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 238.平安时代的扶桑(二)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238.平安时代的扶桑(二)

作者:MST大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09:59 来源:笔趣阁

平安时代扶桑公卿贵族们那些累赘至极的厚重衣服,实在是让崇尚简洁的现代人感到头疼。

不过呢,好在那年头的人工费很便宜,每个公卿家里都有一大群侍女仆人。但问题是,穿好了衣服之后还要梳妆打扮这个可就很要命了。

首先,古代的东方人不分男女,都习惯于蓄长发。现代女性能够保持长发及腰,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而平安时代贵族女性的秀发,平均都在3米以上!至于在这方面的最高记录,则来自于村上天皇的宠妃芳子,根据记载,这位宠妃的头发大约有7米长……而当今的头发长度吉尼斯纪录最新保持者,她的头发长度也才5.62米。

很显然,这么长的头发,无论梳洗、晾晒还是日常养护,都是一件繁琐而浩大的工程。好在梳洗头发和编制发髻的工作,一般都有侍女代劳,贵族本人倒是不会觉得辛苦。

真正的问题,在于接下来的面部化妆。根据从东晋时代江南士族那里学来的娘娘腔腐朽习气,扶桑平安时代的男性公卿贵族,也都要像女人一样涂脂抹粉,画眉染齿,每天花上几个钟头的时间精心化妆打扮。其中,扶桑古代公卿的“画眉”,就跟现代的概念完全不同,乃是将眉毛尽数拔去,然后在眉、额之间用墨汁点以蚕眉,感觉很像京剧里的脸谱。在现代人眼中看来,估计会觉得很丑,但好歹不会损害健康。

可接下来的涂白粉,就有着性命攸关的危险了!

所谓的涂白粉,就是用软刷将化妆用的白色粉末均匀涂于面部,以求美白,如同后世的扶桑艺妓和歌舞伎一样。当时所用的白粉,主要材质有米粉、铅白粉(铅粉)和轻粉(水银粉)三种。其中米粉最便宜也最健康,但是其颜色却不如矿物粉纯净。所以,那些有条件的公卿贵族,都选用较为昂贵的后两者。

而同一时代的华夏宫廷女性,基本上也是在用铅粉进行美容,正所谓“洗尽铅华”嘛!

但当时的扶桑公卿们恐怕根本就没有想过,铅粉和水银粉都是带着剧毒的啊!!!

早在扶桑平安时代到来之前,西方的古罗马人就已经因为铅中毒吃足了苦头。

由于罗马人长期使用铅粉化妆品,铅制酒杯和铅制餐盘,连高架水渠上面也铺着铅管,结果害得凯撒和庞培的后代们统统患上了慢性铅中毒。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罗马公民都慢慢变得弱不禁风、智力低下、生育率萎缩、畸形儿增多……从而成为了最终导致帝国毁灭的一大诱因!

在进入近代之后,由于早期的火枪普遍发射铅弹,结果导致每一次战役之后,都有很多士兵因为某颗铅弹卡在体内取不出来,或者取出来得太迟,从而被当时无药可救的铅中毒慢慢地折磨致死。而长期使用铅白粉搽脸的最终结果,也一样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出现贫血,呕吐,神经麻痹等症状。而且。如果贵族女性到了生儿育女的年纪,于怀孕和哺乳期间继续使用铅白粉来化妆,那么还会导致婴儿贫血,消化不良,乃至于发生大脑发育不健全。万一不慎在哺乳期间让婴儿直接铅毒入口,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内脏器官的解毒能力差,甚至很可能直接导致猝死!

至于水银的毒性,也同样非常恐怖汞中毒通常直接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毒者先是突然变得急躁暴力,随后又变得痴呆健忘,最后生活不能自理,连行动都受影响。汞中毒晚期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就是全身瘫痪。

涂面已经恐怖如斯,再接下来的那个化妆步骤“黑齿”,就又要让人受罪了!

为了更好地衬托出肌肤的白嫩,平安时期的公卿贵族不分男女,都以黑齿为美。举行了成人仪式之后的女孩子和男孩子,都要把牙染黑,以示进入结婚年龄。为此,他们会在自己的牙齿上,至少是门牙上,涂抹一种名为“铁浆”的黑色染料。而这种古代扶桑人特有的“铁浆”,又是什么玩意儿呢?具体来说,就是将茶,酒,醋等液体混合之后,加入生锈的碎铁屑,然后像酿酒一样密封发酵,最后加热煮沸而成的一种粘稠液体。据说这种“铁浆”闻起来有恶臭味,还带有轻微毒性,并且会严重损害牙龈,弄不好还会导致口腔感染真不知平安时代的扶桑人干嘛要发明出这个玩意儿来折磨自己?

