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131章 归途(二)

扛着AK闯大明 第131章 归途(二)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雪停。

刘鸿渐登上太原城墙,唯见天地一片白茫茫,万籁尽孤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刘鸿渐相信,毛爷爷肯定也是亲眼见着这雄关漫道后,才有此豪言壮语,任何一个有血性和抱负的男人,站在这孤城之上都会有些感慨吧!

只不过普通人只能来句,我ciao,真壮观!比如身后的两位。

两眼一抹白,这有啥好看的?

身后牛壮、李百达扛着AKM侍立左右,皆不作声,他们不明白这大冷的天,大人为何站在这里吹冷风。

牛壮背上的伤已无大碍,只不过天气寒冷,要完全恢复还需时日,他实在受不了整日躺在床上躺尸般的日子,再三请求,终于是重新换上了戎装。

“大人,这天儿比咱京城还冷!您要吟诗回去吟多好,雪儿姑娘给您做了件狐皮袄子,您不去试试?”

牛壮搓了搓手,咧着嘴说道,他的右脸颊多了一道两寸多长的伤口,血痂已脱落,露出紫红的嫩肉,显得有些狰狞。

“就你多言!这山西北临着蒙古,那边更冷,听说入厕都要带根棍子!”刘鸿渐调侃的道。

近些日子,杨雪足不出户一直在给刘鸿渐赶制一件袄子。

即使是牛壮这般的粗人,也开始同情起这位从山海关一直跟着刘鸿渐,并无微不至照顾着大人的姑娘,他不明白这么娇滴滴的小姐,伯爷总是无动于衷。

“啥,入厕要带棍子,俺咋没听说过,为啥要带棍子?”牛壮大眼睛瞪的贼大,认真的问。

刘鸿渐懒得搭理他,示意李百达告诉他。

这李百达线条也不是一般的粗,愣是没看出刘鸿渐的调侃,挠了挠头一拍脑门。

“笨啊,那么大冷的天,你撒尿的时候刚撒出来不是就冻成冰棍了吗?可不得拿个棍子把冰碴子打掉!”

李百达为自己的机智甚为得意。

“有道理,有道理!可那岂不是要把棒槌也冻住?如果是大的怎么办?”

牛壮举一反三,又抛出一连串的新问,李百达又挠起了头,刘鸿渐不理二人傻乎乎的对话,裹了裹衣衫率先下了城墙。

“大人,全体士兵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启程!”常钰呼着白气,从城外走来。

“嗯,一刻钟后出发,我去办点事情!”

一刻钟后,刘鸿渐来到城外之时,已经彻底换了个行头,一身棕灰色的袍子披在肩头,一顶方头皮帽之上,竟是一整只纯色狐狸皮做成。

在这纯白色的城外,这一身行头可谓骚气冲天。

刘鸿渐还是第一次穿皮草,这摸摸那看看,只觉浑身暖意甚浓,如果再有只大狗,才真叫个‘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了。

城外千户所两千兵士排成好几个阵列,当前乃是六百多位关宁重骑,身高体壮的蒙古汉子皆身着金银甲胄(zhou)。

这些甲胄皆来自于山西八大晋商的家丁,甲胄虽然逼格不低,但也皆是八大豪商花费了大价钱找能工巧匠精心打制,灵活度防御力皆是不输边军重甲骑兵。

而且,逼格更高。

之前这些金甲银甲护卫可是八大晋商的门面,现在俱城了刘鸿渐的嫁衣,大雪初晴后微弱的阳光反衬之下,金光银鳞闪耀,端的是霸气侧漏。

重骑兵之后乃是一百AKM射击手,再之后则皆是刀盾兵长枪兵了,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坐骑。

没办法,要拉东西啊!

