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132章 君臣相逢

扛着AK闯大明 第132章 君臣相逢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农历腊月二十,京城,大雪。

南城外三十里官道上站着一群人,当前为首一人身着锦黄色常服,头戴乌纱翼善冠,赫然便是大明帝国崇祯皇帝。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绫罗伞盖压根就遮挡不住四处飘洒的雪花,两个力士奋力的稳定着伞盖握把,以期许保持住皇家的威仪。

崇祯挥手示意撤下了精疲力尽的力士,他不知已经在此站了多久,翼善冠顶部已然落了不少雪花。

“启奏皇上,风雪甚大,迎接安国伯凯旋由臣等便可,皇上应该保重龙体,回宫静候才是!”

内阁首辅郑三俊与其他几位阁老商议后,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出言相劝。

自入夏安国伯刘鸿渐离京赶赴山海关后,一开始每隔七八天,往来的锦衣卫信使总能及时的传递前线的军情。

可是自从刘鸿渐上了最后一封奏疏,请示要亲自去一趟山西解决边军军粮问题后,消息便暂时中断了。

崇祯心急如焚的等了一个月,终于在前些日子得到毕自恭通过锦衣卫传来的一封奏疏,奏疏中刘鸿渐说明了山西那边的情况。

紧急调宣府兵、山海关兵赶赴山西,这是要对大顺下手啊!

崇祯还记得当朝臣知道这个消息时,是如何的惶恐,年初大顺兵临京城的阴影还蒙在百官的心头。

不少大臣认为对付大顺,应当以教化、招抚为重,他们认为大明目前的状况,不适宜在无战事之时,多生事端,借机请求皇上免去刘鸿渐蓟辽督师的职位。

就连刘鸿渐的伯乐,刑部尚书孟兆祥也是对此事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安国伯固然一心为大明,但还是太年轻,行事太草率了。

唯独兵部尚书李邦华执拗的支持着刘鸿渐,他太了解这个小子了,这小子什么都爱吃,就是不爱吃亏。

崇祯最后果然力排众议通过了刘鸿渐的请示。

再之后的消息就让朝中沸腾了,先是传来安国伯率万岁山千户所两千余士兵击溃大顺袁宗第军,接着连克潼关、太原府、大同府,乃至山西全境。

再后十日,竟然连陕西也重归了大明,荼毒大明数十年的闯军一朝被全歼,崇祯皇帝得知消息下了朝后便直奔太庙向祖宗报喜。

现在,这个在大明四处漏风、摇摇欲坠之时,屡次力挽狂澜的年轻人,这个曾经不顾自身沾染鼠疫而治好了太子,保住了大明国本的年轻人,他的爱将、安国伯得胜回京。

他怎能安坐于暖阁之中,他心中激荡,即使在这风雪纷飞的隆冬,他的身心依然蓬勃着暖意。

“郑爱卿已是古稀之年,方能如此,朕如今才三十有余,如若连这点风雪都担不得,如何担下这万里河山。

况且近半年来,安国伯为大明所做之功勋,无论是驱除鞑虏,还是收复旧土,皆当得朕为此等候!

诸位爱卿不必多言,若嫌天寒耐不住可先行回京,朕不怪罪,郑爱卿平身退下吧!”

崇祯呼哧着白气,冷冷的说道。

只一番话,不少大臣心里都酸溜溜的,想必现在若还有敢忤逆皇上说安国伯不是的,必然会被拉下去吃板子吧!

皇上自上次西山大营阅兵后,就仿若变了个人似的,行事变得比之前更果决,以前朝廷出什么大事,往往是一群人要讨论个好几日。

现在倒好,崇祯只是问一问几个大佬的意见,然后就自己斟酌一下下了命令,再不管百官的的磨磨唧唧,这让他们很不习惯。

军队是刀,锦衣卫是眼,崇祯牢牢的记着刘鸿渐离京时说的一番话,是啊,有军队在手,那些文官集团算什么,不听话?杀了便是!

集体辞职?安国伯说了,这大明从来不缺想当官的读书人,估摸着底下的人,正期待着上面的人被扒拉下来吧!

皇上这般说话这不是扎心吗?他又没说安国伯坏话,便遭遇这无妄之灾,郑三俊起身拍了拍膝盖上沾染的雪花心有戚戚然。

郑三俊乃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大明百官的升降考核,自诩阅人无数,可安国伯此人心性如何他一直不曾看明白。

如今皇上如此这般恩宠安国伯,此人若是一心为我大明还好,若不是呢?

