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之问长生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时光荏苒

诸天之问长生 第一百四十一章 时光荏苒

作者:四痒化三铁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0:32:29 来源:笔趣阁

嘉定六年,正月初七,道教三会日之一。

皇帝赵扩谕旨重修遗失多年的《道藏》,修撰一事由紫阳派紫虚真人亲自主持,祠部司五品郎中显道真人杨易、妙真道应元真人,龙虎山第三十一代天师张玄府等诸多道门宗师为辅,同时诏令天下道门支脉派遣门下弟子三个月之内呈送本门道书至临安。

圣旨传檄天下的第二天,紫虚真人白玉蟾亲自前往龙虎山拜访龙虎山第三十一代天师张玄府,而紫阳派未来的掌教显道真人则孤身一人领旨北上,目标正是北地道宗之首的全真派。

半个月之后,显道真人孤身一人于重阳宫前大破全真派北斗七星阵,三十三剑败尽全真七子,携全真派重宝《先天图》和《先天功》而去。

一个月后,金国皇宫遭贼人潜入,自大宋劫掠而来的上百卷道家经文遗失,这其中就包括珍贵万分的《云笈七签》一部分。

皇宫遭窃,刚刚从完颜洪烈被杀的打击中缓过劲来的金主完颜大怒,敕令禁卫大肆搜城并打算以此向大宋发难的时候,大宋皇帝赵扩于栖霞山下聚兵选帅,诏令北伐,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自蔡州、宿州和兴元府北上攻入金国。

与此同时,刚刚成立没几年的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数万蒙古铁骑兴兵南下,接连攻下金蒙边界重镇乌沙堡和会河堡,最终同金国七万大军在野狐岭对峙。

一夜之间,天下风云突变,但这却和杨易没什么关系,此刻的他和白玉蟾、张玄府、应元真人等一干道门宗师主持修订《道藏》,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没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恐怕难以完工。

杨易之前对道门的一些修炼法门、玄功秘术、经文典义还不甚了解,但是当《妙真经》、《西升经》、《内解经》、《天师雷法》、《先天图》等一部部道门至高经文秘术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见识之浅薄,尤其是这些秘术玄功经过本门道家高手注解之后,每每通读这些经文,杨易都有很大的收获。

嘉定八年,历时两年之久的宋金、蒙金战争告一段落,战争的头一年,由于大宋准备充足,又有蒙古大军牵制金国精锐,三路大军北进数百里,正当大宋君臣准备一鼓作气杀入汴京收复往日旧都准备一雪前耻的时候,蒙金两国突然议和,金国割让阴山以北的大片领土给大蒙古国,而就在蒙金议和的第二天,盘踞在蒙金边境的数万金国精锐铁骑一路南下,数日之后突然出现在汴京城外,一战击溃大宋中路十三万大军。

战局在一夜之间形势颠倒,中路大军一战而殁,左右两路大军又被金**队牢牢地牵制住,而中路十几万金国精锐铁骑一路南下,大有再现靖康之难的意思,皇帝赵扩闻听中路战败的消息,当场吐血朝堂之上,好在当朝宰相韩胄组织南方各州府大军北上勤王,于襄阳城外挡住了金国铁骑南下的脚步,局势才没有进一步糜烂。

宋金于襄阳城外对峙一年之久,双方互有胜负,但却谁也无法再前进一步,随着大蒙古国日益壮大,北方威胁日盛,再加上大宋军费、粮草消耗甚巨,无力再支持战争,最终双方于襄阳城外签订和议条约,大宋不再向金国纳贡称臣,而左右两路大军占领的土地却也拱手还给金国,北伐之战最终落了个不胜不败之局,得利的反而是成吉思汗铁木真领导的大蒙古国。

嘉定十年,卧病在床两年的大宋皇帝赵扩崩毙,庙号宁宗,皇太子赵询继承皇位,年号端平。

“呸!端的不为人子!”

这一日,正当杨易捧着一本《三洞玄经》细细品读的时候,白玉蟾突然推门而入,脸上怒气冲冲,丝毫没有道家宗师的风范。

杨易愕然:“师父,可是那群老不死的又为难你了?”

白玉蟾看了自己的徒弟一眼,转而一屁股做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好气地说道:“还能有谁?真不知道老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要接下修撰《道藏》这个活计?凭白要受张玄府、应元老道那群人的气!”

杨易知道这是白玉蟾发泄怒气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情况自《道藏》修撰的第一天就出现了,这也是正常现象,能被各大道门支脉送来参与修撰《道藏》的人哪有一个是善茬?杨易也就见怪不怪了。

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杨易淡淡地问道:“这次又是谁?”

