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来试试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来试试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32 来源:笔趣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半小时后。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氦气引流完成,泵壳测温依旧高出标准温度15k……”

前方传回的消息,使得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

“老吴,还有其他办法吗?”

发射总指挥王宇道。

吴春民摇了摇头,苦笑道:“自然循环预冷模式虽然简便,但这是目前唯一可以采取的措施,其他办法就算有用,也需要时间,发射窗口太近了,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一套新的预冷方案。”

“超温15k的话,发射风险大概有多大?”

“不好说,但很有可能会对发动机点火产生影响。”

王宇又将目光转向刘雪松:“老刘,你什么想法?”

刘雪松道:“航天发射容不得半点侥幸,我们不能让一颗问题火箭上天!”

“这样的话,这次发射恐怕只能取消了。”

“就算取消,想要找出预冷系统的故障,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这样不但对921火箭后续项目产生影响,即使空天飞机项目进展,恐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时间,大厅内众人议论纷纷。

刘雪松看了眼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庞学林,有些无奈。

原本他还想邀请庞学林过来,让他看看921火箭这枚代表中国航天界最高水平的一个产品,没想到在发射前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凭白让人看轻了。

王宇道:“实在不行的话,只能下令终止发射程序,延缓本次任务了。”

“等等!”

就在这时,庞学林的声音忽然想起:“吴教授,你刚才说有办法完善一套新的预冷方案,是什么方案?”

吴春民微微一愣,说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排放式预冷,就是在发动机启动前,常压状态下,打开泵前阀和预冷排放阀,低温推进剂在贮箱压力作用下,流经泵前管路、泵,最后在推进剂主活门前由预冷排放阀排出。由于推进剂在短时间内大流量排出,需要进行射前补加,以补充预冷消耗的低温推进剂。这样,不但推进剂浪费要比循环预冷多出不少而且排放式预冷还有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排放式预冷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约5min)排出数百公斤的液氧,在射前必须对贮箱进行补加。而大量液氧的排出,需要一些相应的管路和地面处理设备。相反,循环预冷的耗液是在三小时产生的。整个过程是连续的,不会因为预冷给射前带来特殊的操作,而且,用于预冷的液氧回到贮箱,排出的只是气相成分,因此不需要专门的地面处理及管路设备。所以,采用循环预冷能使射前操作和地面设备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第二个问题,低温推进剂经过长时间的地面加注管路时,吸收了外界热流使温度升高,高温推进剂进入贮箱,使贮箱中整体推进剂温度上升,推进剂品质下降,想要达到我们预期的温度,对于排放出的推进剂重量要有一个极为精准的数学模型。问题是921火箭采用了循环预冷的方式,我们想要临时改为排放式预冷,那么就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现在距离发射窗口关闭只剩下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除去其他发射前准备工作,真正留给我们做理论计算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小时,我们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工作。”

庞学林道:“那排放式预冷的处理设备有吗?”

这时,发射总指挥王宇插嘴道:“这个倒有,我们的发射塔按照不同的火箭准备了好几套系统,921火箭想要采用排放式预冷的话,发射塔可以提供配套设备。”

庞学林淡淡一笑,看着王宇道:“王指挥,能让我试一下吗?半小时内,我搞定排放式预冷所需排放的液氧数量,发射程序呢,也继续同步推进。”

“半小时?!庞教授,你有把握吗?”

王宇皱了皱眉,有些犹豫。

刘雪松、陶永昌他们也一脸震惊地看着庞学林。

吴春民更是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他可是非常清楚预冷系统所需的计算量有多么恐怖的,在进行预冷计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两相流进行求解。

计算和分析两相流动的模型,主要有均相模型、分相模型和滑移流模型。这几种模型中,均相模型难度最小,滑移流模型难度最大,而排放式预冷所采用的,恰恰是滑移流模型,即使拥有完善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计算机的情况下,吴春民也至少需要一到两天才能完成这样的计算,庞学林却说有把握半小时内完成,这怎么可能?!

其他几个明白预冷计算复杂性的大牛们和吴春民的想法类似,不过他们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一方面,庞学林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

诺贝尔化学奖、菲尔兹特别奖这两大奖项加身,几乎将他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学术界更是一座不可翻越的高峰。

另一方面,则是庞学林所取得的成就了。

数学上的那些超级难题自然不必说,即使在工程领域,锂空气电池,碳纳米材料,室温超导材料等种种成果,每一种都对当下全球的产业体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超导材料甚至有望让庞学林明年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此,庞学林既然说自己有把握,众人心中再怎么疑虑,也不可能直接反对。

而且他们也想看看,这位大佬的水平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厉害。

很快,指挥大厅内的工作人员将纸币给庞学林找了过来。

庞学林拿起纸币,一边问吴春民循环预冷系统的各项参数,一边快速地在稿纸上进行计算。

刘雪松、吴春民、王宇等人一个个来到了庞学林身后,想要看这位大佬的计算思路。

然而很快,他们就放弃了。

因为庞学林在稿纸上的演算,一行行犹如天书一般,别说搞航天工程的他们,就算一位专业的数学家,也休想一时半会儿搞清楚庞学林在稿纸上所书写的公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