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241章 你?不配!

扛着AK闯大明 第241章 你?不配!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崇祯与内阁成员商议再三,决定在刘鸿渐请求的出兵人数上,从余下十二万京营新兵中再择优加派三万步军。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防范南方的张献忠和左良玉,崇祯甚至想出兵十万,但是被兵部尚书李邦华婉拒。

且不说南方战乱危及京城,战场之上若全是一群没有杀敌经验的新兵,只要有一处崩溃,那造成的后果将会是一边倒。

兵在精不在多,这个道理只有带过兵的将官才真正理解。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即使刘鸿渐再着急复仇,按照兵部尚书李邦华和户部尚书倪元璐的计划,出兵五万大军,一应器械、粮草、棉衣辎重等等至少需要六七日。

但刘鸿渐哪里能等这么久,前屯城破,宣辽防线将直接面对建虏十数万大军的侵袭。

边军老兵虽然也有十二万,但那可是两千多里的长城防线呀,即使边军又征了十五万新兵,但跟京营一样都是初训未久。

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兵,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兵,让他们去守长城、去与凶残狠辣的建虏对决,简直是痴人说梦。

问题的最关键处,没有战马,这就太被动了,鬼知道建虏兵分三路要从哪三个地方下手,真到了危急时刻紧急调兵也来不及。

按照黄得功的奏疏所说,建虏好像对于边军的布防情况甚为了解,似乎可以直接找到边军布防的薄弱之处。

但刘鸿渐对此并不甚在意,如果问题真的出在朱纯臣身上,现在他已经在诏狱之中,其他的只能指望黄得功能谨慎行事了。

刘鸿渐对崇祯说明了自己的忧虑,提议他带领三千营和神机营只带三日干粮骑马先行,其余辎重、粮草随步军而行。

若不然,莫说还要再准备个六七日,就是步军的行军速度,想要到达边镇也得走上个六七天,这可真是要了命。

饶是如此,全骑兵仍然最快要到两日后,两万三千营骑兵还好,毕竟是老兵,千户所的两千人更不必说,问题就出在神机营的火枪兵。

他们不仅是新兵,还大多没有骑马经验,两日时间即使有老兵教导,他们也只能初步掌握骑术技巧,两万七千多匹战马,这已经把京营的机动力量榨干。

算上万岁山千户所两千余人,共七千余火枪兵,每人至少要配发三十发纸壳弹,那就是二十万发,这对于军械所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这还只够支撑一到两次战役,弹药的补给线将从京城一直延伸到边关。

但这是没办法的问题,在下一代子弹研发出之前,刘鸿渐并没有把遂发枪和纸壳弹技术交于工部的打算,人多口杂,尖端技术必须严格的封锁在军械所。

崇祯和阁臣再次就此事进行商议,最后崇祯终于是点了头。

三千营、神机营、万岁山千户所作为急先锋定于二月二十九出征建虏。

拟定好了所有事,刘鸿渐再次出了暖阁时,天色都已经暗了。

“安国候,请留步!”后面传来喊声。

“嗯?李公公找本候何事?”刘鸿渐扭头一看竟然是李云魁,不禁有些诧异。

上次崇祯第一次训斥他,就是因为这个李云魁。

后来他专门命锦衣卫调查了这李云魁,发现这个老东西还真是个牛人。

从小入宫当了小黄门,历任监丞、少监,至印绶监佥书、掌印,司设监掌印,内官监掌印,直到前些日荣升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

自八岁入宫做个打扫卫生的小黄门,到如今当上司礼监掌印、东厂厂督,走上太监生巅峰,李云魁用了四十年。

四十年来,他侍奉过郑贵妃、李贵妃、懿安皇后张嫣,一直到当今万岁爷的周皇后。

他熬死了陈炬,熬死了王安,熬死了魏忠贤,熬跑了曹化淳,如今又熬死了王承恩。

刘鸿渐看了这厮的履历感觉牙都疼,这特n的,是块厕所里的石头啊。

“侯爷,咱家听说,您去国公爷家拿人时,还杀了不少人?”李云魁语气倒没刚才般阴阳怪气,甚至还挺‘和蔼’。

“那又如何?关你鸟事?”刘鸿渐摸不准这家伙底细,但是他不在乎。

“侯爷莫要如此,老奴先前多有得罪,还望侯爷大人有大量,能宽恕则个。”

李云魁差点被刘鸿渐一句话噎死,但是他仍然忍住,甚至放低了姿态说道。

如果让李云魁总结一下四十年来的从业经验,以及如何从一个小黄门做到司礼监掌印,大概他会告诉你两个字:隐忍。

“嗯则个则个,告辞!”刘鸿渐现在心里全是边关、边军、建虏,哪有心思跟这个满肚子都是弯弯绕的死太监搭腔,说完抬腿便走。

“侯爷莫急,咱家话还未说完!”饶是李云魁脾气再好,活了近五十岁,他也从未见过如此无礼还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虽然你是侯爷,但他是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谁也不差啊?

莫说东厂厂督可以督查全天下官员,只司礼监掌印一职,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如果说内阁首辅是外相,那么掌握披红大权的司礼监掌印便是内相,没有他的配合,内阁的奏疏甚至根本无法呈交到皇上手里。

但这一切从安国候到来的那一刻起,全都改变了。

现在的内阁首辅虽然是郑三俊,但决策权已经转移到了崇祯和安国候二人身上,如今的内阁只是成了执行机构,纸糊内阁便是朝臣对如今内阁的讽刺。

李云魁的想法很简单,如今坐上了内相的位子,他也很想像张居正与冯宝、安国候与王承恩一样,一外一内,为大明开创一个新政,青史留名。

为此他可以不计较之前的所有过节,甚至为此他可以舍弃朱纯臣这个曾经帮过他的人。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刘鸿渐哪里知道他的这许多心思,这个老杂毛,聒噪!

“侯爷,王承恩王公公故去了,但是这皇宫里依然要运转,这大明依然还要中兴,万岁爷可是对你我寄予厚望。

为此咱家可以放下先前的过节,希望侯爷也如待王公公般,与咱家一起为万岁爷办事!”

李云魁表面上说的客客气气,但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了,如今皇宫归他管、督查百官也归他管。

你安国候又要去边关打仗,这朝中没有他李云魁配合……呵呵!

他的要求并不高,待他如王承恩一样好!

“你?不配!”

ps:友情推一本书:《大周昏君》大周泰安元年,乞丐张凌阳一步登天,成为大周皇帝。

贪女色,信谗言,宠佞臣,用阉党,对大臣轻则抄家,重则灭族,使得‘民’怨沸腾,天下非议……喜欢的可以一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