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67章 重操旧业(求打赏,求推荐票!)

七月十三日晚,万岁山千户所全体将士入驻了山海关。

祖仇清四人重回旧地,还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入的城,由于几人对山海关的防守比较熟识,刘鸿渐派四人带着各自的百户士兵四处巡视。

毕竟此地被吴三桂经营多年,必须密切监视所有动机不纯的人。

山海关衙门的议事中堂里也换了人,刘鸿渐居于首座,左边是山海关原高级将领中仅存的参将王元霸,下摆右边依次是冯敦厚、阎应元、陈明遇。

左边则坐着两位边军游击唐峯、向雄,向雄约莫与唐峯同龄,世代军户,只到了他这一代因为作战勇猛,累军功至游击。

与鞑子作战时,二人一步一骑配合默契,没少让鞑子吃苦头。

门口牛壮和李百达虎目圆瞪,胸前一人端了一把AKM,不得不说,二人是称职的门将。

作为目前对边军情况最了解的王元霸,首先向刘鸿渐详细说明了边军目前的兵员情况,山海关宣府防线登记在册共有九万八千余人。

但其实真正在服役的只有七万五千,不论是京营还是边军好像都延续着吃空饷的传统。

在役的七万五千士兵中,又有卫所兵九千余人,这些卫所兵缺乏训练战力低下,同时军饷待遇也比募来的营兵差许多,士气也不行,只能勉强用于驻防。

营兵六万五千,其中步军五万,骑兵一万五千,这一万五千骑兵是整个大明仅存的硕果,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也正因为如此,刘鸿渐才破釜沉舟般行此危险之事。

“哦,王参将,咱这骑兵营里还剩多少关宁骑兵?”刘鸿渐突然问道。

关宁铁骑,明末三大军之一,三大军即孙传庭的秦兵,卢象升的天雄军,袁崇焕、祖大寿的关宁铁骑,秦兵和天雄军的威名暂且不提。

《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祖大寿手下有“关宁铁骑”数千,皆敢战,建州为之惧。

最初的关宁铁骑来自归顺明廷的十万蒙古民众,人数约三千左右,袁崇焕主张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政策,极大增加了关宁铁骑的战斗积极性。

再加上蒙古人本就民风彪悍,全盛时期关宁铁骑达到九千人,宁远之战时,曾在正面硬刚数万八旗军。

作战时关宁铁骑率先冲向敌阵,手持着三眼火铳,先砰砰砰来三枪,密集的散弹弹丸攻击过后,抡起铁锤似的三眼火铳就砸向建奴的头颅。

宁远之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伤亡越来越大,黄台吉不得不撤军。

从此关宁铁骑一战成名。

可如今十七年过去,孙传庭的秦军亡了,卢象升以及他的天雄军也被奸人所误,饮恨沙场,关宁铁骑呢?

“回大人,多年战乱,关宁铁骑多部已阵亡,前几年贼臣祖大寿叛逃时带走了大部分,如今,如今在关内的只余八百余骑。”

王元霸当然知道关宁铁骑的威名,只不过天雄军、秦军当年也是威震天下,可现在呢,过眼云烟,一抔黄土,在他看来,关宁铁骑也不外乎如此。

“只剩这么点了?那这样,把这八百人调入本官的万岁山千户所如何?”

薅羊毛当然要挑肥的薅,刘鸿渐心里也有点打鼓,毕竟这可是人家最精锐的部队。

“下官稍后便命关宁铁骑部入总兵大人帐下。”

王元霸一点不含糊,关宁铁骑独树一帜不屑与其他骑兵为伍,就这么点人也成不了建制,真是鸡肋般的存在。

且这些蒙古人虽在大明土地生活二十年,除了学会了汉语外,脾性是一点没变,不服管教,总是闹事。

总兵大人真是体恤人啊,以后再也不用头痛这些粗鄙之人了。

“大人!卑职已经审出了结果!”正思索间,常钰从外面进来,身上一股子的血腥气。

吴三桂很硬气,对于常钰的审问一言不发,逼的常钰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油煎、涮洗用了个遍,到最后吴三桂的腿上几乎已经见了骨头,命也去了半条,可还是一无所获。

行行行,你够狠!不过不是还有你的两条走狗嘛!我就不信都如你吴三桂般硬气。

常钰随即招呼着兵士把吴三桂提溜出去,把谭洪押了进来。

谭洪一开始也很硬气,不管你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不说。

结果开水往腿上一泼,铁刷子在腿上划拉了几下,便承受不住。

你说你图个啥?你要是像吴三桂一样撑到最后,老子也敬你是条汉子,你这刑用了一半,招了,受了罪不说,还成了软蛋,不是贱吗?

