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190.再见武松&死了的心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190.再见武松&死了的心

作者:MST大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09:59 来源:笔趣阁

又有好汉入伙了?

曹岩一听这个消息就有些开心,他快步上山,并且最终在聚义堂附近见到了这个主动投山的好汉。

“武松?!”

曹岩微微瞪大眼睛,有些惊讶。

他之前听到有人来投山,很高兴,兴冲冲的就上来了,也没问主动投山的是什么人。结果现在一看,居然是武松,这让他实在是有些惊讶。毕竟之前他见到武松的时候,武松对他的态度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武松也不愿意上山,虽然他最后还是上山了,但原著中他可是跟着鲁智深和杨志一起上山的,而且当时宋江也在山上。宋江可是武松最倾佩的人之一,他愿意跟着宋江一起混这个完全能理解。但换成是曹岩……曹岩可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而武松在看到曹岩的时候,表情微微一变,他快步走到曹岩的面前,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哥哥,此前是武松无礼,冲撞了哥哥,请哥哥降下责罚!”

曹岩连忙伸手扶他,“兄弟这是什么话,不知者无罪,你我之前并不相识,你对我的态度也没什么,我并不介意。”

“可是,武松毕竟冲撞了哥哥……”

“好了好了,兄弟,你愿意上山,以后便是自家兄弟,莫要在说这样的话。”

曹岩当然不会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事实上,他还是挺能理解武松的,毕竟正常人有几个愿意放着光明正大的身份不要,而是选择落草为寇呢?如果不是没办法的话,大家当然还是更愿意做良民,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武松不愿意上山,那是正常的,曹岩真的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武松听到曹岩的话,有些感动,他用力的点点头,然后站起身来。

“好了,兄弟,和我说说,你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曹岩拍着武松的肩膀说道,然后扶着他走进聚义堂。

两个人在聚义堂坐下,不一会儿其他人也都走了上来,此时的梁山可谓是人才济济,头领的数量已经有几十个,看上去已经和原著中的梁山没什么差别了。大家相互认识,聚义堂里一阵欢声笑语,等大家笑也笑过了,曹岩这才让大家都安静下来,扭头看向武松。

武松看了看曹岩,再看看其他人,终于说出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

和原著中一样,在离开了柴进的府邸之后,他往清河县赶。在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后巧遇兄长武大郎,原来武大娶妻潘金莲,多有浪荡子弟来家骚扰,因此迁到了阳谷县。

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却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杀人后,武松到阳谷县县衙自首,由于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东平府审判,东平府府尹陈文昭怜惜武松是个有义的汉子,便把案卷改得轻了,判了个刺配孟州。

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识破了母夜叉孙二娘的蒙汗药酒,并与其大打出手。危急时刻菜园子张青赶到,解劝了二人,夫妻与武松也交了朋友。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张青、孙二娘夫妇让武松去投二龙山。

可是此时的二龙山已经没人了,鲁智深等人已经上了梁山,左右无奈之下,武松又在江湖上晃荡了一段时日,才突然想起来,自己完全可以上梁山的,于是他改道直奔梁山,最终在山上见到了曹岩和一般兄弟。

听着他的描述,其他好汉一个个义愤填殷,有人在骂朝廷,有人在骂西门庆那些人,曹岩没有跟着骂,他只是看着武松,看着武松用无比平静的表情和语气述说自己的经历。

说实话,武松是曹岩很喜欢的一个好汉,他以前看水浒的各种作品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武松。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太多虚构的英雄人物,像是武松这样的角色,不仅仅是曹岩,几乎已经成了他们那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之一。然而他现在再看武松,却发现武松的心已经变了。这一点是他以前从没有注意到的,可是现在看来的话,武松已经从一个好汉,变成了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这样一位英雄却是命运多舛,坎坷一生,后来甚至是在战斗中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一心求死,其实不过是其心早已死去。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快意恩仇,痛快淋漓。构陷谋杀武松的张团练等主谋固然死有余辜,然而张团练家中那些丫头、小厮一干人等又有何辜?竟在“杀得兴起”中,十五条人命就此灰飞烟没。如果仅是为了杀人灭口,武松却又在杀人后为不牵连别人,特地留下了“杀人者武松”之类扬名立万的豪举。

