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五零四节 刘安的檄文

宋朝探花郎 第五零四节 刘安的檄文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铁头看地图,竟然是一片荒山,连人烟都没有。

铁头不解:“主君,一块荒山,我不明白。大娘子问起来我当如何回答?”

“天下最好的玉,这里是唯一的产地。不,这里的玉不行,里在玉矿区之中还有一种宝,叫翡翠,是玉之精华。价值远超黄金,你安排可靠的人秘密占下,但却不要挖掘,还不到时候,天下没有大定之前,不需要这些富贵之物。”

“是,我这就去安排。”铁头施礼退下。

接下来几天,刘安完全就没有越过大理的边界,因为曾会虽然迂腐,却在大理国有着不小的声望,自己进入大理国或许会引发大理百姓的反感。

让曾会监国,那么意义会大不同。

几天后,潘罗支到。

“安哥儿。”

“恩。”刘安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然后两人相互一礼,谁也没再说话。

刘安和潘罗支肩并肩的回到了军营之中,此时的大宋军营已经空了大半,宋军借道大理,一边整合大理的军队,接受大理国各城池的仓库,然后开始准备南下作战。

刘安与潘罗支在帐内坐定,潘罗支问:“你怎么想?”

“不知道。”

潘罗支听的出来,刘安说的是实情。

并非刘安优柔寡断,这样的大事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潘罗支再问:“你怎么想。”

刘安说道:“结果没有,我却想了很多。”

“说说。”

刘安摇了摇头:“没想好,不过我没想过当皇帝。我以前倒是想过,搞一个大评论会制度,就是大伙说了算。”

潘罗支摇了摇头:“人心是没底的。”

刘安问:“唐,强吗?”

“强?”

“三代帝皇之后,第四代如何?第五代如何?”

潘罗支说道:“用你们中原的一句话,天下分分合合,你能管多久?”

刘安回答:“我想要的是一个文明的长久。”

“对,你说的是文明,不是王朝。”

“也对。”

刘安倒是没办法反驳潘罗支。

潘问:“接下来要如何?”

刘安笑了:“这事没决定,也不影响咱们吃饭,喝酒,对不对。”

“确实,不影响吃饭、喝酒。可影响性命。”

潘罗支一点也没笑,很是严肃。

刘安:“我明白了。”

“恩。”潘罗支点了点头:“那么接下来,并不是往南边征战,而是先将内部稳定。”

“蜀军南下是必要的,你那边吐蕃军也要南下。”

“没错,他们不是嫡系,他们并非能够十分信任的,让他们远离也有好处。”

刘安:“是,但补给、军械不差他们的,而且我也需要南下。”

两人正说着,铁头发疯一样冲了进来。

潘罗支没生气,铁头是刘安的长随,并非普通人,能这么急冲进来必有大事。

“主,主君。”

“慢慢讲。”

铁头整个人伏于地上:“主君,六百里加急,官家的船队过扬州在江面上出了大事,佑哥儿落水,皇城司的消息是有人陷害,对外公布的是意外,娘娘悲痛欲绝,重病不治亡故。佑哥儿生死不明。”

刘安的脸上平静,没有表情。

潘罗支坐在一旁什么也没说,安静的等着。

潘罗支知道,大宋赵家完了。

约一柱香后,刘安开口说道:“铁头,带亲信护卫随我回汴梁,派人回急前往占城,告诉泰山,佑哥儿无论生死,这天下不再姓赵。请泰山回汴梁。”

说完,刘安站了起来转身潘罗支:“兄西去,帮我镇住大理。”

“我身边一千亲卫,皆为敢死之士,为弟战至一兵一卒。”

刘安摇了摇头:“不用。”

拒绝之后刘安又解释:“若是大宋开国百年,那么汴梁城我无人可用。现才四十年,开国将领无数,四大武勋的羽翼还没有被剪去。他们不敢反,可我敢。我相信他们已经有了选择,请兄等我,我信至,兄赴汴梁。”

潘罗支起身将自己怀中一把很破旧的障刀递给了刘安。

刘安双手接过:“兄等我。”

“若有须,我定会前往相助。”

“好。”

刘安将刀塞进怀中,大步往外走。

在帐外,三百亲卫已经集结完毕,刘安慢慢的脱去了身上的大宋官服,换上了他更喜欢的后世元帅服后坐下。

铁头上前,用刀为刘安削发。

很快,刘安从长发变成了寸头,然后起身披上了大衣,至于头发渣子现在很难受,刘安也顾不得了。

“回京。”

“是。”

蜀军的将军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看刘安的反应,京中必有大事。

有人在猜测,大理平定,那么刘安回汴梁便是夺天下。

刘安回到蜀中益州,林理已经出迎三十里。

见到刘安之后,林理什么也没说,只是递上了一张纸。

檄文。

檄文的内容是,天子身边的奸人,臣刘安清君侧。

刘安将檄文看完后折了几下塞进怀中。

林理这才说道:“有圣旨到……”

林理犹豫了片刻,在他想如何称呼刘安,最终他还是说道:“你进大学士,其父进国舅,官家要封刘氏为皇后,朝中无一人反对,吕蒙正告病在家,向敏中殿上怒骂官家后将冠袍扔在地上,自入大牢。”

刘安开口说道:“帮我写一份檄文,清君侧自古以为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造反或是夺权的借口。我刘安不需要这样,直接替我写,赵氏一族对功勋无情,对士卒无义,对内强权,对外软弱,既无富国强民之举,又无于创汉唐盛世之能,我刘安代天下弹劾赵氏,免去其皇帝之位,为天下,为我华夏之文明,邀请天下愿奉华夏为先祖之民,汴梁城商议天下共治。”

“好。”林理没反对。

刘安反了。

汴梁城依旧是一片繁华,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市集的商人们依旧在谈论着他们的生意。

朝堂之上,早朝只来了一半的官员。

三相没在。

六尚书只来了一个温仲舒。现为刑部尚书。

“讨贼!!!”

皇帝这一声呐喊喊到嗓子都破音了。

无人领军。

兵符发到了温仲舒手中。

温仲舒本就是软弱之人,咬破舌头装出一副吐血的惨样,然后被抬下了大殿。

林特领了兵符,文官带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