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476章 朱元璋挖的坑

扛着AK闯大明 第476章 朱元璋挖的坑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若说起大明的朝贡制度,也算是朱重八同志给后世子孙挖的坑,这坑不大,却很能坑人!

自朱重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了彰显汉家王朝之威仪与大气,朱重八同志明确把朝鲜、倭国、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辣、暹罗等十五个国列为不征之国。

并且写入祖训告诫后世子孙:这些蛮夷国家如果不主动找事,你们不许征伐,就是他们闹幺蛾子,咱们也要大度!

大明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人家来朝贡,咱们要以十倍百倍回之,方是大国风范。

好嘛,就是这厚往薄来的扯淡祖训,把朱家子孙和大明朝廷折腾的苦不堪言。

你大你牛逼,咱国小力微认你做老大成不成?

认你做老大,若是有人欺负俺,你是不是得出兵来帮俺打仗?

俺带着贡品来朝圣,你这当老大的不得表示一下?

一开始还行,毕竟只有十五个属国,到了成祖朱棣就变味儿了,这厮虽然是个猛人,但也有个老朱的臭毛病:爱排场!

那时候大明水师多牛逼呀,牛逼到大明水师认全球第二,就没国家敢认第一。

可郑和领导的大明水师四处游荡不是去抢地盘,而是宣威!

并且告诉海外的土鳖们,认咱当老大,不仅大明罩着你,还给你锦缎财帛。

这还得了,外国人谁在乎你那所谓的名号,赚钱的生意谁不想做,于是海外诸国都赶着来大明领救济。

仅朱棣一朝请求向大明朝贡的周边小国就达到了65个。

一开始大明还能承受得住,毕竟大明前期国力还算雄厚,可后来这些虾米大的小国尝到了甜头,一年一次哪里够,得一年两次,一年三次!

而且小国家穷,朝贡的贡品不是布帛、马匹,而是换成了大象、大尾巴猴等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东西吃不当吃、用不当用,还浪费粮食,养着纯赔粮食不说,还要给人家送大礼。

这其中朝贡最勤快最积极的,当属朝鲜了。

据统计,朱元璋同志在位三十一年,朝鲜正式的朝贡高达六十余次,平均一年两次。

到了朱棣年间,这厮变本加厉,年均四次,宣德年间,年均六次……

这也太勤快了,老朱家只好劝朝鲜国主不要太殷勤,可是朝鲜人太喜欢大明了,不止国主崇拜大明,就连满朝的文武也以来大明朝贡为荣。

老朱家也没辙,凭良心,大明三百年间收的小弟中,朝鲜是最听话也是最铁的粉丝之一。

朝鲜历朝一向奉事大明甚恭,十分瞧不起异族例如盟古和螨清之类蛮夷,以至于后来螨清坐了天下后,对朝鲜发起了疯狂的报复。

不仅要求世子去盛京当人质,还要求朝鲜每年交纳巨额贡物,这里要提一嗓子,螨清是只收礼不回礼的。

这还不说,最重要的是每年都要人家国主亲自去朝觐,还要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在历代都是最为严苛的。

不仅如此,螨清还看上了朝鲜美女(这眼光,啧啧),朝鲜国主不得不为此设立了一个专职部门结婚都监,全国搜罗美女。

朝鲜国人心念大明,一直到明亡后数百年,依旧在服饰、礼节上保持着大明的许多传统,此是后话。

头儿也是你开的,人家那么崇拜你,做梦都想着去朝拜你,你还能拒绝吗?

就这么着咬牙又撑了几十年,到了明中后期,大明财政几近破产,这面子是怎么着也撑不住了,老朱家没辙,只能定了死规矩,朝鲜国只准三年或者两年来一次。

结果朝鲜人没消停多久就上表说,俺们实在是想念天朝、想念大明的皇帝,俺每年都想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阿济格、孔有德攻下朝鲜国都,也就是八年前。

八年没来朝贡了,朝鲜国主李心事重重,担心大明记恨他们投降鞑子,此番不仅亲自前来请罪,更是几乎把国库都搬空了。

这就给朝廷里包括崇祯在内的大明统治者出了难题,人家国主都亲自前来赔罪称臣了,你天朝上国还能小气到不接纳吗?

如果第一条是否定的,那么人家送了大礼来,作为宗主国,你能小气到违反祖制?

可问题是,大明现在也很窘困有木有,一场近半年的北伐耗光了国库不说,到如今边军、京营士兵的抚恤都没补齐,外加上北方大旱、修筑水渠消耗都很大。

崇祯是一个头两个大,这老大不好当呀!

“小喜子,那朝鲜国主究竟带了多少贡物来,竟让朝廷愁成这样。”刘鸿渐还以为是啥事,尼玛,堂堂大明天子,竟让一个小弟给难住了,说出来不怕让人笑话。

“当真是不少嘞,朝鲜美女三十名,布帛八千匹,山参三千株,鹿茸一千五百件,貂皮四千件……”王二喜掰着手指头开始给刘鸿渐说道。

刘鸿渐一咧嘴,好家伙,还真是不少,怪不得大叔这次这么舍本,原来是慷他人之慨,让咱去解决难题的。

不过刘鸿渐不明白,这有啥可为难的,说白了不就是个面子问题,面子这东西可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

大明的面子是啥?是朝臣们的脸面吗?屁!

是那数十万的大明将士,是一万万的大明百姓,将士们能扫灭不臣扬我大明国威,百姓们富足能吃饱饭,对于统治者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面子。

至于这所谓的什么朝贡,有就给点是那么回事,没有就不给,他还能赖着不走吗,信不信大嘴巴子削他?

想到此,刘鸿渐只得跟着王二喜赶赴宫中。

到得暖阁,崇祯正与内阁商议大明对朝鲜的政策,同意朝鲜继续称臣纳贡倒是没问题,只是到了回礼这事儿又卡了壳。

见刘鸿渐前来,礼部尚书韩郁拉过一把椅子示意刘鸿渐坐下再谈。

“皇上,让臣去会一会那朝鲜国主吧。”刘鸿渐开门见山,北方都旱成那样了,不去想办法,朝鲜国多大点事,也值得劳烦内阁集体开会?

ps:说明一下,此故事说的是数百年前那个心心念念给大明当小弟的朝鲜,不是后世那个动不动就吹嘘牛逼、往自己头上扣帽子的膀子国。

ps:最近许多书友抱怨剧情推进缓慢,寒寒也感觉到了,这几日会加快进度的,谢谢诸位一路相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