从十天前,老毕就开始张罗,从附近州县调集了数百辆木车,只八大晋商的家产就有**千万两。

粮食发下去,银子收上来,接连又洗劫了陕西、山西的诸多小奸商,以及大顺国的‘国库’,金银器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太原府。

算上珍珠玛瑙等大物件,共装了八百七十多车,由于山高路远,大雪封路,再加上皆是重金属(金银)和各种石头(翡翠玛瑙等),一匹马根本拉不动。

许多马车都是两匹马甚至三匹马共驾一辆车,不得已,一部分留守的边军骑兵也失去了坐骑。

此行除却千户所原班人马两千人外,还有负责扈从的三千边军铁骑。

车琳琳马萧萧,车队长龙般绵延了两三里。

这都要走了,老毕他们竟这般没有眼力见吗?似乎昨晚就老子自己喝多了,他们一个个的都不来送送本伯爷?这也太无情了吧!

刘鸿渐骑在马上回首望了望太原城,马车里的杨雪也是掀开帘子看着窗外。

方敬梓感了风寒,手里攥着老爹方醒珍藏的‘白加黑’,和他的‘伯爷纺纱机’共乘一车。

纺纱机由小方方敬梓呕心沥血一个多月制作出来,本来刘鸿渐的意思,此是小方的心血,应该由小方来命名。

可方敬梓为人却颇为执拗,图纸乃是刘鸿渐提供,在他看来,他只不过是按图索骥比葫芦画瓢,断然当不得纺纱机的缔造者。

最后小方同志灵机一动,干脆就叫‘伯爷纺纱机’吧,伯爷当然是安国伯刘鸿渐是也!

纺纱机早于欧洲一百年问世,此壮举定当名垂万古,五百多年后的历史中也必会如此记载:

1644年明朝安国伯刘鸿渐,雄才大略、颖悟绝伦,其发明的‘伯爷纺纱机’,是大明帝国复兴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走了!”在这片土地呆了太久,刘鸿渐留恋的再次回头看了看银装素裹的太原城。

谁知刚拍马走了几步,身后边有人呼喊。

“伯爷留步!”一个白发老者从城门方向走来,高声喊道。

太原东城门呼啦啦的冲出来一群衣衫褴褛的的百姓。

“恭送伯爷!”

“恭送伯爷!”

“愿伯爷长命百岁,福体康健!”

“山高路远,伯爷一路走好!”

这群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汉,有**岁的稚嫩孩童,也有从清源县赶来的几十个被煤灰沾染城黑人的矿工,数百太原城原住民埋头拜倒。

老毕从人群中走出,接着是唐峯、向雄、魏鹏鸿、方醒,几人把腰躬成九十度,向着为山西带来粮食和希望的刘鸿渐躬身行礼。

刘鸿渐雾眼朦胧摘下锦帽,翻身下马扶起地上的百姓。

什么是良善?什么是质朴?什么是人心?

刘鸿渐不知道,他只知道只是这些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他做的一切都值了。

“老魏,你这也差不多该打道回府了吧!”刘鸿渐拍了拍魏鹏鸿厚实的肩膀。

魏鹏鸿自宣府而来,山西之乱平定,差不多也到了回去的时候。

“是啊大人,老魏我打算明日启程回宣府,这些日子跟伯爷打贼军,痛快啊!”魏鹏鸿道。

“唐峯、向雄,本伯回去便给皇上上奏疏,奏请北方征兵,你二人当好生守卫山西,本伯以后还会回来看你们!”

二人带来的两万边军,在陕西给刘文、吕义分出一万守固原、甘肃二镇,自己又抽调了三千,剩余这点人有点寒酸了。

“大人请放心,山西有我二人据守,若放得一个鞑子进来,我唐峯提头来见!”即便是这种场合,唐峯依然是身着盔甲,他本就是个战争狂人。

“犬子就交给伯爷了,犬子执拗死板,日后还请伯爷多多包涵!”

方醒破天荒的今日没有喝酒,在他眼里不成器的儿子,即使都已三十岁的人了,临别在即,仍是十分不舍。

“山高路远,大人珍重!”毕自恭也是拱手出言。

“你看你们几个的德性,又不是生离死别的,干嘛如此啰里啰嗦,待到春日回暖,本伯若闲的没事,会来山西旅游看你们!

到那时,本伯必好好领略一番山西的美食!到时候可是得老毕老方你二人来请客了,走了,诸位珍重!”

刘鸿渐拱手对着众人以及百姓划了一圈,翻身上马,眼角已是湿润。

“出发!回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