唉,或许真的是老了,竟然有种心力交瘁的感觉,郑三俊默默的退回文官队首。

“报!启奏皇上,安国伯军已据此不到五里!”一个锦衣卫百户亲自来传令。

“再探!”

由于‘辎重’太多,万岁山千户所自太原府启程,一直走了十几日才到得京畿,早在五日前到得保定府时,刘鸿渐便派了哨骑给京中送了消息。

刘鸿渐鲜衣怒马当头而行,身后金银甲骑兵紧随其后。

回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越是离得家近,刘鸿渐越感觉焦躁不安,他拍马上了一个高坡,向着京城方向望了望。

举目之下,不远处赫然出现一排排鲜衣怒马的侍卫,难道皇上也来了?

两个时辰前,哨骑便上报说已经与朝廷那边的哨骑接了头,说是朝廷会派人来迎接他,可看着阵势,怕不是得有上万人!

而朝中出行需要上万人护卫的,能有几人?

“加速行军!”刘鸿渐回头当机立断。

而他自己则拍马向着京城方向狂奔,行到带刀把总身前翻身下马,早有力士高呼。

“安国伯到!”

“安国伯到!”

刘鸿渐整理了一下衣衫,穿过自动为其让出道路的叉刀围子手、穿过三千营红盔将军,最后穿过锦衣卫力士,终于见到崇祯。

眼前的崇祯,身体略微有些瘦削,翼善冠上落满了雪花,眉头微皱目光炯炯,双手则背负于身后。

“皇上,微臣回来了!”

有明一朝的皇帝,除非是祭祀天地社稷等大事,几乎很少出京城,现在崇祯竟然为了他,不仅冒雪出城相迎,还迎出去三十里!

话越是到了嘴边,刘鸿渐越不知该说些什么,看着面前这个为大明操劳半生的中年人,刘鸿渐终是用简单的话语向皇上复了命。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爱卿快平身!走,回去说话!”崇祯眼角湿润,上前亲手扶起了刘鸿渐。

“安国伯,你可知皇上为了你,已在此等候一个多时辰!”兵部尚书李邦华上前说道。

“皇上厚爱,微臣万死难报其一!”刘鸿渐客套了一下。

“些许小事,李爱卿莫要多语。”

崇祯心情极好,他承继大统的十几年来,在德胜门送过不少出征的大将,每次都希冀着这些大将能凯旋,他必在安定门外等候佳音。

十几年了,从德胜门送出去多少大将、督师他自己都记不清,可从安定门凯旋的,却寥寥无几。

“皇上,微臣此番山西之行收货颇丰,给皇上带了不少的‘土特产’呢!”

刘鸿渐身穿狐皮大袄站在崇祯身边显得十分亮眼,回了京城便等于回了家,刘鸿渐话也说的十分随意,甚至有些嬉皮笑脸。

“安国伯,注意言辞举止!”新任礼部尚书眼见面前之人摇摇晃晃的,没一点礼数,出言提醒。

但是却只是吃了崇祯的白眼,前任礼部尚书蒋德璟辞官后,他才被从南京调了来。

“哦?听闻山西产异宝,不知爱卿给朕带了什么好玩意儿?”

“皇上请看!”刘鸿渐指了指远处逶迤数里的车队说道。

“这么多!车上是何物?”崇祯满脸疑惑道。

关于对山西奸商们的处置刘鸿渐并未在奏疏中提到,一来担心朝臣不满,二来嘛,这对崇祯来说也算是个惊喜吧。

“嗯,这可得好好算算,有四百车银子,一百车金子,一百八十车珍珠玛瑙,翡翠玉镯是多少车来着?

回皇上,微臣记性不太好记不得了,怕是一会儿得去问问下人!”

崇祯:“……”

百官:“……”

“据朕所知,那山西、陕西连年闹灾,怎会有如此之多的银钱?爱卿莫要诓朕!”崇祯呆了片刻,不可思议的道。

“哈哈哈,皇上这世上可是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呢,一会您去看看就知道了,咱大明,真的是一点不缺银子!你看臣没说错吧?

咱大明有钱了!”刘鸿渐对此相当得意。

不是他吹牛,只要皇上能狠下心,他能再给崇祯捞出来几千万两,抄家是会上瘾的!

“朕脑子有点晕,此事先交给户部打理吧!走,回京去,朕在宫中给你摆宴庆功!”

崇祯兴致勃勃的道,不管是真是假,户部的倪元璐一向严苛谨慎,稍后自有定论。

“不去了不去了!皇上!臣要回家!臣要当爹了!”

PS:明朝出征皆从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而班师则从安定门,分别取旗开得胜,太平安定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