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九十三章 超导时代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九十三章 超导时代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这一切争议,都随着2022年10份最新一期《探索》杂志的出版,被打破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

一大早,巴勃罗·贾里洛·埃雷罗便来到了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实验室内。

作为2020年沃尔夫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埃雷罗以发现扭曲石墨烯的超导现象而闻名于世。

目前已经返回中国并且在中科大任教的曹源,正是他带出来的学生,在发现扭曲石墨烯超导现象的实验中,曹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主导者,还是埃雷罗自己。

甚至因为这项发现,埃雷罗还获得了2020年度的沃尔夫物理学奖。

只是可惜的是,自从曹源回国之后,这两年,石墨烯超导的研究陷入低潮,不管是曹源团队还是埃雷罗自己的团队,都已经很久没有过进展了。

直到三个月前,庞学林那篇关于超导新理论的论文,一下子震醒了埃雷罗。

虽然庞学林的理论中只有纯粹的数学模型,但按照这一模型给出的结果,埃雷罗隐隐意识到,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的常温超导体,恐怕就要落在二维超导材料上面。

这样一想,还有比二维石墨烯更加合适的超导材料吗?

因此,最近这三个月,埃雷罗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潜心研究庞学林那篇论文,试图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构建出整整意义上的石墨烯常温二维超导材料。

但这种工作的难度很大,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可石墨烯的超导转变温度始终没能升上去,甚至没能从液氦温度上升到液氮温度。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搞科研有时候就是这样,是一个不断地试错过程,也许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能会一无所获。

事实上不仅仅埃雷罗团队没什么发现,全世界有几百个团队做类似的工作,但始终没能找到理想中的室温超导体。

埃雷罗原本还想联系一下自己的学生,看看曹源那边进度怎么样的。

只是奇怪的是,不管是给曹源的邮箱发邮件,还是打他留下的电话,都没能联系上曹源。

中科大那边反馈的消息说,曹源去钱塘实验室参加一个合作项目去了,短时间内可能回不来。

这让埃雷罗隐隐有些不安。

曹源去了钱塘实验室,让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庞学林。

事实上,就在今年上半年,钱塘实验室那边就曾经向埃雷罗发出邀请,希望埃雷罗能够加盟进来。

只是被埃雷罗拒绝了。

这倒不是因为埃雷罗的爱国心。

埃雷罗是西班牙人,在美国待了十多年,迄今为止依旧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他纯粹是因为自己在在麻省理工待得不错,不管是待遇还是科研经费,都属于顶尖的那一批。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想着去中国开启一场全新的冒险。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庞学林竟然突然对超导理论起了兴趣,并且通过数学手段成功将各个流派的超导理论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这之后,自己的弟子曹源竟然也和庞学林搅和到了一起。

埃雷罗非常清楚曹源的水平。

同样是少年成名,曹源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验物理学家,再加上在二维石墨烯材料领域研究浸淫多年,埃雷罗难以想象,曹源一旦和庞学林进行合作,这两人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在今天之前,这种担心一直在埃雷罗的心里。

直到他的学生阿斯克举着一本最新出版的《探索》杂志,急匆匆地进入了实验室。

“伙计们,最新消息,钱塘实验室庞学林、曹源、李长青团队发现了常压下转变温度高达353k的超导材料!”

“什么?”

实验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埃雷罗手下十几名博士、博士后瞬间聚拢过来,围在阿斯克周围看《探索》探索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论文。

其中自然也包括埃雷罗在内。

“353k的超导转变温度,怎么可能?”

“353k条件下,普通的二维材料根本没办法正常存在。”

“按照庞学林的理论计算,确实有这种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但其他条件会变得非常严苛。”

“现实世界会存在这种材料吗?”

……

众人议论纷纷。

但这种议论,随着阿克斯打开《探索》杂志,进入正文之后,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竟然是多壁碳纳米管!!”

埃雷罗看着杂志上多壁碳纳米管内,一层层碳管蜷曲之后,形成全新的二维界面,瞬间让埃雷罗反应了过来。

二维石墨烯转变温度低,按照计算,除了让石墨烯之间形成特殊的夹角以外,每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间隔同样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这三个月,包括埃雷罗团队在内,全世界数百个团队提出了数千种方案,可没有一种方案是可行的。

埃雷罗怎么也没想到,庞学林和曹源团队真将这种材料弄出来之后,竟然如此简单。

阿斯克喃喃自语道:“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另一名学生乔安娜道:“多壁碳纳米管,确实没有比这种材料更加合适了,微观层面上,它本身就带有二维材料的特性,而宏观层面上,它又形成了多层次的三维结构,这种材料太完美了。如果我们能够早点想到这种材料,恐怕……”

还没等乔安娜说完,埃雷罗摇头道:“就算我们提前想到也没用。”

“提前想到也没用,为什么?”

乔安娜看向埃雷罗道。

其他学生也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埃雷罗身上。

埃雷罗苦笑道:“全世界好几百个团队,我敢肯定,不止庞学林一个团队想到了这种材料可能存在室温超导体。可是为什么庞学林团队取得了成功?”

“为什么?”

埃雷罗苦笑道:“目前常用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淀法,电弧放电法,热解聚合物法,气体燃烧法和激光蒸汽法等等。这种方法制备出的碳纳米管,往往纯净度很低,各种尺寸不一的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混合在一起,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找出符合我们要求的多壁碳纳米管,你们觉得这里面的难度大吗?”

