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217.拯救柴进的三个理由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217.拯救柴进的三个理由

作者:MST大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40 来源:笔趣阁

高唐州其实在这个年代并不真的叫高唐州,这个地方应该叫高唐县才对,属河北东路博州。高唐州之名应该时元七年所置,直属中书省,领高唐、夏津、武城3县。治所高唐。明初仍为州制,领原3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这个世界的创作者施大大就是明朝人,所以以他的角度,称呼这里为高唐州也没什么问题。这片土地直到清初仍为高唐州,但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直到雍正八年,升为直隶州,辖禹城、临邑、平原、陵县。雍正十二年复归东昌府。民国元年撤州设高唐县,属山东东临道。而在曹岩所在的现实世界,这个地方叫做高唐县,属聊城管理。

关于更多高唐州的消息,这里就不多说了,再说说高廉。

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官拜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高唐州知府。

其实高廉与高俅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不一样,那就是他好歹还有点真才实学,可谓是文武两全,尤其是道法,着实是非常厉害,原著中曾让宋江吃尽了苦头。有个奸臣叔伯兄弟,高廉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高唐州横行害人,无所不为。

高廉虽然有一个受道君皇帝专宠的叔伯兄弟,但他毕竟不是高俅,来到高唐州,与达官贵人们搞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多树敌不如多交朋友,这个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高唐州有个柴皇城,他是后周世宗的后人。赵匡胤在陈桥驿起兵后,赐柴氏铁券文书,保证柴宗训及其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到柴皇城这一辈,柴家早已没有往日的辉煌,只是靠祖荫生活的大贵族罢了。可不管现在的柴家如何,大宋王朝的皇帝以及官员们还是给柴家三分面子的。高廉治下的高唐州有这样的贵族,高廉应该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可是,恰恰相反,高廉一点面子也不给。

高廉的妻舅殷天锡找柴皇城要后花园,柴皇城不给,且告诉殷天锡柴家是金枝玉叶,有先朝丹书铁券在门,诸人不许欺侮。可殷天锡不但不害怕,还打了柴皇城。

后来,柴进来到高唐州,殷天锡来闹事,柴进再次提到丹书铁券,殷天锡依然不怕,且要打柴进。原著中李逵曾在这个时候冲出来,杀死了殷天锡。柴进让李逵跑路,他自认为有丹书铁券,不怕高廉。可高廉也不怕这丹书铁券,并把柴进打个半死,钉了死囚枷发下牢里监收。

高廉和殷天锡不怕柴进,这点也可以理解,毕竟开始没见丹书铁券,柴进也没带来。可后来,高廉拿了柴进一家老小。这期间,一定见过那丹书铁券。此时的高廉,应该怕了吧?他可以放了柴进,有高俅替他求情,也不会受到处罚。可他还是没有放,且要取柴进施刑。

这一世没有李逵杀人这事儿,照理说事情不会弄得这么僵,可高廉还是动手了,柴进已经被关在死囚牢里,不日就会被行刑。

可能有人会疑惑,这高廉、殷天锡胆子未免太大,居然在明知道有丹书铁的情况下还敢动柴家。他们为何如此大胆,是谁给他撑腰呢?高俅?是,也不是。高俅是宠臣,很多时候确实是能够在皇上面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要分情况的,现在这种明显要将前朝皇室杀死,等于是打朝廷的脸,就算高俅再怎么一手遮天,也必然是要深思熟虑的。不说不敢与柴家作对,起码他不会真的把柴家放在心上,但要知道脸面问题是很重要的,自古如此,就算考虑到老赵家当年给人家的承诺,他高俅也得掂量掂量吧。

既然高俅不可能这么无智,那么他们兄弟的仰仗是谁呢?

