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

宋朝探花郎 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石保吉的话说的真诚,当兵的就难说什么时候会死,要作什么就早作,在死之前多作一点。

曹瑞也知道,北征的时候大帅的亲哥哥,石家的保兴将军战死在大同城外。

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够有免死金牌。

“还有,龟城的事情你处理的好,非常好。去战吧。”

“末将告退。”曹瑞没问自己处理的那里好,现在是在战场上,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作战。

话说刘安这边。

一天后。

刘安这边到了阿苏山。

站在船头,刘安对潘秭灵说道:“这里还有一个名称,这里叫小杭州。”

“小杭州?”

“出了码头你便知道。”刘安神秘的一笑。

阿苏山为什么叫小杭州。

最初的投资是刘安,然后大笔的投资则是杭州商帮,金陵商帮不服,眼见两边要打架,刘安给了金陵商帮一个许诺,还有另一个值得他们投资的码头,再等等。

然后,杭州商帮有多狠。

一万倭人劳工硬生生在阿苏山挖了一个小号的西湖,一座**塔正在修建当中,整个城镇的规划完全就是把杭州搬了过来。

此时,已经小有规模。

钱!

在杭州商盟眼中,根本就不是问题。

自从占城到杭州的航线开通之后,杭州就是日进斗金的节奏。自幽州关市开启,许多大商已经不收铜钱了。

要么是一斤重的银砖、金砖,要么是刘安的汇票结算。

坐着马车走到石板街面上,潘秭灵当真是在怀疑自己的双眼,这里猛的一看,真有点象是杭州。

只是……

潘秭灵问刘安:“为何没有人来接船?”

“我不让。”

“为什么?”

“这里的领主死了,总要有那么几天素一点。在这里只停留一天,然后南下去我给准备的庄园,那里才够美。最神奇就是,那里海滩靠近温泉,沙子天然是热的,把自己埋在沙子里躺一会,那感觉真不错,而且可以让人变美。”

潘秭灵对庄园什么的一点也不感兴趣。

很是冷淡的问:“夫君,我关心的时候你什么时候交账本,顺便把紫貂皮还有紫貂皮的欠条交给我。”

“这个……”

潘秭灵在刘安腰上狠狠的拧了一下,刘安疼的裂嘴。

到了阿苏庄园,铁头已经等着这里,从下马车的地方到园子有一道布幔的通道,因为潘秭灵等人穿着华服,毕竟刘安下令要素装的。

铁头迎上刘安之后,施礼后立即说道:“主君,有非常紧急的要务。”

“非常紧急?”

“正是,非常紧急,而且有三件事情。”

“好。”

铁头又给潘秭灵施礼:“大娘子,园子已经安排好了。”

“恩。”潘秭灵知道轻重,她一直想审问一下铁头,紫貂皮在那里,可这会刘安有公务她也不好问。

刘安跟着铁头快步往书房走。

刘安到书房的时候张环已经等着门外,见刘安到立即为刘安开门迎刘安进书房。当刘安坐下之后,张环立即拿出一张地图来:“侯爷,出了一些小意外,眼下还撑得住。”

张环打开地图对刘安说道:“眼下筑紫岛三大庄园联全四十多个小庄园开始在各要道修筑工事。”

“那三大庄园?”

“南边的铠岛津家、东边的菊池家、北边的冈井家。他们的兵力相当雄厚,虽然没有好军械,训练也不够好,但人数确实多。多到我们眼下只能防御已有的地盘。阿苏家出现了一些声音,他们想与这三家和谈。”

张环说完后刘安开口:“派个人去问一下阿苏秀,阿苏家想和谈吗?”

“是。”张环立即出门,安排了之后又进来。

张环继续说道:“阿苏家想和谈也是有原因的,菊池家向倭王报告说阿苏家借咱们大宋的力量想造反。而冈井家更狠,他们说阿苏家引宋人入侵倭岛。阿苏家已经派了可靠的人往倭京上报倭王,只说菊池家野心勃勃,想吞并阿苏家,并且打劫了宋商,所以引得宋人进攻菊池家。”

“恩。”刘安点了点头。

眼下有情况刘安不担心,但未来想真正吞并倭岛,刘安需要一个真正的军师在倭岛坐镇。

张环详细的说明了当下的军事布局。

这倒让刘安很放心,眼下的地盘以张环的兵力守住没有问题。

铁头上前:“主君,还有另外两件事。”

“说。”

“头一件是杭州府传来的消息,并非朝堂之上,而是六谷的武威郡王派人送了信。加了漆封,在汴梁的范知事安排可靠的人送到了杭州知府手中,杭州知府借杭州商盟把信送到这里。”

铁头说完后将一只木盒递上来:“我检查过了,没有人打开过,漆封完后。”接着,铁头打开了木盒将信取了出来,双手递给了刘安。

信是潘罗支写的。

信中的内容是,西蕃八部二十五族和他打了一仗,两边都没占到便宜。

信中还提到,秦凤路两只商队被董部的隆中族与默星族联手攻击过,宋军护卫队损失惨重,但保住了货物。此事秦凤路使相并未上报。

潘罗支见过秦凤路使相与几位刺史,深谈过。

西蕃各部对宋,对西州,对六谷之间的事由来已久,在宋太祖时曾有强将驻军压制,但两边作战的结果却是越打越乱。后太宗安抚,给钱给田。

而后定了规矩。接连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

相对的,生户则为:居深山僻远、横过寇略者。

熟户就是秦凤路、泾原路边疆地区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已经开始农耕,并且接受朝廷命令的西蕃各族。

没上报的原因是:若上报,朝廷肯定发钱安扶,然而却没用。

朝廷不重视对熟户的管理,也没把这些人真正当宋人。

泾原路使相与夏州观察使胡旦是好友,他提出这有可能是党项之中那些依然不报大宋,试图夺回党项控制权的大族暗中煽动,两次打劫秦凤路商队的不是生户,而是熟户。

刘安看完之后对铁头说道:“安排一下,立即回汴梁,这事是大事,而且处理不好我们的损失大到没边。还有,安排一下,夫人在这里渡假,安全问题要保障,暂不让夫人回汴梁,住上几个月再说。吃好、玩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