元王曾所书,他正受刘巡察使的吩咐与六谷商讨兰州同治之事,许多公务他有力不从心。同时代刘巡察使上书,请官家选派兰州主官一人,相应官员一干人等。”

寇准说道:“官家,信中没有细节。”

寇准很清楚,刘安肯定隐瞒了更大的事情,六谷凭什么把兰州一半给大宋,然后还让大宋把兰州城的主官,这事肯定有隐情。

李沆知道没细节,只要不打仗,他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他要的是结果。

李沆又说道:“官家,第三封信,依然是状元王曾代写,他说他们离开秦州西进六谷,而他则要去六谷兰州城,一边接管兰州政务并继续谈判,刘巡察使则去了凉州。还有,刘巡察写信给曾给事中,请求其立即赴兰州。暂主持兰州政务。”

没提半个字的兵事。

正如刘安所说,自己是去买灵州的,而不是去打仗的。

所以,刘安只字没提兵事。

这时,屏风后的郭皇后开口了:“本宫说两句。”

三相转过身面对屏风之后,郭皇后开口说道:“新织机,就叫六姑娘纺纱机与六姑娘织机。汴梁城南划一块五千亩的皇庄给刘巡察府上,至于户部与工部如何推广这六姑娘机,这是政务,本宫也就不过问了。”

“还有,十万担茶,给刘家一成。”

“是。”李沆没意见,皇家出钱买下了这织机,户部怎么补给皇家是另一回事,这织机能让大宋的布匹、绢、帛产量几倍增长。

一万担茶的生意给刘家,也不是什么事,小钱。

李沆已经想好了,除了茶往西北运之外,布匹、铁锅、瓷器等等,也可以运一批。

郭皇后起身:“本宫有些累了,政务之事后宫不插言。官家,我先回后宫了。”

“恩。”皇帝点了点头。

郭皇后带着潘秭灵离开,书房内,自然还有许多细节要去讨论的。

当天晚上,郭皇后就得到了消息,潘秭灵将一万担茶的特批份额分给了自己娘家五千担。

郭皇后心中记下了潘秭灵这份人情。

郭家很穷,在郭皇后父亲在世的时候,把自己的赏赐都用来犒劳士卒,死的时候家里的钱得了不够办一场葬礼的。还是先帝赐了五百万钱,这才风光大葬。

自己的几个兄弟,都是木纳之人,不擅掌家,家中也过的紧紧巴巴。

早几年前,潘家对郭家就有照顾,虽然有皇帝的暗示,但郭皇后领潘家的好,这次的生意是大生意,五千担茶,能换回上万匹马,这就是几十万贯的生意,少说也有几万贯的利,郭家未来几年,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郭皇后领了这份人情,也打算找机会在皇帝耳边吹一吹枕头风,说一说刘安的好。

刘安身在凉州,并不知道这些。

不过,有人骂他,他却是知道的。

骂他的是曹玮、杨延昭、石保吉三人。

庆州。

杨延昭主力、石保吉整全清远军五千精锐,两万步卒,以及曹玮的三千精骑驻扎在这里。

三人坐在一起,喝着刘安的烈酒,同时也在骂着刘安。

曹玮灌了几口酒说道:“这丫头眼瞎,不对。是潘老五眼瞎,竟然选了这么一个货,你们看看,竟然敢跟我叫板,说要灭了党项,让我备战。他以为,他有把官家给的剑,就能纵马大漠,这傻孩子。”

杨延昭干笑几声:“在东京,他和我杨府叫板,不过我喜欢,挺狂的一个小子。”

石保吉说道:“别废话,能把七万禁军调出来,又带足了钱粮,还有边军十数万人马的指挥权在手,你们两个谁能弄到手,更别说你家中小辈了。”

三人骂了刘安不止一次了。

这时,潘兖到了。

潘兖是潘家老三,潘秭灵的堂兄。

他来,带的是正式的公文,刘安用印,而且附上皇帝给予特权的那份圣旨。

“三位叔叔,我家安哥儿有公文一份,信一封。”

“拿来!”曹玮一把抢了过来,伸手就撕开了。

一看之后,曹玮脸色大变,将酒碗重重的砸在地上高喊一声:“传本将令,即刻起,禁酒。”

禁酒,代表着真的要打仗了。

曹玮一把将桌上的酒瓶子,酒碗都扫在地上,然后用凉水浇在自己头顶,再读了一遍公文,倒吸一口凉气:“这小子,这小子……”

杨延昭拿过公文一看,说道:“照令发吧。”

石保吉也看了,愣了一下之后也说道:“发吧。”

巡察使令、四将军联名附令。

四将军分别是杨延昭、曹玮、石保吉、折惟昌。

这道军令的第一句就是,密令、禁言。

然后才是正式的军令。

正式的军令说的清楚,党项一颗士兵的人头,五贯钱。而后,依军阶依次翻倍。最后,党项有名有姓的将军都明码标价,最高一颗人头,五千贯。

唯一没有党项王李继迁的人头标价。

有密令、禁言在先,军中不允许讨论,也不允许传播,有军中司马在每个营依次念两遍,然后再不允许出现这道军令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