可以想象,整天与这些毒素相伴,就算是最强壮的人,怕也用不了多久就会暗伤累累,而对于这些平日里基本上不怎么运动的贵族来说,伤害就更加巨大了。

服饰,化妆,接下来的第三样,就是饮食。

现代的扶桑人,长期以饮食健康和长寿而闻名于世,并且一直在向全世界推销他们那套以素食、海产品为主的健康食谱。但平安时代的扶桑公卿贵族,在饮食方面可就非常糟糕了。

古代扶桑的公卿贵族,乃是这个国家饮食习惯最为奇怪的一群人,从总体上讲崇尚素食在佛教传入扶桑之后不久的7世纪,也就是初唐时期,当时的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马、犬、猿、鸡。经过200年的反复强调,到了9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扶桑的公卿贵族就已经养成了基本不吃肉类的习惯。此禁令一直要持续至明治维新之后,才被推崇西方化的明治天皇下令解禁。

当然,这一禁令的生效范围,在平安时代基本只限于公卿贵族,其他人偶尔还是吃一点肉的。

但问题是,当时整个社会都普遍认为肉食是下等人吃的东西,吃了四脚动物来世就要投胎当畜生,所以只有没文化的农民、猎人和下级武士才会吃肉。若是作为上等人的公卿竟然去吃肉,在贵族圈子里就会遭到普遍的鄙视和排斥,简直跟现代人吸毒差不多。而且由于虔诚地信奉佛教,平安时代的扶桑公卿贵族不但不吃肉,而且连鱼都吃得不多在平安时代后期,有个特别崇佛的白河天皇,觉得光是不吃肉还不够虔诚,又颁布了一项加强化的法令,进一步禁止食用鱼虾贝类,除了素食什么都不准吃!

与这位白河天皇比起来,咱们华夏就算是那位因为崇佛而亡国的梁武帝,她最早制定了僧侣不得食荤的戒律,相比之下简直都算不上虔诚。因为梁武帝只是让僧人们吃素,而白河天皇却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条怎么看都难以推行的禁令,居然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好多年!

在白河天皇驾崩之后,这一过分的禁令才渐渐松弛,但还是有不少人坚持不吃任何荤腥。

所以,扶桑公卿贵族主要吃的食物就只有大米,做成白米饭、饭团、年糕之类。配菜的种类也很贫乏,基本上只有咸鱼、腌菜和酱汤。味噌汤则是几百年后扶桑战国时代的战场速食,此时尚未发明,平安时代的人只知道拿味噌当做蘸酱用。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拿出一些栗子、纳豆、梅干之类“远方的贡品”来改善伙食,虽然名头很好听,但其实却吃得比华夏乡下小地主还不如。同时由于京都地处内陆,不靠海,而当时的保鲜技术和运输条件又根本是个悲剧,所以平安时代的公卿贵族们,除非是大富大贵之辈,否则也很少能够在京都吃到鲜鱼鲜虾,通常只能吃咸鱼干。偶尔得到一尾鲜鱼,就是值得向全家夸耀的事了。

因此,在当时扶桑公卿的日常菜单上,基本上除了咸菜、酱萝卜和咸鱼,就是咸鱼、咸菜和酱萝卜。有时候连咸鱼都没有,只有咸菜和酱萝卜。如果弄到了几条鲜鱼或一些贝类,又赶上春夏时节,有新鲜的萝卜和野菜可以吃,饭后再来一杯茶和几块米粉做的小点心,那就已经算是很奢侈的大餐了。

而且,就算有了好的食材,由于扶桑的烹饪文化不发达,也别想让平安时代的扶桑厨子做出什么红烧鱼或者葱油海参之类的菜色。当时扶桑菜肴的做法除了蒸就是煮,或者就是生吃,连烤制的和油炸的点心都很稀罕,炒菜更是一直到江户时代都没有普及,不管什么菜都做得淡而无味,对华夏人来说味同嚼蜡。至于现代那种覆盖着鱼肉、蔬菜或鸡蛋卷,色彩绚丽缤纷的“江户前”手握寿司,则要等到近千年之后的江户时代初期,才在扶桑逐渐出现。而在平安时代,当时的扶桑只有一种用鱼、酒糟、盐、醋、米饭混合在一起,压上石头发酵腌制而成,散发着一股浓烈恶臭的“旧式寿司”。

还有,在当时贵族公卿的家庭,每一顿饭的菜肴数量都有严格的礼法规定,最多只能吃三菜一汤。而且三道菜里面只能有一样荤菜,然后是一道酱菜和一道炖煮野菜,外加一碗酱汤。餐点的数量和类型统统都被规定死了,菜色的数量只能减少而不能增加,一直到平安时代结束也没有改变。

饮食上的巨大问题,让这个国家的高层统治者身体虚弱不堪。

看一看吧,厚重如铠甲一般的衣物,有毒甚至剧毒的化妆品,再加上可怜的饮食习惯……高层统治者都已经这个样子了,还能指望下面的人会有多强的战斗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