乔安娜等人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听埃雷罗这么一说,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里面的难度。

阿斯克说道:“我知道了,教授,你应该说的是飞刃材料吧?”

“什么飞刃材料?”

乔安娜好奇道。

阿斯克道:“这几个月你们都在研究庞学林那篇论文,可能没怎么关注材料界的新闻。就在两个月前,在第二期《探索》杂志中,报道了钱塘实验室发明了一种由超长单壁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就被称作是飞刃材料。据说,这种材料的强度是t1000碳纤维材料的十倍以上,韧性更是超过钢铁百倍,堪称世界上最强的材料。”

乔安娜脸上露出震惊之色,说道:“阿斯克,你说的这种材料,又是那位庞教授搞出来的?”

阿斯克点了点头,苦笑道:“到现在材料学界都还没搞明白这种材料到底怎么制造出来的,据说他们单根单壁碳纳米管的长度达到了公里级,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缺陷,成千上万跟这种单壁碳纳米管组合起来,才形成了头发丝粗细的飞刃材料……你们想想,钱塘实验室既然能制造这种飞刃材料,那对他们而言,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多壁碳纳米管,似乎也没那么难了吧?”

经过阿斯克这么一解释,乔安娜等人顿时也回味过来。

乔安娜忍不住惊叹道:“埃雷罗教授,如果这个成果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又将是那位庞教授的囊中之物?”

埃雷罗点了点头,苦笑道:“恐怕便是如此了,你们那位师兄曹源是这篇论文的三位通讯作者之一,恐怕他拿诺奖的概率也同样不低。”

一时间,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沉寂之中。

与此同时,相同的一幕,发生在全球各地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实验室内。

几乎所有人都被钱塘实验室这一最新的成果给震住了。

虽然早在几个月前,庞学林就提出了全新的超导理论体系。

但即使再怎么看好庞学林,也没人能够想到,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庞学林和他手下的团队竟然真的搞出了常温超导体。

这是继1911年,超导材料被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以来,跨时代的成就。

历史上,无数物理学家试图将超导转变温度提升到300k以上,做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德国人搞出的253k,而且还是在几百万个大气压条件下形成的。

这个和庞学林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

物理学界、材料学界沸腾的同时,全球各大媒体也再次沸腾起来。

新华社:“首都时间今天凌晨两点,庞学林教授领衔的超导材料研发团队在第四期《探索》杂志上正式发布了一篇全新的超导材料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庞学林团队成功找到了353k条件下的超导材料。这种超导材料的出现,对于整个科学界以及产业界,都将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法新社:“庞学林团队再创奇迹,中国天才科学家成功找到室温常压下呈现超导状态的新材料,这一发现有望改变全球产业生态,并且对未来的轨道交通、电力设施、电气自动化产业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都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共同社:“继锂空气电池时代后,超导时代来临,中国国宝级科学家庞学林再次引领时代,他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路透社:“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咱们庞学林所取得的惊人成就,新型超导材料的出现,将会再次推动中国在新科技革命上持续领跑,在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日渐衰弱的当下,遥远的东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正冉冉升起……”

美联社:“错过了锂空气电池革命后,我们还会继续错过超导革命吗?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只要那个年轻人还在中国,未来我们似乎很难看到赶超的希望……”

……

相比于媒体上的风潮,国内舆论反而显得要平静许多。

就连沙雕网友们,反应也显得淡定了许多。

“为什么对这个新闻我会没有感觉多少意外呢?哈哈,好像已经习惯了!”

“庞教授又出成果了?庞教授又上头条了?我们的科技又要进步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哈哈,我就说嘛,三个月前庞教授搞出那什么超导理论的时候,我就觉得超导材料可能要突破了,学术界居然还争论得沸沸扬扬,这有什么可争论的,庞教授什么时候让我们感到失望过吗?”

“锂空气电池,飞刃材料,室温超导材料,下一个是不是该核聚变反应堆了?”

“今天刚刚入手一台比亚迪的金龙电池汽车,真香……室温超导材料出现,接下来超导电机也应该用上了吧。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接下来的高铁大升级,这种超导材料只要能够实现实现工业化制造,接下来传说中的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似乎也不再成为问题了,感觉对未来越来越期待了……”

“还记得去年下半年爆出的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项目吗?当时很多人还信誓旦旦说这不靠谱那不靠谱,这才过了多久,飞刃材料出来了,超导材料出来了,接下来还有啥?除了大功率电源(电容),在理论层面上,不存在无法克服的难题了吧,剩下的纯粹就是工程层面的问题了!”

……

相比于超导材料所能带来的新科技革命,更多的人则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上面。

“去年庞学林教授刚刚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明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恐怕也会是庞教授庞教授囊中之物了吧?!”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这样了,菲尔兹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三大顶级奖项加身,庞教授可以飞升成神了!”

“你们说这样下去,庞神能够超越爱因斯坦吗?”

“就目前而言,超越爱因斯坦还够呛,毕竟庞神除了数学上的成就,剩下的都是应用层面的成就,即便是超导理论,涉及到基础物理学的也不多。不过如果把牛顿、爱因斯坦划一档的话,庞教授应该足以排在第二梯队前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