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四五节 挖,疯挖

宋朝探花郎 第四四五节 挖,疯挖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张齐贤再问:“原计划不是只运矿石?”

管事的回答:“原本这里是由辽人来管,可辽人却完全不管,新的契约是十年内我们挖多少算多少,只是我们的矿区所有的设施要保存完整,十年后交给辽人。”

张齐贤与寇准对视一眼,心说难怪。

管事的以为自己没说清楚,马上详细解释道:“辽人没有管矿山的经验,他们挖的很慢。所以先期他们也不想管,过上几年,以小的看至少五年或是七年后,辽人才会派人参与其中,一边学习矿山的管理办法,一边看管着矿山的设施。”

“恩。”张齐贤点了点头。

话说的很清楚的,既然辽人先期没有派人,宋商肯定用最节约成本、节省人力、节省运输力的办法。

寇准问了一句:“银子产量有预测吗?”

“有,今年内或可以达到八十万两纯银。铜十万石,铁两万石,铅无数,金也能有几千两。”

寇准很满意这个数字,这收益确实是巨大的。

再看宋商。

原本是按石数来支付银矿石,现在改为包十年期,宋商投入是巨大的,挖掘是疯狂的。

放眼望去,这方园数里一棵树都没有,所有的树都砍了用于建屋。

而山上修的路全是加上套索的,下山的时候滑下去,上山的时候套索加力把车拉上来,仅修这路就是每里就是几十贯近百贯的投入。

寇准又问了一句:“这里的工人有多少?”

“回相公的话,今年年底前,辽人乙室将军保证给我们送来十万倭壮男,不低于三万壮女,以及作杂活的倭工家眷不少于五万人。胡转运使告诉我等,占城每年仅为银山备足不低于三十万人的口粮,登州那边也会运来不少了三百万石的杂粮。”

寇准可能不知道有个名词叫毁灭式挖掘。

但他看得出来,宋商们已经打定主意,要把挖掘能力开发极极致,大有十年时间挖空银山的气势。

正说着,突然见下矿洞的队伍停下了。

管事的给寇准汇报:“寇相公、张尚书,这到了早食的时间,这里每天吃五餐,一来是给倭工们有时间休息,二来是吃的多力气大。还有就是,这时间我们要炸矿。”

果真,矿洞的人退出来之后,就听到连绵不绝,闷响的爆炸声。

太疯狂了。

靠人力挖都认为慢,直接用炸的。

寇准问:“不怕矿洞炸塌?”

“不怕,咱们的人有经验,知道怎么炸最安全,咱这个矿有点小,那边山顶的大矿运气好,上面的浮土与石块只有不足五尺,所以炸平了山头直接挖更快,然后不断的炸。”

张齐贤很有兴趣:“去看看?”

“回张尚书的话,不远,从这里过去就四十里,他们是几天一炸。”

每天一炸。

张齐贤去看了才知道什么叫气势,每次用火药两千斤,一但炸开就是整片山头,无数的石块碎落,炸出来的矿石堆积的需要上千人辛苦挖至少一天,若是遇到矿石松的,位置好的,一次炸出来就需要上千人挖两天以上。

矿工们开始挖的时候,宋人矿工就开始带着倭人小工在山上选地方打眼,装火药,准备晚上休息的时候开炸。

什么保护环境这类的说法对了恨不得十年挖空这银山的宋商来说。

不存在!

对宋商挖矿的限制就是火药不够用,运输船数量有限,倭工的人数还是太少。

到了这一片露天矿区寇准才知道之前看到的只是小矿洞,那里的倭工人数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两千五百人,而这里是以万人计的。

晚餐的时候寇准发现这里的伙食比上一个矿洞好了一些,每个人的白米团子比之前的大,感觉上至少有五钱重。

十钱一两,达到一两重的团子有,但似乎这里的人宋商别有用心。

“咳!”有人咳了一声,这声音传的很远。

寇准转头看了过去,那边有一只巨大无比的铜喇叭给架了起来,有几个人就站在铜喇叭后面。其中一人开口了。

“今,是个大日子。”

这句话喊出来之后许多中喇叭、小喇叭也跟着开始传话,汉话一遍,倭语一遍。

“今,有考试。是谁让你们这些苦哈哈吃上白米的,是谁让你们的娃子有书读,是谁让你家老人有供养。”

所有的倭人都跪伏在于,高喊着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紧接着寇准的眉头就皱起来了,接下来喊的是,安平侯千岁、千岁、千千岁。

寇准很清楚的知道,万岁这个词最早在秦时就有,汉时开始有人用这个词称呼皇帝,到了唐代时期才正式在文书中见到,最初有记载的是武则天。

千岁是什么鬼?

刘安真是不要脸。

千岁这称呼再晚几百年,谁敢这么喊估计刘安的脑袋肯定要离开脖子的,此时,寇准只骂刘安不要脸。

但,这就是下限了吗?

紧接着,那边又开始喊上了:“今,考试。有六十一个娃娃默写了三字经超过一百字,所以赏。每人赏赐文房四宝一套,其父母赏赐三天上食,花布一匹。”

有人把那一两重的白米饭团捧出来了。

好几个倭民上前领赏的时候额头都在石头上磕破却不知,只是不断的在磕头。他们不懂汉话,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只知道不断的磕头。

寇准转头对张齐贤说了一句:“刘安所著三字经,倒不辱没他学士之名,但蒙童必用是千字文,他强行推广他的三字经,脸皮有点厚。”

张齐贤干笑两声:“三字经比千字文好,只是礼部还需要认真考量是否为官学教材,暂未推广罢了。老抠,你是妒忌了。”

那边继续在喊:“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者知礼,官家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女子读书更有用,琴棋书画这是高贵人家女子必修之学。今年年底将会有大考,咱们石见国选一百男、五十女,可到杭州入大宋官学。”

“有人问了,女子读书又不能给家里挣钱。那还读什么书?”

“错。大错特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