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之问长生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条件

诸天之问长生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条件

作者:四痒化三铁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7:15 来源:笔趣阁

麻烦了!

还是很大的麻烦!

在赵扩介绍完川蜀之地的形势之后,赵询的心也随之沉了下去,他虽然只有十岁,但是在皇宫内耳濡目染,又时常被赵扩带着去朝堂之上察言听政,对于官场上的事情自然有了几分了解。

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川蜀之地,大宋朝廷就好比是过江猛龙,而以三大家族为首的本地势力则是地头蛇,受制于川蜀之地的地形和道路艰难,大宋朝廷这个过江龙根本就无法压过川蜀本地势力,这样一来如果完颜洪烈接触的是三大家族其中之一,则蜀地危矣!

而能劳得完颜洪烈亲自出马,若非是三大家族中人,便是赵询自己也不相信,完颜洪烈又不是傻子,如果目标没有价值的话他又怎么会甘愿冒险深入大宋境内?

赵扩的脸色同样也不好看,今天他刚刚和韩胄等人商议完北伐的一些计划,这边就传来川蜀之地有可能生乱的消息,如果处理不好,别说是北伐大业了,大宋能不能保住川蜀之地和关外四郡都不好说,如果让金国占据了川蜀之地,金国铁骑便可顺江而下,靖康之耻说不定又会重演。

气氛一时间凝固下来,沉吟了好一会儿,赵扩斩钉截铁地说道:“决不能让蜀地发生叛乱!”

赵询一抬头,看见自己的父皇眼中杀机凛冽,自从进宫之后他还从未见过赵扩有如此大的杀气,天子一怒,血流漂橹,看来赵扩要杀人了。

赵扩又说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正好借此机会将蜀地收归到朝廷手中!”

“但是刀戈一起,川蜀烽烟遍地,会不会影响两年之后的北伐大业?”赵询小心地问道。

就在这时,赵扩看了一眼肃立在一旁,双眼微眯好似睡着了一样的杨易,随即意味深长地说道:“杀人嘛!有时候未必需要大动干戈!”

嚯!

杨易陡然双目一缩,赵扩的意思不言而明,无非就是派遣杀手进入川蜀之地刺杀三大家族的核心成员,但这样的事情必须出动高手,而且还得是秘密进行,但三大家族在蜀地经营几十年,势力根深蒂固,又岂是这么容易铲除的?

果不其然,赵扩向杨易微微一笑,道:“此时还需麻烦显道真人了!”

“啊?老师?”赵询一愣。

杨易眉头一皱,刺杀三大家族的人员这件事可没有那么简单,三大家族在蜀地势力极大,触手伸及官府、边军、江湖势力各个地方,即便是先天高手也不敢说能在三大家族的包围下全身而退。

在赵扩和赵询两人的注视下,杨易想了一会儿,缓缓地说道:“陛下,此事不是不可为,但难度极大。”

此言一出,赵扩和赵询父子两人脸上一喜,只要杨易肯做就可以了,至于后面说的‘难度极大’之类的话,无非就是让他们摆条件罢了,虽然杨易是大宋的官员,更是赵询的师父,但该讲的条件还是要讲的。

其实,皇宫之内不是没有可以匹敌杨易的高手,但这样的高手必须时刻坐镇皇宫守护赵氏皇族,自靖康之耻和高宗皇帝赐死岳飞之后,赵氏皇族威严丧尽,再加上许多江湖高手不爽赵氏皇族在临安的苟安之策和向金国纳贡之举,所以但凡自命有点热血侠气的高手都不愿意再为赵氏皇族卖命,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江湖高手如洪七公之辈可以在皇宫之内来去自由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皇宫之内后宫妃子、太监、羽林卫等龙蛇混杂,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许多大家族和势力在皇宫之内都有买通的眼线,这些人对皇宫内的一些高手都很了解,如果出动皇宫内的高手不仅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还会让赵氏皇族积攒了数百年的仁厚之名化为乌有,这是赵扩绝对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所以,思来想去,最适合做这个事情的只有杨易,一来,朝廷和地方各个势力对杨易并不是很了解,就算听过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有如此高深的武功;二来,就算事情泄露了,赵扩也可以将事情都推到杨易的身上;这第三嘛,就是杨易的武功足够高,先天境界的实力足以横推蜀地的所有高手。

“显道真人是日严的老师,有什么困难和条件都可以提出来。”

既然杨易肯出手,接下来的讲条件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赵扩满脸笑意地望着杨易,丝毫不见刚才的凝重和担忧之色,如果能借杨易的手出去蜀地三大家族将川蜀之地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机会。

闻言,杨易一脸郑重地看着赵扩,慢条斯理地说道:“听闻当年金兵南下之时《大宋天宫宝藏》、《万寿道藏》和《云笈七签》都遗失在战火之中,小道和师尊每每想及此事都感到痛心不已,尤其是《万寿道藏》凝聚道门诸多支脉道义精华,实乃是道门瑰宝。

小道和师尊曾立誓有生之年必定要重修《道藏》以发扬道门经义,只可惜世事艰难,想要统合诸家道经经义更是难上加难……”

杨易话还没有说完,赵扩的脸色就已经沉了下来,他的目光注视着杨易问道:“显道真人可是要向朕请一道重修《道藏》的圣旨?”

“没错!这便是小道和师尊最大的愿望!”

赵扩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那你可知这道圣旨一下,朕就把除了紫阳派之外的所有道家支脉都得罪了?龙虎山、正一派,神宵派,净明道,妙真道、灵宝派……这些道家支脉哪一脉不是将自家的道经看得比性命还重要,而且这些道家支脉信徒众多,显道真人莫不是要让朕得罪整个天下?”

天子一怒,整个文德殿都充满了莫名的肃杀之气,但杨易却丝毫未觉,仍自微笑道:“陛下多虑了,修撰《道藏》一事不仅对道门意义重大,更可彰显我大宋惶惶国威和陛下赫赫功绩,大宋一朝就曾先后两次修撰《道藏》,尤其是徽宗在任之时曾下令搜集天下道书,编纂成天下第一道书《万寿道藏》,此等丰功伟绩必定名垂青史。

至于陛下说的龙虎山、正一派等那些道家支脉,只要陛下肯降下一道圣旨,小道就有办法让他们不敢有半句违逆之言,更何况对他们来说,能够参与到《道藏》的修撰中,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