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五十九章 ICT产业报告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五十九章 ICT产业报告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32 来源:笔趣阁

“小庞,你要做集成电路,我很欣慰,不过按照我们国家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情况,你赚的这点钱,丢下去恐怕也只能听个响儿。”

许柏青语重心长地劝解道。

庞学林笑呵呵道:“老爷子,你可能想差了,我暂时不准备办工厂,我准备先做设计!”

“做设计?”

许柏青微微一愣。

在他的印象中,搞集成电路就是建设晶圆厂,单做设计算什么?

庞学林似乎看出了许柏青的疑惑,笑着说道:“许校长,现在的集成电路产业,可不像以前那样集中了。从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以来,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板上系统到片上系统的过程。在这历史过程中,世界ic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结构一共会经历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ic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70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是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标准通用逻辑电路。这一时期ic制造商(idm)在ic市场中充当主要角色,ic设计只作为附属部门而存在。这时的ic设计和半导体工艺密切相关。ic设计主要以人工为主,cad系统仅作为数据处理和图形编程之用。ic产业仅处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初级阶段。”

“第二次变革:则是foundry公司与ic设计公司的崛起。80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专用ic(asic)。这时,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与标准工艺加工线相结合的方式开始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随着微处理器和pc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特别是在通信、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ic产业已开始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阶段。”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标准化功能的ic已难以满足整机客户对系统成本、可靠性等要求,同时整机客户则要求不断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减小芯片面积使系统的体积缩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ic微细加工技术的进步,软件的硬件化已成为可能,为了改善系统的速度和简化程序,故各种硬件结构的asic如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标准单元、全定制电路等应运而生,其比例在整个ic销售额中1982年已占12%;其三是随着eda工具(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发展,pcb设计方法引入ic设计之中,如库的概念、工艺模拟参数及其仿真概念等,设计开始进入抽象化阶段,使设计过程可以独立于生产工艺而存在。”

“在这一阶段,有远见的整机厂商和创业者包括风险投资基金看到asic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纷纷开始成立专业设计公司和ic设计部门,一种无生产线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或设计部门纷纷建立起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标准工艺加工线(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个foundry工厂是1987年成立的台积电,它的创始人张忠谋也被誉为晶芯片加工之父。”

“而现在,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经历第三次变革。”

“第三次变革,怎么说?”

听着庞学林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许柏青脸上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正色道。

庞学林淡淡笑道:“第三次变革:则是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四业分离!老爷子,英特网您应该听说过吧?”

许柏青点了点头。

庞学林道:“最近几年,随着英特网的兴起,ic产业跨入以竞争为导向的高级阶段,国际竞争将会由原来的资源竞争、价格竞争转向人才知识竞争、密集资本竞争。以dram为中心来扩大设备投资的竞争方式已成为过去。比如1990年,美国以intel为代表,为抗争日本跃居世界半导体榜首之威胁,主动放弃dram市场,大搞cpu,对半导体工业作了重大结构调整,这两年intel的发展趋势我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美国重新从日本手中夺回半导体产业的主导权指日可待。”

“因此,我个人认为,越来越庞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并不有利于整个ic产业发展,分才能精,整合才成优势。未来ic产业结构向高度专业化转化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开始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成行的局面……”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许柏青一直没有插话,庞学林说了将近半小时,才算将接下来二十多年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向许柏青讲述完成。

许柏青沉吟片刻,说道:“小庞,你这两天有空的话,把刚刚和我说的这些东西写出来。”

“写出来,您要干嘛?”

庞学林惊讶道。

许柏青微笑道:“我虽然不是搞半导体行业的,但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内容非常有价值,对我们国家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很有指导意义。老头子我在学术界还有几分薄面,你这份报告可以提交上去作为高层的决策参考。”

庞学林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许柏青竟然打这样的主意。

不得不说许柏青确实很敏锐。

庞学林所说的这些内容,源于后人对于整个集成电路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

在这个时代,国内基本上没有任何人意识到集成电路产业接下来的发展走向。

这也是908工程和909工程相继失败的原因。

而两千年初的汉芯事件,更是给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一个致命一击,直接导致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延后了十年。

直到后世华威海思、中芯国际、紫光展锐等企业逐渐发展起来,才让人看到了一丝赶超美国的希望。

沉吟片刻,庞学林笑道:“行吧,那我回去好好想想,过两天就给您送过来。”

许柏青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行吧,没什么事的话你先回去吧,至于你要微电子领域的人才,我到时候整理一份给你,当然,具体能不能请到人,还得看你自己了。”

庞学林笑着说道:“那当然。”

……

从校长室出来,庞学林又去找了陈文元。

结果刚到陈文元办公室,庞学林便发现,不仅陈文元在,慕青青居然也在。

看到庞学林,慕青青漂亮的脸蛋顿时露出了惊喜至极的表情。

“庞大哥,你回来了?”

