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红杉资本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红杉资本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32 来源:笔趣阁

孙燕生过来找庞学林,谈的自然是收购斯高柏的事。

作为视频解码芯片供应商,斯高柏的技术能力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斯高柏公司1988年成立,自我定位是一家半导体公司,更准确一些,应该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这样一家初创企业显然不可能拥有独力的新片生产能力,只能一直由其早期投资者德州仪器进行产品代工。

创始初期,斯高柏的开发方向是图片解码芯片,直到1991年才推出了第一款视频解码芯片。

不过,虽然技术非常新颖,但斯高柏一直没能为自家的产品找到准确的应用方向。

直到姜万勐的出现,通过万燕vcd让孙燕生找到了斯高柏的前进方向。

谁曾想半路杀出一个星环科技,不但完成了整机的专利注册,甚至在视频解码芯片领域,也比斯高柏领先一代。

可以说直接将斯高柏将要走的路给堵死了。

孙燕生之前之所以犹豫要不要将斯高柏卖给庞学林,主要是想看看星环cvd的市场表现怎么样。

如果表现好的话,那么他和姜万勐共同创建的万燕代工厂未来大有可为,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斯高柏的资产剥离,从而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万燕公司上面。

如果表现不好,那么他就得好好考虑自己苦心创建的斯高柏,要不要交到庞学林手中了。

结果,自从一个月前星环cvd在大陆上市,瞬间成了家电消费品市场的爆点,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上市第一个月,星环cvd总销量超过六万台,总销售额破三亿。

原本属于万燕的庐州工厂,已经全力扩充产能,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每天都有来自各个地区的经销商拿着星环公司的条子排队前往庐州工厂进货。

这样一来,孙燕生顿时放下了心。

要知道万燕公司与星环科技签署了长期的代工订单,不出意外的话,cvd/dvd系列影碟机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市场前景,如此稳定的营收,至少比不知未来前景的斯高柏强很多。

正因为如此,孙燕生最终下定决心,将斯高柏转手给庞学林。

不过这次北京之行,跟随孙燕生同行的,还有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

当庞学林见到孙燕生身旁的金毛时,不由得有些好奇道:“孙总,这位是?”

“庞总,忘了跟您介绍,这位是红杉资本的本森·拉斐尔先生,当初我创办斯高柏公司时,红杉资本曾经有过投资,目前我个人持有斯高柏公司百分之五十六的股份,红杉资本持有百分之三十二,剩下的百分之十二,则由公司的高管和技术骨干共同持有!”

庞学林笑了笑:“原来如此。”

那老外好奇地打量了庞学林几眼,用英语对孙燕生道:“孙先生,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就是星环科技的创始人?没开玩笑吧?”

孙燕生有些尴尬,刚想回复,庞学林用英语淡淡道:“拉斐尔先生,比尔·盖茨二十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建微软公司的时候,好像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吧?”

本森·拉斐尔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庞学林会英语,而且口音如此纯熟。

他脸上原本轻蔑的表情顿时收敛起来,有些尴尬道:“庞先生,不好意思,我只是对您的年纪表示好奇。”

庞学林点了点头,笑道:“那请吧,我们先坐下说话。”

三人在酒店楼下的咖啡馆坐下,各要了一杯咖啡,庞学林笑着说道:“孙总,出售斯高柏的事你考虑好了吗?”

孙燕生笑着说道:“我基本上考虑清楚了,斯高柏的股份卖了以后,我以后全部精力都放在万燕那边了,还请庞总以后多多照顾生意哦。”

庞学林笑道:“这是自然!”

接着,孙燕生开始向庞学林介绍目前斯高柏在美国的相关专利以及资产。

目前斯高柏在北美地区的员工总数超过五百人,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研发人员。

主要产品除了视频解码芯片外,还开发了部分应用于电视机、打印机、游戏机等领域的芯片,但都不是特别成功,只能勉力维持公司运营。

每年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至少没有亏本。

对庞学林而言,这就相当于优质资产了。

只要收购了斯高柏,那星环科技在欧美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桥头堡。

未来未尝不能将cvd/dvd卖到北美、欧洲等地。

不过收购这样一家大公司,远远不是庞学林和孙燕生谈谈就行,孙燕生这次来北京,只是和庞学林确定一下大概的价格,并且草签收购协议。

具体收购时间,还得等庞学林去北美那边看一遍,然后双方律师团进行各种资产统计盘点后,才能正式收购。

两人大概确定了五千万美金的收购意向后,庞学林将目光转向了拉斐尔道:“拉斐尔先生,您这次过来,也是准备出售红杉资本在斯高柏的股份吗?”

拉斐尔连忙摇了摇头,说道:“不不不,庞先生,我这次过来,主要是为星环科技而来!”

“为星环科技?”