很简单,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宋徽宗。

只有皇帝给高廉撑腰,高廉才敢不给柴家面子。

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在此之前的皇帝并没有动柴家,也没有动的必要,他们也不惹事,也不干预政事。宋微宗也没有必要动柴家,当时的柴家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可是,柴家出了一个柴进。柴进一直在沧州,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先后资助过梁山首任寨主王伦、走投无路的林冲、逃命的武松、杀人外逃的宋江等江湖好汉。

柴进做事毫无避讳,且经常跟犯下大罪的逃犯说:“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当地官员追缉人犯,从不敢到柴进庄上搜查,就算过问一下,也要低三下四,小心翼翼的问。

柴进之所以如此霸道,皆因祖上留下来的“丹书铁券”。

柴进的霸道,天下皆知,犯下大罪的犯人,只要有命逃到柴进庄上,就等于被“特赦”,有了活命的机会,在柴进庄上待上个一年半载,等风声过了,在柴进的资助下找个地盘拉支队伍打家劫舍做山贼。这样的柴进,道君皇帝会不清楚吗?当然清楚。就算开始不清楚,像高俅这样的人也会时不时的参一本,添油加醋的说柴进如何如何。柴进包庇了很多权臣的仇人,比如林冲,高俅做梦都想杀死他。

高调的柴进,早已成为某些奸臣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道君皇帝也容不下柴进,柴进与朝廷律法作对,就是与皇帝作对。假如逃犯都往柴进那里跑,那大宋朝还怎么治理?所以,柴进已经成为道君皇帝心中的一块心病。

既然已经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朝廷自然是要除掉柴进的。可要怎样才能除掉柴进呢?毕竟柴进是有丹书铁的,这关系到前朝的皇室遗脉,以及当朝的脸面,毕竟给柴家庇护的,是老赵家的开国大佬,是宋徽宗的先祖,他自己不要脸不要紧,但是他先祖的脸面他总是要的吧,不能先祖说过的话,到了他这里反倒不算数了。普通老百姓姑且做不下这等事情,他宋徽宗作为皇上,自然更加不能这么做,否则说出去,皇家还不得被全天下的人嗤笑?

所以到沧州抓柴进那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弄个陷进把柴进装进去。

因此,高廉出现在了高唐州,并且一来就盯上了柴皇城。

柴皇城没有丹书铁券,但他可以向自己的侄子柴进求助,只要柴进敢来高唐州,高廉就敢将他拿下。原著中殷天锡的死是个例外,就和这一世一样,就算是没有李逵,柴进照样被抓。以他的脾气,绝不会向高廉屈服。高廉有皇帝撑腰,也不会怕柴进。柴进有丹书铁券,高廉手里有权,最后倒霉的还是柴进。

柴家有此下场,说到底还是与柴进之前的所作所为有关。

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这没问题,皇帝也不会管,毕竟柴家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他们无权无兵,就是手里有些浅。但试问,柴家再有钱,能比赵家还有钱?他柴进不过是躺在先人的庇护之下生存,就算有好大的庄园,就算有各种家产,但那又如何呢?他家一年的进项,能和朝廷相比吗?他再有钱,能比朝廷还有钱?朝廷养百万甲士,各地大臣,绝不是一个小小柴进能推翻的,就算是再过几十年也不可能。所以他只是结交好汉的话,就算他很大手大脚,就算他结交了很多人也没关系。朝廷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宋徽宗也不会把他当作敌人,最多是一只比较能折腾的虱子,无视就好了。

但他与朝廷作对,不断的庇护犯下大罪的犯人且屡次拿丹书铁券挑战皇权,威胁皇权,这就是皇帝绝对不能忍的了。毕竟皇权要稳定,国家要稳定。宋徽宗他自己把国家折腾到了这个程度,但人家自己不这么认为啊。人家就认为这是柴进等人搞风搞雨的结果,所以柴进这么跳脱,出头的橼子先烂,他跳出来了,可不久是让宋徽宗想方设法要弄死他?