醉酒打虎、杀凶报仇、仗义出手、激愤杀人共同构成武松的四大传奇。

其中前三处为后人赞赏,最后一处非议颇多,主要是批评武松滥杀无辜。但是既然是激愤杀人,整个人出于亢奋状态,眼前一片血色,该杀的不该杀的,又能怎么区分。而且,害武松是张都监设的局,其全家老小,一门良贱都有参与。这时的武松恨的咬牙切齿,不杀,怎解心头之恨。上山前的武松,心已死了一半,是丧兄之痛;上山后的武松,心彻底死了,本是一桩乌托邦,却奈何让这位洒脱的汉子蹑手蹑脚。

武松是水浒中一个反抗精神比较彻底的人物,武松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在水浒传中武松可以称得上是杀人比较多的人,在其上梁山之前就杀死了二十几口人,特别是血溅鸳鸯楼据说一次就杀人十五口,可以说见人就杀,这样一个杀了那么多人,其中很多是无辜的人,武松结局是怎样的呢?

武松的结局其实还是不错的。

在战斗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臂,成为了独臂武松,但是武松却是勇不可挡的,即使是断掉了左臂,武松仍然依靠单手擒住了方腊,立下了赫赫战功,立下战功的武松本来应该跟随着部队进京受封赏,但是武松却没有去接受封赏,自己去了杭州**寺出家为僧了。据说武松八十岁的时候才坐化,比起宋江等人被统治阶级毒死或者是在征战中战死的结果要好很多。

武松这一辈子都在辛辛苦苦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因为他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所以这点事他往往摆弄的特别透彻,他就在这个层面上超越了宋江、卢俊义,最后得到了善终,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不过说起来,有一个事情比较有趣,那就是整个梁山,提出招安的,其实并非是宋江,最早说出招安之语的,却是武松。

原著中,武松在孔家庄与宋江意外邂逅。这是武松与宋江的第二次见面。一年前,他们在柴进府中第一次见面时,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差点挨武松一顿胖揍。有道是,不打不相识。他们不但相识了,还结拜为兄弟。此番重逢,武松与宋江抵足而眠,“叙说一年有余的事。”

宋江邀请武松前去投靠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武松却有意前往二龙山投靠“花和尚”鲁智深。就在这时候,武松对宋江说了一句让人大惑不解的话:“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在这之前,不管是林冲、鲁智深,还是宋江,都没有说出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宋江听了,也只有感叹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

当然了,宋江的花花肠子比武松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武松的启发,使得宋江开始着手实施招安之策。这不,就在武松与宋江在孔家庄依依惜别、各奔前程时,宋江对武松如此说道:“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如果说武松的招安只是一个构想;那么宋江的招安,就有了具体实施步骤,分丝析缕,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很强。

不过很可惜的是,现实给了武松当头棒喝。等候朝廷招安之路漫长而无涯,武松和宋江殊途同归,汇合到梁山这条路上来了。这时候,对招安更有强烈**的变成宋江了。在梁山一百零八将终于聚齐,排定了座次表后。宋江众望所归,排名第一,很是高兴。一日,他趁着酒兴,作了一首《满江红》词。

词里道:“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首词的重点放在最后,“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八个字,正是宋江直抒胸臆之举。“酒醉心明白”,宋江作词之意,无非是想得到大家的认同。

没想到,宋江的结拜兄弟、嫡系干将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别人反对招安,宋江还不好说什么。武松出来反对招安,宋江就问一个明白了:“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言外之意是,当初是你提出要招安的,如今我主张招安,你干嘛要砸台子?武松没有回答,鲁智深帮他回答了:“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指朝廷昏暗,另一层意思没有说透,是在说他们自己,一日做了盗匪,就得终身为盗匪,哪能说“金盆洗手”就洗白了?

武松没有反对鲁智深的话,想来这段话可以代表他的心声。

事实上,武松上了二龙山以后,与鲁智深、杨志等人为伍,在理想信念上已经发生了转变。招安?招安又如何?鲁智深和杨志,一个曾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提辖,一个做过东京殿帅府制使官,都是体制内炙手可热的人物,到头来还不是落草为寇,跟他这种体制外人物称兄道弟,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宋江当年那“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的激励,已成喋血江湖的迷梦,当不得真的。

因此,武松追随宋江征服了方腊以后,并没有跟着他回去京城,而是在六和寺出家,以享年八十善终。

这一世,武松没有上二龙山,但他的心境也没有太大变化,招安什么的,他已经不想了。甚至他自己也已经没什么活下去的**了,他对这个黑暗的世界已经彻底绝望,他现在就剩下一个念头,仗着自己还有一把子力气,在拼杀一次。但这一次,他不是为了官位,不是为了招安,更不是为了梁山大计,他只为一死,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死在沙场之上,马革裹尸而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