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305.灭金灭宋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305.灭金灭宋

作者:MST大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9:40 来源:笔趣阁

大梁五年,本来偏居一隅的西夏突然出兵大金,让已经在东线和大梁打得难解难分的大金上下齐齐一惊。

然后还不等大金回过神来,大辽和大宋相继宣布对大金用兵,原本在这几个国家之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东线作战,几乎已经把大梁几个新军打残了的大金,立刻就陷入了多方围困之中。

此时大金在位的皇帝,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也就是金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同时他也是古代唯一被大臣杖打了屁股的皇帝。

那么他被打屁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金朝开国之初,家底儿太薄,连皇宫都修得跟土匪窝一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本着节约闹革命的精神,郑重地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了誓约,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直到完颜阿骨打去世。起初,完颜吴乞买也是很节约的,就按他的皇宫来说,所谓的宫墙是用柳树和榆树形成的篱笆。前厅办公,后院住人,有点像梁山泊的味道。放猪的赶羊的老百姓,前后院随便出入。除非进行重要的军事会议,不会有士兵把守。

房子可以烂点,衣服可以破点,但是总不能连酒也臊点吧?于是,忍了很久的完颜吴乞买有天终于忍不住了,他在某个黑灯瞎火的夜晚,偷偷打开了用了府库的大门,抓了一把财物去美美地享受了一次。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时,赶紧去告诉了重臣粘罕。粘罕一点儿也不含糊,马上在朝上揭了此事。经过群臣商议,决定处罚这个奢侈浪费的“昏君”。他们把完颜吴乞买连扶带架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又把他搀回宝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全体大臣一齐跪下请罪。

事已到此,完颜吴乞买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把这帮大臣全部砍头吧?只好忍着疼痛将侍从端来的压惊酒喝完,然后恕众臣无罪。逗了一辈子狗熊的完颜吴乞买,做梦也没想到会栽在大臣们上手,至此以后,他老老实实住窑洞,吃小葱拌豆腐,直到驾崩。

所以金太宗也算是一代明君了,最起码他并不是那种昏聩无度的君王。

事实上,他不仅不昏聩,作为君主来说,他真的是方方面面都非常合格。

完颜晟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第四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弟,母为翼简皇后懒氏。生于辽太康元年,初为金穆宗完颜盈歌的养子。

辽天庆五年,在女真族抗辽斗争初获胜利的基础上,与完颜宗翰、完颜希尹等力劝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任谙班勃极烈这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储嗣,实际上是阿骨打的主要助手和继承人。金天辅五年,奉诏知国政。凡军事、司法案件皆由吴乞买从宜处之,吴乞买理事持重,使金太祖征辽时无后顾之忧。

天辅七年,金太祖病逝,九月,吴乞买即帝位,是为金太宗,改元天会。完颜晟即位后,以弟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金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知国政,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原时空天会三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在逃亡途中,为完颜娄室率兵追获,降封其为海滨王,辽亡。辽朝既亡,西夏向金称臣。金在西部和西北部不再有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交替使用武力和招降的手段,征服奚族和辽朝的残余势力,使占领区日趋巩固。随之加紧对宋用兵的准备。

同年十月,任命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率军分两路南下伐宋。西路由左副元帅宗翰统领,从云中攻太原;东路由右副元帅宗望统领,从平州,攻燕山府,北宋防守燕山府的郭药师投降,四年春正月,郭药师引导金军长驱渡黄河,然后诸路军共围汴京。此时,宋徽宗赵佶传位于其子钦宗赵桓,急忙南逃。宋钦宗赵桓即位后,金兵大败宋勤王之兵,赵桓惧而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并增岁币,始求得金军退师。然而,各地战事仍在进行,完颜宗望败宋将姚平仲于孟阳,完颜宗翰攻下隆德府,完颜活女斩种师中于井陉,宋军处处失利。八月,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右副元帅宗望再次率军伐宋。九月,宗翰攻下太原,宗望占井陉、真定。十一月,宗望渡黄河,再围汴京。闰十一月,完颜宗翰至汴后,数日即克汴京城。

完颜宗翰遣使入城,请二帝至军前议和及商谈割地事宜,赵桓被迫赴青城金营,金人索金1000万锭、银2000万铤,缣帛2000万匹,马7000匹,皆归于金。宋又割两河地予金,遣使臣往谕两河各州县开城降。天会五年二月,金太宗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立宋相张邦昌为楚帝。金军退时,系虏宋二帝赵佶、赵桓及皇族等北还,北宋遂亡。此后,对南宋的战争连年不断。

可以说,华夏民族所有人都忘不了的靖康之耻就是他一手促成的,虽说在汉人的角度来看,此人是妥妥的恶人,无不除之而后快。但在金朝臣民来看,他是绝对的明君,正是他的承前继后,将金朝推上了真正的巅峰。

不过很可惜,那已经是原时空的事情了,在如今这个时空,因为曹岩的存在,大金甚至没能灭掉大辽,就不得不返兵救援后方。

大梁六年,大辽,西夏,大宋,三路大军挺进金朝腹地,大金腹背受敌。

大梁七年,会宁府城破,大金再强,女真再怎么“满万不可敌”,面对大梁数个军团的猛攻,本就已经坚持的很艰难了。不错,大梁的几大军团确实损伤惨重,但死掉的全都是扶桑人和高丽人,新军就是全都死光了曹岩都不心疼,大梁真正精锐的五大军团甚至都没有出动,只是林冲的第一军在早期进攻的时候占据了几个城市,然后就驻守不动,任由新军在前线拼杀。

