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六九节 檄文怎么写

宋朝探花郎 第四六九节 檄文怎么写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刘安走到了杨延昭身边。

“我刘安,不讲仁义,只讲最现实的。灭倭,用倭国的尸身来供养我大宋,保我大宋崛起。我大宋够强的时候,宋辽再战。当如何?仁义,仁义不能当饭吃,仁义不能替我们守护疆土。什么时候说仁义,唐之太宗可以说仁义,因为他是天可汗,谁敢窥视大唐疆土,谁敢在大唐有半点不恭敬?”

“杨将军,筑紫岛有十分之一的领土是令妹的功劳。筑紫岛有六分之一的贵族是令妹下令斩杀,至少有五个大领主,是令妹亲自砍的。你杨家,有爵吗?”

杨延昭脸上的表情很尴尬。

刘安却说道:“有。”

“有?”杨延昭这次都愣住了。

他父亲杨业,追封有太尉、中书令、节度使。以公爵礼安葬,但没有封爵。

他作为杨家长子,现也只有受到了皇帝的亲自称赞,进观察使,刺史。也确实没有爵。

刘安说道:“令妹,我上书请官家封爵,官家把这事压住了,因为女子封爵官家认为不合适,但考虑给封一个外命妇,也不合适。一来显不出功绩,二来令妹还未出阁,所以这事压着呢,但官家心中、娘娘心中、大娘娘心中可都有数。”

“大哥儿!”潘惟熙开口了,因为杨延昭是杨府长子,所以叫大哥儿。

皇帝叫自己的长子也是这么叫的。

杨、潘两府以前的怨,但算不上有仇。杨业曾经是潘美的副将,杨府一脉也是潘家的嫡系。

杨业之死,潘美只能说无奈,确实不是有心。

杨府与潘家好久不来往,但礼节也没差太多,潘惟熙开口,杨延昭还是很恭敬的应了一声:“五哥儿。”

“恩。”潘惟熙点了点头:“换个说法,我这女婿说话太直。这么说吧,倭人种米,却没吃过米,为什么,因为倭人是奴。我家女婿给倭人吃上了米,又给了冬衣穿。倭是什么,倭是咱们的奴,这大牢里弄了许多摸金的,大汉赐给倭人有一块印。”

“听说过,听石将军讲过。”

“对,这印代表着咱是倭的主人,那么倭岛的贵族把咱中愿的奴仆不当人,他们作威作福不敬上天,他们竟然敢自称日出天子,称大隋陛下为日落天子。我问你一句,你家的狗不听话,咬你,咬死你院子里的鸡,还敢动咬你的心思,你怎么办?”

杨延昭这次立即回答:“乱棍打死。”

潘惟熙淡然一笑:“还用再问吗?介时领军在倭,你若心没放正,这可是关系到众多老兄弟的性命,大宋几十万将士的性命。”

潘惟熙的语气突然变了:“难听的话说到前面,你没想好,现在回去。差了你,曹家老四也能领兵,只是他需要镇守武清,以防辽人。若你领军赴倭,半途却有半点妇人之仁,我们这些人,莫怪与你割席断义。”

坐在上首位置,明州水师提督,康保这时抬起了头:“杨家大哥儿,老夫虽然已经六十,这腰不好,但被人抬着也能赴倭,血撒倭岛,无悔。知道为什么吗?”

杨延昭起身,再没有半句废话,撕开衣袍用匕首划破手臂,以血下了军令状。

写完之后,杨延昭这才又说道:“各位误会我了,只是这事,入侵他国,将来史书怎么写,我大宋之仁义。檄文怎么写,道不正如何兴兵。”

众将军放声大笑,康保说道:“武将学着文人去读书,这就是读书读傻了的。你当初打党项夏州,也没见你有这样。”

杨延昭讲的大道理,他说的也不算有错:“打党项,是因为党项犯边,杀我宋民。我大宋兴正义之师,名正言顺。血战幽州,我大宋与辽人生死大仇,带兵冲阵,虽死无憾。可倭人却不同,这难兴正义之师。”

康保摇了摇头:“操这心干什么,朝堂之上能书会写有多少,瞿越灭了,他们不是也写的挺好的。”

潘惟熙马上接口:“然也,瞿越为我大宋之交趾,他们竟然敢自立为天子,当诛。”

“那,檄文怎么写。”杨延昭还在纠结这个。

刘安叹了一口气:“等着吧,再等几天倭人十万按了血手印的书送到汴梁,再等挖到了汉赐倭奴王金印,官家会祭天,檄文肯定会在祭天的时候念出来,这事咱们只需要把借口找足了,东西给供齐了,其余的真不用咱们操心。”

刘安深信,朝堂上这些文官能把一切写的都完美。

杨延昭一抱拳:“那我今日就赴阿苏山,研究倭岛地形,制作作战方略。”

潘惟熙在杨延昭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两下:“有个事上点心,倭京打的要巧一点,可不敢一把火烧了。”

“我会想办法把倭京的兵马引出来,然后派死士偷偷潜入,然后里应外合。”

潘惟熙说道:“对,多动动心思,若能兵不血刃拿下倭京,我等联名保你侯爵之位。”

“恩。”杨延昭重重的点了点头。

死板的男人一但下定决心,还是挺可怕的。

刘安相信,杨延昭这次能把倭人折磨到疯,那倭京说不定还真的能在极小损失之下拿到手。

倭京有什么宝贝呢?

刘安的眼神都有一些变了,开始盘算着怎么样给船坞还在钢坊扣下更多的钱来。

当天开会的将军们,一半留在大宋调兵遣将,一半则和杨延昭一同前往倭岛,阿苏山那里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全倭地形图,还派了倭人死士数千潜入倭京四周。

刘安严禁任何人使用倭奸这个词。

在刘安眼中,这些人叫倭明理者,他们向往光明,是代表正义的。

这不叫背叛倭王,这叫除奸。

对倭动兵的计划秘密进行着,但不能瞒的却是金陵、杭州两大商盟的长老们。因为刘安需要他们商队的运输能力,以及大量的民夫,还有物资的帮助。

还没等刘安亲赴杭州与两大商盟的长老们会谈,杭州就派人来了。

耶律隆庆到了。应刘安的邀请,亲自到了杭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