更别说说现在中原兵祸四起,方腊、王庆、田虎,再加上一个梁山,国朝本就已经出于风雨飘摇之中了,其中可以算得上是数一数二麻烦的梁山,还是因为他柴进资助而发展起来的,宋徽宗就算是个面人儿也是有脾气的,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皇帝呢?

所以这丹书铁券,既帮了柴进,也害了柴进。、

如果没有这丹书铁,柴进自然没有挑战朝廷的胆子,他最多当个富家翁,还要担心朝廷会不会随便找个由头杀了他。要么是心惊胆颤战战兢兢的度日,要么就是索性投入朝廷,放弃自己前朝皇室的身份,以新的身份来服饰赵家朝廷,虽然这样一来会比较没面子,但总的来说还算稳妥。可就是因为有了丹书铁,柴进自以为有了仰仗……或许他自己也知道这不算仰仗,但水还能不让他有颗中二的心啊,他觉得自己委屈,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开心,所以故意想要找点乐子,这个还真的是谁都拦不住的。

拦不住自然是拦不住,不过现在好了,因为他自己的任性,终于招致了灭门之祸。

也不知道柴进有没有后悔,曹岩心里想道。

但随便他后不后悔吧,反正曹岩是下定决心要救柴进了。

救柴进,有几个好处。

第一,打脸,毫无疑问,他作为起义军的头领,誓要推翻这大宋朝,那么既然如此,任何能让大宋朝难过的事情,他都会很开心的去做。朝廷要杀林冲,梁山就让林冲做山上的头号将领;朝廷不是要灭梁山,那梁山就连续打退了两次围剿;朝廷要全心全意剿灭另外三大寇,那梁山就要一直折腾,让你不能无视我;现在朝廷要杀柴进,那我就要救柴进,就是要让你不开心,作为起义军,朝廷难过就是起义军的高兴,朝廷灭亡就是起义军的新生,这一点很正常。

第二点,提升自己的逼格。梁山就是个土匪窝子,起步太差了,和朝廷对比而言,梁山就是一伙小小的山贼。虽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这种事情毕竟是见仁见智。对于武将,对于好汉们来说,可能他们看的是义气,是前途,但对于文臣来说,名不正言不顺这种事情,就能阻止他们想要投效的心。这也是为什么梁山直到现在,在文臣方面也极度匮乏。可以勉强算得上文臣这一列的,可能也就是吴用、安道全、萧让、金大坚这四人而已。但是看看吧,吴用这人,只是有些小聪明而已,而且他的本事更多的还是在军事参谋方面,所以说白了,此人当参谋或许是块还不错的料子,但就文臣属性而言……他差得多了。安道全三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萧让和金大坚是有些本事的,但也只是一般般的程度,和朝廷里那滚滚诸公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看看梁山原本的下场吧,被朝廷耍的团团转,最后兵不血刃就被朝廷利用完吃干抹净,还帮朝廷消灭了好几个重要的敌人,这不就是最明显的表现吗?而且千万不要以为朝廷就这点本事了,只是很多真正有本人的人并没有出手罢了。

梁山吸引不到人才,最大的问题就是逼格不够。说是起义军,但其实就是一帮泥腿子,如果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身份,怎么,怎么能指望真正的人才来投靠呢?所以这时候,柴进就很重要了。毕竟是前朝皇室遗脉,只要梁山打出“替天行道”和“反宋复周”的旗号,和单纯的起义自然就不一样了。虽然曹岩发自内心可不是想要替柴进做嫁衣,但用一用他的名头还是没问题的吧。

而最后呢,就是梁山忠义的美名了,柴进曾经帮助过梁山,如今梁山投桃报李,在柴进最困难的时候出手帮忙,救下了柴进,这不就是一桩美谈吗?起义什么的,这是好听的说法,说得不好听点,他们就是逆贼,如果不找点东西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怎么能让天下人认同呢?古代中国的老百姓有时候是很认死理的,所以不管是为了哪方面,柴进,都是必须要救的。而且救下柴进的话,在梁山内部,他曹岩的声威也能更进一步,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