庞学林笑着朝慕青青点了点头,有些奇怪道:“青青,你怎么在这里?”

这时,一旁的陈文元得意道:“青青怎么不能在这里,她现在可是我的徒弟,倒是你小子,当初怎么说的?结果开学了就不见人影,要不是你在外面干得还不错,校长恐怕早就把你开除了。”

庞学林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师傅,我旷课这么久还没开除我,不正是说明我做的事比学习更加重要吗?”

“你就卖弄你的歪理吧!”

陈文元瞪了庞学林一眼,看了下时间,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回过家没?”

庞学林指了指自己的背包道:“这不是刚下飞机就给您问好来了吗?”

陈文元翻了个白眼,说道:“信你才怪。青青,时间差不多了,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

“好嘞,师傅!”

慕青青合上习题簿。

陈文元起身道:“走,去你三叔三婶那儿吃面去,你小子,一走这么久,他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一直记挂着你呢……”

庞学林有些赧然地摸了摸鼻子。

算起来,庞学林已经有将近四五个月没回来了。

这个时代通讯不便,家里虽然装了电话,但三叔三婶嫌电话费太贵了,每次打电话只敢打两分钟,而且一直数着到一分五十九秒才肯挂电话。

这次回来,他打算在家里好好陪陪三叔三婶他们。

跟着慕青青、陈文元来到店里,看到庞学林,三叔三婶他们又是一番惊喜。

目前三叔三婶还有水娃已经搬进了庞学林买的那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相比于小辛坊艰苦的居住条件,兰城的生活对三叔三婶而言简直有如天堂。

接下来的几天,庞学林除了给兰大的学生做了两场报告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关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写作上。

不过写着写着,庞学林在里面注入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渐渐的,他的报告中,开始不局限于集成电路产业,而是对整个ict行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比如庞学林直接预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计算机必将普及到千家万户,彼此之间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互联网。

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网络,在政府机构、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至普通家庭之间建成计算机联网。互联网的建成,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加快科技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享受影视娱乐、遥控医疗,实施远程教育,举行视频会议,实现网上购物,享受交互式电视等。

此外,计算机的普及还将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形成所谓3a革命。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信息通信网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

金融界组成的全球金融信息网使资金可以克服时差,在一昼夜间经全球流通而大大增值。

跨国公司控制着很大部分的生产与国际贸易。

同时,这种系统还扩展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劳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会为全球的政治经济结构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此外,庞学林还在报告中描述了计算机如何在各个行业快速普及,哪些公司会成为未来计算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软件行业在未来计算机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需要多少的计算机工程师,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盈利模式,超级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等等。

甚至于,庞学林还在里面加入了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全数字化社会的一些内容。

因此,一周以后,当庞学林将这份将近两万字的报告拍在许柏青面前时,许柏青整整看了两个多小时,才忍不住摘下老花镜,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以前庞学林在许柏青心中地位虽然很高,但许柏青还是将他看成一个天赋极佳,又有着自己个性的年轻人,未来极具发展潜力。

但庞学林给出的这篇关于ict产业的报告,却打破了许柏青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的认知。

通过这份报告,许柏青甚至隐隐感觉到,庞学林的眼睛穿透了浓浓的历史迷雾,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基于当下的技术发展分析,许柏青甚至没办法否定庞学林在这篇报告中所提出的种种看似异想天开的畅想。

“小庞,这些都是你独立思考得出来的?”

庞学林笑着说道:“许校长,写着写着就想多了,这份报告没问题吧?”

许柏青连忙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问题,过两天我部里开会,正好把这份报告递交上去,你啊你,有时候真不知道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庞学林嘿嘿一笑,也不多话。

……

接下来的日子里,庞学林开始安安心心宅在家里。

许柏青带着那份报告去了北京,不过一直没传回什么消息。

倒是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正式播放了对庞学林的专访。

庞学林这个名字,正式通过央视传遍了全国。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发明了一种叫做中国视听光碟的影碟机,行销香江,创造了八千万的财富。

而实质上,这个时候,星环cvd在香江的总销量正式突破十万台,总销售额超过了六个亿。

其中属于星环科技的净利润,达到了3.5亿。

而这笔钱,也在庞学林的遥控指挥下,被投入到了香江的股市中。

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庞学林名下的财富,已经突破了十亿港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