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三一节 好一个意图不明

宋朝探花郎 第三三一节 好一个意图不明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刘安说自己有剿匪的权力。

吕龟祥马上说道:“这好办,一些不愿意解散家丁上交军械的豪族,老夫给他们机会逃,然后一路追赶让他们逃到天水郡,而后这些人逃离大宋为何?”

“意图不明?”

“对,意图不明。”吕龟祥很认同刘安这话。

作为他们绝对不说这些人想干什么,带着军械、私兵逃离。让朝廷去猜吧,很快就会有定义,有不臣之心,有谋逆之实。

刘安出兵追击,并剿灭。

合情合理。

“那么,依计行事。”

“好,老夫来安排一切。再一问,泾井路若也要依此计,安哥儿当如何?”

刘安摇了摇头:“军费,这才是难题。”

吕龟祥摇了摇头:“若为军费这一项,便不是难题,只要这边开打,不出十天老夫必能从汴梁讨来军费。依朝中现在的情况,仅麻氏一门有谋逆之心重罚不足以震慑天下,所以老夫来想办法,我侄儿定可以说服官家,对一切谋逆之人断不容忍。”

“那……”刘安摇了摇头又走到地图前,有些为难的说:“打天水郡是有战略目标的,泾井那边,没有巨大价值的战略目标。”

吕龟祥在旁说道:“灵州西去却不是古丝绸之路,金城才是。在唐时金城是丝绸之路重要城镇,而且金城就在黄河边。自唐末,金城改名为兰州后就被吐蕃占领,唐已经势弱无力夺回。泾井路需要金城。”

刘安依旧摇头:“这事,金城有好处,但六谷部还是有能力控制这里的。”

“他们不行,他们的控制力远远不够。”吕龟祥继续在劝刘安:“六谷也是吐蕃部,金城以南他们的控制力不足三十里。”

“这事,我想和潘罗支谈一谈。”刘安明白吕龟祥的意思。

既然六谷部把金城的安全搞不定,商队需要北上到灵州才能往西,那么自己就出兵清扫金城百里范围。

吕龟祥又建议道:“安哥儿,既然你要和潘罗支谈,那么不如再淡的深一点。”

“如何深,请吕公指点。”

“再远,往西,汉时西平郡。依汉末晋时,西平属于武威管理,可潘罗支身为朝廷封的武威郡王,他的力量却管不到西平郡。老夫也不绕圈子,只说一句话。武威听不听号令,他们要拿出一个态度来。”

“恩。”刘安点了点头。

吕龟祥似乎认为自己的话还没说透又加上了一句:“六谷,好处他们拿了,力也要出。老夫以老卖老的说一句,你容得下他们在咽喉之地自立为王吗?这样的王,你不需要。党项夏州血流成河为的是什么?”

“我懂了,借这个机会让凉州也流点血,六谷当中潘罗支我信得过,可其他人未必。若有一天潘罗支的继承人不可靠,那么必会有兵灾。”

“对,就是这话。”

“容我想想,这信怎么写。”刘安走到了书桌前开始磨墨。

谁想,吕龟祥直接拿起了笔:“老夫为你捉刀,这信看老夫如何写。”吕龟祥已经想的很清楚,吕氏一门眼下最大的官就是吕蒙正。

既然吕蒙正已经作出选择,扶刘安走上独相之位,那么整个吕氏必会全力以赴。

控制西北的关键,控制丝绸之路的关键。首先就是武威郡,就是凉州城。

金城,也就是兰州,虽然有宋官派驻。不说城外西番的控制力不够,就是城内都有六谷其他的首领不是完全听潘罗支的话。

在吕龟祥写信的时候刘安问:“吕公,你认为有必须调烟花营吗?”

吕龟祥摇了摇头:“秦凤路看杨延浦,泾井路看潘罗支。若杨延浦靠不住,秦凤路就需要从汴梁调禁军,调良将前来。而泾井路若是潘罗支靠不住,那么就按兵不动,若动就是大战,灭六谷。”

“好。就这么定了。”

刘安经吕龟祥这么详细的一分析,心里立即就通透了许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

刘安不是全才,若没有四武勋帮助刘安什么力量也使不出。若没有寇准、吕蒙正这样的文官重臣帮助,许多大战略刘安的智慧想不到那么深入。

吕龟祥很快就把信写好交给刘安一看,刘安提了几个小意见后,吕龟祥修改后正式写信。

在写信的时候吕龟祥又问刘安:“李公带着周王从河北两路到夏州,要不要也给他们写封信,这个时候请李公带周王到这里有好处。安哥儿你不需要功勋了,功勋给了周王,官家内心一样记得这功是你的。”

“那我写信给李公。”

吕龟祥没把笔给刘安也没让出位置,顺手就写了一封信,很简单的信。

只说我刘安在凤翔,请李公带周王前来。其余没有多半句废话。

刘安自己要写信也是这样,有些话是不能在信中写明的。

这两封信写完,吕龟祥以权知秦凤路与刘安巡察使的双重名义写了一道命令,各州县开始聚集兵力,所有兵力开始往模壁军塞、新关、义州、渭州集结。

同时调粮草往四地而去。

信开始往外送,命令书也开始发往各地。

来自汴梁的商队如雨前的蚂蚁一样从汴梁到京兆,再从京兆到凤翔,在凤翔集合后再分队,开始往四城而去。

这次商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商队之中倭女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千人。

倭女在离开倭岛的时候就自己作出了选择。

有些人想挣快钱。

一想到在大宋一年可以挣到几百匹布,顺便也借个种回去,七万倭女有超过七成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汴梁城勾栏的老妈子身价都涨了,成为了各商队之中的小掌柜。

模壁军塞,商队帐篷区。

一个来自汴梁城,说话脸上都掉粉的老婆子在模壁军塞扔下狠话,莫说你们驻军一万士兵,就有两万,老娘也让你脚发软爬出这片营区,只要你们口袋的钱够多。

没钱,商营当中有借钱的地方。

王曾知道这一切,可他只是当没看到。

不过王曾内心产生了一个疑惑。虽然汴梁城中现在人人都在传,倭王进献倭女五万,但王曾自己观察的结果却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