这几个新军军团,可都是由扶桑人和高丽人组成的,曹岩在战前就已经下了旨,如果说那个军团能够率先击破会宁府的话,就撤出哪个军团的建制,该军团内无论是扶桑人还是高丽人,都无条件释放,归还原籍。同时许以高官厚禄,金钱和回家的诱惑,让所有新军都杀红了眼。就算同僚一个接一个的战死,他们都死战不退,硬是将大金的精锐铁骑挡在了战线之上。不仅如此,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大金真正的精锐骑兵,一个接一个的战死,大金说到底,只是一个刚刚建立没多久的国家,他们不能像曹岩这样用两个国家的根基来作战,他们要保存自己民族的延续力。可女真本身人数就不多啊,本就是少数民族。

结果就是,当大梁几大军团死伤惨重的时候,大金的精锐铁骑也越来越少,从最初的几万人,到后来的几千人,等到会宁府城破的时候,居然就只剩不到一千的女真铁骑,其他女真人全都死在了战场之上,便是以一当十,他们也啥不光大梁的几个新军军团。

不过随着新军军团内的死伤数量越来越高,大梁的后勤压力也越来越低。

面对已经基本上被彻底打残的大金,再有其他几个国家的帮助,会宁府终于城破。金太宗在皇宫自刎而死,后宫除了两个公主被内官悄悄保存下来,其他皇子公主娘娘皇后等全部被其下令处死。古代皇帝其实很清楚一旦皇宫被破之后他们是什么下场,但凡有点骨气的,那必然是要自刎的,同时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后宫和子女遭受虐待的话,狠狠心将所有人全部处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于是在大梁八年,不可一世的大金硬是倒在了四国为围攻之下。

但这还不算完,两个月后,大梁的舰队突然在山东附近出现,大梁真正精锐的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先期登陆。

宋徽宗听到这个消息后,险些一头扎到在地上。

他们之所以会派兵一同围攻大金,一方面是为了占便宜,一方面呢,也是因为他们知道大梁军队死伤惨重,不担心大梁会扭头攻击他们的情况下,这才敢派兵入场。但是谁又能想到大梁居然还有余力,十几万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大宋境内,而此时大宋朝内部精锐武装几乎已经不剩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已经送上了前线,此时还在大金腹地,短时间根本没可能回来。留在国内的,都是些普通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大梁此举,遭到了包括大辽和西夏的同时谴责,可曹岩哪里会在意他们的看法?

大梁九年,山东全境、河北半数区域被攻陷,同时第一军率先发力,好似一把尖刀,直接朝大宋都城东京汴梁冲去,速度之快,一路急行军,沿途根本无人能够阻拦。

大辽和西夏谴责大梁不顾同盟之宜,妄开战端等等,曹岩压根懒得理会。

这会儿的大辽已经就剩一口气儿了,之前还剩半口气,现在算是把这半口气给喘匀了,不过也没什么威胁性,根本不在曹岩的考虑范围内。而西夏呢,这个国家太小了,也就是在小范围里干扰一下大辽或者大宋的边境安全,真让他们一路杀进大辽或者大宋的腹地,他们也是做不到的。

一个幼儿,一个残废,再怎么谴责又有什么用?曹岩压根懒得听。

大宋倒是也谴责了,不过很可惜,此时双方已经是敌对关系,曹岩也根本懒得听他们说什么。

经过长期剿匪,以此远征的大宋,大部分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在边境防守,还有一部分目前还在原本大金的土地上,大宋朝在这一次战役中也占了不少地方,目前军队正在那边稳定局势。这样往开一撒,整个东京,居然就只剩下五万禁军和五万厢军,看上去还有十万人,但谁都知道,这会儿的厢军是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的,禁军好一些,可面对大梁五万精锐,双方完全没有可比性。

至于说坚城高墙,曹岩已经将自己戒指里的库存拿了出来,尤其是单兵rpg,这东西用来攻城实在是好用,换上高爆弹头,古代的城墙扛不住几下的。不过事实上也不用真的硬盯着城墙不妨,一炮轰开城门,这城不也就破了么?汴梁城一共坚持了没多久,就宣告城破。林冲一马当前冲入城中,城外之敌早就被杀散了,城内之敌也无人能够阻挡他,他倒也遇到了曾经的同僚,大家作为禁军教头,实力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林冲这些年苦练不缀,他的那些同僚,能够留下来的,已经纷纷升官了,流不下来的都走了,升官发财的那些,自然已经不会苦修了,走了的,还有几个会回来做义工帮朝廷抵挡大梁的进宫呢?更何况大梁从一开始就宣称自己是汉人政权,和大宋一样是汉家的武装,林冲的第一军也都是汉人,没有夹杂进去扶桑人和高丽人,所以大家同是汉人,除了一些死忠以外,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中立。

东京城破,三天后,皇城被攻破。

宋徽宗赵佶被俘,他的那些子女嫔妃,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关了起来。当然了,能够被关在宫里的,都是女性,男性的话,已经全都被带到了军营。东京汴梁城内的反抗势力也全部选择投降,北宋宣告灭国。

在东京城被攻破的第五天,曹岩终于重新踏上了汴梁的土地。

上一次来这里,他还是梁山的头头,来金明池搞走了不少战船,这一次他再来,已经是大梁国的皇帝,并且一举取代了北宋,正式入主中原。

在百官的拥簇下,曹岩进入了皇宫,这才是华夏正统的居住地,曹岩看着巍峨的建筑群,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他终于在皇位上缓缓坐下的时候,下方的文武百官齐声喝唱。

原北宋官员,有不少都选择了投诚,这大大增加的大梁的官员数量,弥补了大梁在文官方面的不足。

曹岩听着耳边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心情激荡之下,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他来水浒世界十来年,终于掀翻了北宋,将历史带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