“还能是谁?张玄府那个老不死的呗!这个老儿也是个老滑头,自家的《太平经》没拿出来不说,就连《天师雷法》和《紫霄真经》的注解工作也慢得离谱,恨不得一天只注解一个字。

注解地慢也就罢了,可这厮浏览其他门派道书的速度可不慢,这才几天的工夫,老道注解的《胎息法》就被他看了个遍,真是气死个人。”

“师父你也莫要生气,这不是咱们早就预料到的事情吗?道门自春秋之时便衍生出各个分支,各支各脉虽然同出一门但却老死不相往来,又怎么会把各自最玄妙的经文秘术交出来,咱们紫阳派不也是没把《紫阳**》和《悟真篇》交出来吗?

那些门派能够拿出这些道书玄功已经出乎咱们的预料了,更何况在修撰《道藏》之前咱们就先说好了,凡是参与到修撰《道藏》工程的人都可以自由浏览别家道书,至于能获得多少东西就要看自家的本事了,现在咱们足足编纂了四千三百五十四卷道经,师父你的收获恐怕不小吧?”

白玉蟾闻言哈哈一笑,显然杨易所言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当年老道入门之时,正是翠玄祖师金液交结,圣胎圆成之日,自那时起老道便立志以翠玄祖师为标榜,时至今日已可窥见祖师之路矣。嘿嘿,你小子得到的收获恐怕也不比为师小吧?”

杨易淡淡一笑,浑身气势蓦然一变,一种呼啸之音陡然从其体内传出,好似龙吟虎啸般震人心魄,同时淡淡的紫气自杨易头顶百会穴盈冲而起,弥久不散。

白玉蟾陡然一惊:“骨震如龙,百脉俱通,玄关合一,神盈顶!炼精化气的巅峰之境!

紫阳**第十层!”

他悚然而惊,双目精光爆射而出,直勾勾地盯着杨易,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虽然他是杨易的师父,但他的这个徒弟脸上却总好像是蒙着一层面纱一样让他有种摸不着底的感觉,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杨易竟然能突破到紫阳**的第十层,同样修炼过紫阳**,白玉蟾可是深知紫阳**的修炼之难,除了当年创造出紫阳**的张伯端之外,整个紫阳派数百年的时间都没有人能将紫阳**修炼到第十层的境界,包括他自己。

“紫阳一派自翠玄祖师之后开辟出内丹一术,但却无人可将其发扬光大,师父你放弃紫阳**转而修炼道门金丹之术才不过短短的数年时间,就糅合百种道书内息丹法经义于内丹之术中,最终创造出了这金丹之法,若是师父你继续修炼紫阳**,说不定早就突破到第十一层了。”

白玉蟾摇了摇头:“紫阳**偏重于功,而金丹之术偏重于道,为师不喜与人争斗,性不与功合,即便是修炼再多的时间也无法达到你今日之成就。迷途痴走数十年,修撰《道藏》之后方才明悟心性,见道得真,说起来为师还要感谢你啊!”

杨易伸了伸懒腰,笑着道:“你我师徒,又何必如此。”

“哈哈,是为师着相了,不过你那个皇帝徒弟今日又派人送了一部道书过来,数年如一日,孝心可嘉啊!”

杨易起身来到窗前,打开窗户,目光望向远处巍峨耸立的宫殿,说道:“日严是个好皇帝,可惜生错了时代。”

白玉蟾眉毛一挑:“大势难违?”

杨易点了点头:“时光荏苒,一晃已经十六年了,师徒一场,我当护其血脉延续,这也算是全了我们师徒之情!”

“那种道之术如何?”

杨易双眼一眯,转头道:“紫阳**突破到第十层时我心神有感,自数部道书之内也曾寻到一些记载之言,此术确实如同道家炉鼎之术般以人为种,寄托执念,斩灭我执自可成道。”

“可有解法?”

“可解也可不解!”

白玉蟾闻言一愣,不知道杨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易淡淡一笑,目光随之飘向西方:“终究要做过一场,吾虽为种,却亦可成道。

师父,我隐居深宫修撰《道藏》多年,静极思动之下,想去江湖上走一走,顺便寻一件有意思的物事。”

“哦?何物事?”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听说是一部武功秘籍,在江湖上还掀起了一阵风波,你怎么对这个感兴趣?”

杨易淡然一笑:“无他,好奇罢了!听闻创造出这部经书的黄裳当年也是修撰《万寿道藏》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