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151章 全面开工(一)

扛着AK闯大明 第151章 全面开工(一)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紧赶慢赶的,安国候府终于在两日前,迎来了刘鸿渐与杨雪的婚礼。

虽然没有大肆操办,也没有宴请太多客人,但皇上也是给足了面子。

不仅派使臣送来了贺礼,还加封了杨雪为诰命夫人。

刘鸿渐荣升侯爵后,孙秀秀自然成了候夫人,现在就连纳的二夫人都成了诰命,足见皇上对刘鸿渐的宠信。

刘鸿渐身为太子的老师,朱慈烺自然也是派去了下人恭贺,小小的婚礼倒是显得格外的隆重。

历经坎坷,杨雪终于如愿嫁给了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喜不自禁之下婚礼当天就流下了泪水。

然而还不到两日,刘鸿渐与杨雪的蜜月就被不速之客打断。

冯敦厚火急火燎的从西山赶来,说是万岁山千户所来了不少北直隶、顺天府的匠户以及各皇庄的庄户,场面有些失控。

不得已刘鸿渐只好从温柔乡中爬起来,跟着冯敦厚赶往了西山。

西山,万岁山千户所。

千户所士兵在得了五日的假期后,都已如期返回,他们在外厮杀半年,都赢得了不少赏银。

家中的父老有了这些赏银,都能过上个好年,饮水思源,少年们对千户所的认同感空前提高,对刘鸿渐的愈加的钦佩和崇拜。

这几日来,不断的有从北直隶、顺天府各地前来应召的匠人,以及从各处皇庄征集的民壮。

虽然刘鸿渐明令民壮只从皇庄中征集,而匠人也只收轮班的匠户,但不少不再这个范围的匠人也想来碰碰运气。

人数越聚越多,到了今日竟然多达数千人。

饶是千户所大部士兵都出来维持秩序,仍是有些捉襟见肘,没办法,少年们平日里受刘鸿渐影响,对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不忍恶言训斥。

“侯爷来了,都静一静,静一静!”陈明遇站在高处,眼见刘鸿渐和冯敦厚从远处打马而来,忙紧急维持起秩序。

大营前的民壮以及匠户闻言,大多也止住了议论。

“老陈,这怎么回事?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刘鸿渐皱了皱眉。

“侯爷,下官谨遵侯爷命令,只在诸多皇庄里挑选了五百个会砌墙的庄户,以及一千五百个民壮。

但如此多的人得了差事,消息就很难封锁,周围的百姓听闻这里招工,都跑了来碰运气,那些匠人也是如此。

唉侯爷,百姓们苦啊,还有那些匠户,大多都衣衫褴褛,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到此,陈明遇眼圈泛红,有不少百姓前日都已经来此等候征用,由于天气寒冷,外加干粮不足,今日一大早竟然冻死饿死了好几个。

刘鸿渐听了陈明遇的陈述,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此次招工除了要建造一个大型的综合研究所外,还要搭建几处地窖,等过段时日南方征集的土豆番薯运来,以作育种、育秧用。

按照原来的计划,五百名砌墙工人,外加一千五百民壮,已经足矣。

而第一期的工程,刘鸿渐也没打算征用太多匠人,毕竟研究所没有建造好,招那么多人也无用武之地。

可眼下大营前的普通百姓至少得有三千人,匠户也来了差不多近千人。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高台上的安国候刘鸿渐,他们之中有人知道万岁山千户所,更有人知道是面前的年轻人力挽狂澜,赶走了强盗般的农民军。

他们希冀着这位安国候能给他们个差事,哪怕是苦力活儿,只要能活下去,能有口饭吃,他们都乐意。

见刘鸿渐站在台前只是皱着眉头不说话,不知从何处起,一排排的百姓波浪般跪倒在地。

他们也知道侯爷就是再阔气、再怜悯他们,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征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默不作声,只是跪在雪地里等候侯爷的指示。

冷风呼呼的刮着,营地前却是变得格外安静,两千千户所士兵守在四周,只留有寒风吹动战袍的呼啦声。

罢了罢了,不就是多了两千人吗?

大不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工程一块开工。

综合研究所、地窖是第一期,也是最紧俏的,第二期还需要建造一处纺织工坊、一处玻璃工坊。

前两者都是要花银子的,而后两者则是为了赚银子的。

现在大明的制作工艺还仅仅只能烧出琉璃,虽然西方已经有玻璃产出,但不论是清晰度、还是质量都很差劲。

虽然他非化工专业,但烧制玻璃又不是什么高精尖,更何况那本轻工业基础里也有提到,比葫芦画瓢,刘鸿渐相信,当他的玻璃生产出来,一定会引起轰动。

再者就是纺织工坊,有了‘伯爵纺纱机’,纺纱速度快了十倍不止,这都是商机。

建了工坊,就要招募工人,为了方便工人下工后居住,少不得还要在西山建造房屋。

再者刘鸿渐也早有意把千户所诸位兄弟的家人接过来,安排在一起,一来方便照料,探望亲人不用长途跋涉回家,二来纺织工坊建成,这些妇女也能有个差事。

这样一算,竟然要建造这么多工程,得花不少银子呢,刘鸿渐暗暗的想。

虽然皇上有言在先,研究所和地窖的费用可直接报于户部,但刘鸿渐没打算把这些产业并入朝廷。

一来,工坊一旦成了公家的,就全然变了味道。

二来,银子是朝廷出的,难免在人员任免上要考虑诸多,不能得心应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除却顺便解决这些困苦百姓的吃饭问题外,这些工坊将来可是赚钱的聚宝盆啊。

还有那准备建造的研究所,以后研制新式火炮、枪械、弹药,都需要刘鸿渐手中的图纸,这些都是机密,必须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侯府中,有从山西回来,薅皇上羊毛私藏的一百二十万两,外加崇祯封赏给他的四十万两,共计一百六十万两。

雇佣匠人、民壮、工人需要花钱,一应器械、砖瓦、木材等也需要花钱,还有粮食,都需要花钱,他的家底儿虽然丰厚。

但也不知道能撑多久,等没银子了,大不了找人入伙,只不过掌控权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想明白的这些,刘鸿渐终于是有了定意。

他清了清嗓子,上前示意百姓们起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