庞学林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心里并没有感觉多么意外。

红杉资本是唐·瓦伦丁于1972年在加州门罗公园创建的,这位大佬算是半导体产业的元老级人物了,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任职于雷神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成立红杉资本后,相继参投了苹果、思科、谷歌、雅虎、甲骨文、lsi等大名鼎鼎的美国科技企业,其中最成功的的莫过于思科公司。

思科系统公司的两个创始人,桑娣·勒娜和林·博撒克都曾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

林是计算机系的,而桑娣是市场系的。

毕业后,这对夫妇分别负责计算机系和市场系的电脑系统。

当时他们为了解决两系之间电脑网络不能互联的问题,决心做一个能连通它们的东西,这就是现在的路由器的雏形。

林和桑娣在1984年自创公司。

当时他们想将公司叫作francisco,但发现已经被人注册,所以干脆叫cisco。

渐渐地随着公司的发展,思科需要风险投资的注入才能扩大规模。

他们和74家风险投资公司谈过,但没有一家愿意给他们投资,他们根本就认为他们没戏。

这时,投资过苹果、3等公司的唐·瓦伦丁出现了,花了240万美金获得了思科30%的股份,并且有了人事的管理权。

唐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思科物色资深的执行总裁。

他最后找到了约翰·莫格里奇。

这位同样是缔造思科奇迹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莫里奇1988年加盟思科,担任ceo兼总裁。

在他担任ceo期间,他将一个年收入只有500万美元的公司,转变为10亿美元的巨头(1995年),从只有34人的小型公司变成了2260人的大公司。

1990年2月14日,思科成功上市,年销售额7000万美金,市值六亿。

到了1999年,思科年销售额破一百二十一亿,市值更是创纪录地突破了五千亿美金!

正是因为在投资思科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红杉资本名声大噪。

后来进军中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也相继投资了京东,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么,滴滴出行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说在中国的互联网资本市场威名赫赫。

庞学林倒是没想到,红杉资本竟然在这么早就将目光投到了中国市场。

庞学林沉吟片刻,看着本森·拉斐尔笑道:“拉斐尔先生,你们对星环科技感兴趣?”

本森·拉斐尔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就在两个月前,孙先生告诉我他准备出售斯高柏,我还很吃惊,因为斯高柏虽然在美国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功,但公司表现一直很稳定,于是我问他为什么。孙告诉我,他在中国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天才,他创建的星环科技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在香江完成了五千万美金的销售额,而且还有更加广阔的大陆市场等着他去开发……我原本以为这样一位天才,就算比孙年轻,但怎么着也得有三十多岁了吧,没想到您如此年少有为。庞先生,说实话,我们红杉资本很看好贵公司的发展,不知道贵公司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嘛?”

庞学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拉斐尔先生,孙总应该跟你说过我们产品的热销情况吧,现在我们并不缺现金流。”

拉斐尔微微一笑,说道:“庞先生,先别急着拒绝,我听孙说你准备将cvd影碟机卖到全球各地,那确实是一款天才的发明,但是在国外想要开拓市场可没你想得这么容易,假如有我们红杉资本的帮助,我相信绝对能让您省不少力气。”

庞学林眨了眨眼,说道:“我没有拒绝,我想我们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换一种合作方式?”

拉斐尔不解地看着庞学林,有些疑惑道:“什么方式?”

庞学林笑着说道:“拉斐尔先生,我听说你们红杉资本持有不少思科公司的股票,我们可以考虑进行股票置换。”

“股票置换?怎么置换?”

“1:1的比例,百分之一的思科股票,置换百分之一的星环科技股票!”

“no!no!no!”

拉斐尔下意识的选择了拒绝,说道:“庞先生,你知道现在思科市值多少了吗?现在它已经突破了一百亿美金,而且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难道您觉得您的星环科技同样市值一百亿美金?”

庞学林笑着说道:“拉斐尔先生,我记得不久前,思科刚刚发布了去年的年报,销售额破三亿美金吧,三亿美金,相当于人民币二十五亿左右,你知道星环科技这个月的销售额多少吗?”

“多少?”

“三亿!年销售额破三十亿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有机会冲击四十亿,五十亿!”

拉斐尔看了一旁的孙燕生一眼。

孙燕生点了点头道:“庞总说的没错,过去一个月,单单庐州工厂,就出货了三万台星环cvd。”

拉斐尔的眼睛不由得微微眯了起来,笑着说道:“庞先生,你要知道,思科可是一家美国公司,互联网的未来在美国,未来思科的市值就算没有提升十倍,提升个三五倍还是有可能的!”

庞学林面不改色,微笑道:“拉斐尔先生,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星环cvd在中国都能卖这么多,你能想象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有多大吗?在欧洲的市场又能达到多少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星环科技的潜力甚至在思科之上!”

拉斐尔沉默了下来,似乎有些被庞学林说动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庞先生,这个事我没办法直接做主回答你,我需要和老板商量一下。”

庞学林笑道:“可以,这个不着急!”

接着,三人又坐着聊了会儿天,拉斐尔这才拉着孙燕生匆匆离去。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庞学林微微一笑。

cvd产品虽然暴利,但是自己通过央视广告、媒体宣传包装等手段,提前催熟中国的影碟机市场,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幅度透支了整个影碟机市场的潜力。

按照庞学林的估计,今年星环科技在大陆的销售额破三十亿人民币顶天了,能够花五六千块买这样一台影碟机的人,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当有限的。

接下来的几年,影碟机的价格会慢慢下降,利润也会逐渐走低,即使星环公司成功开辟海外市场,未来五到十年,庞学林能将星环科技的市值发展到五百亿美金也就顶天了。

而思科呢,再过五年,它的市值将会从现在的一百亿美金上涨到五千亿美金,2001年巅峰期更是超过了5500亿,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假如真的能用星环科技的股票和思科股票一换一,那庞学林完全就是赚大发了。

当然了,按照庞学林的规划,星环科技最多也就搞搞cvd/dvd这些产品了,未来的星环半导体、星环能源、星环汽车、星环航天等企业,可是和星环科技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