谭洪交代完后,为了防止他说谎,又把‘儒将’吴之茂弄了进来。

吴之茂就比较识时务了,看了一眼旁边沾满上司吴三桂、谭洪鲜血以及肉屑的刑具,咽了口口水,大呼我招供,软蛋做的何其坚决。

常钰对比了二人的供词,发现并无二致,于是满意的来向刘鸿渐禀报。

听了常钰的叙述,刘鸿渐和王元霸二人都皱起了眉头。

吴三桂的这计谋说起来并不如何高深,只不过开个门而已,但他对边军的军心士气了解倒是十分透彻。

这些边军看起来勇猛非常,其实大多是外强中干,不然也不至于几年来只能龟缩在关内的高墙之上,而不敢出门与建奴野战。

只要把八旗军放进来,出其不意的情况下,边军必然更不是对手,为了活命,只要吴三桂率部投降,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不说,这些士兵还会对他感激不尽。

真是一石二鸟。

“老王,你这边军真的这般中看不中用吗?”刘鸿渐审问似的问起王元霸,这厮不知怎的见了姓王的总是喊人老王,不管人家老不老。

“大人,非也非也!”‘老王’同志仿佛很受用,还拽了一句文纠纠的词。

他本就是个武人,被新任的总兵大人如此亲热的称呼一时有些受宠若惊,看来老子也有出头之日了,嗯,看来得好好表现。

“边军步卒月饷为一两六钱,骑兵为二两二钱,可国库紧张,饷银总是不到位,就算是有了饷银,

吴大人,哦不,吴三桂狗官也是中饱私囊,发到将士们手里,一两六钱变成了六钱,二两二钱变成了一两。

这些士兵的家人都在关内饿肚子,以至于士兵怨气很重,吴狗官每次又把责任推到朝廷头上,说朝廷就给了这点,他也没办法,

士兵们自然对朝廷抱有偏见,以至于士气低落,战力也受极大影响。”

当兵为了啥?甭跟我扯什么民族大义,老子读的书少,当兵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让家人受饿。

王元霸虽然一直被吴三桂各种压制,但也知道这里面的猫腻,拱手低头一一道来。

“嗯,是个问题,我次奥,老子怎么把这事忘了,户部侍郎吴甘来吴大人呢?他不是派人来送银子来了吗?人呢?不会被你们那个啥了吧?”

忙活了两天,刘鸿渐一拍脑袋,忽然想起这茬儿。

“总兵大人,吴大人现在还在监牢里关着呢?大人放心,吴甘来没死,也没受罪,只是被吴狗官关起来了。”

王元霸脸色带着笑意,在他看来这又是一个向总兵大人示好的机会。

“还笑!笑你妹,那可是朝廷大员,吴三桂既已经伏诛,为何还不把人放出来,快去,请吴大人来此处!”

刘鸿渐怒道,这王元霸是不是少根筋?

“是,卑职这就去!”王元霸不明所以,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这发啥火?不是俺不放,是您也没提这事啊!

对于朝廷最重要的户部以及吏部,刘鸿渐专门查了各位老头的‘档案’,发现这些老头都还不赖,竟没有一个投降野猪皮。

虽然不知道能力如何,是不是也只会耍耍嘴皮子,不干正事,但至少比那些卑躬屈膝自称奴才下跪野猪皮的好上千倍。

吴甘来今年五十开外了,身体还不赖,监牢里呆了半个多月,虽然牢里每日里吃的不如野狗,但好在吴三桂忙于军事无暇对他下手。

以至于从监牢里出来时,吴甘来衣衫仍旧如刚来般整洁,只是面容有些憔悴。

“吴大人,皇上听闻山海关之变,惊恐万状,特派我来搭救你,好赖吴大人吉人只有天象,皇上也应该能放心了。”

虽然表面这么说,但其实刘鸿渐心里一万只羊驼,玛德,老子是来给你们擦屁股来了。

“臣万死也报不得皇上圣恩,惭愧!惭愧呀!”事没办成,反倒捅了这么大的窟窿,老吴同志当然也有些汗颜。

老吴同志也是个死心眼,对皇上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来到军营便开始数人,对于小吴(吴三桂)的应承、贿赂那是视而不见。

结果当场被小吴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拉到了小黑屋里反省。

二人接下来就当下的情况做了深刻的剖析,最后得出了结论,边军士气低下的原因是缺钱。

但朝廷今年已三次派饷银,且总数已达三百万两以上,就这十万兵不到还缺银子?银子都去哪了?

二人与王元霸对了个眼神,王元霸这次脑袋不短路了。

银子啊,俺知道在哪,都在吴大人,哦不,吴狗官的内府里。

刘鸿渐双眼放光!

抄家!抄家!老子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抄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