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509章 不跟你玩儿了行不行(二合一)

前来传旨的的是司礼监随堂太监黄鹤,这厮似乎有点怕刘鸿渐,可能北伐一役刘鸿渐太过凶残,以至于见了刘鸿渐本人总是扭扭捏捏放不开。

刘鸿渐大老远便看到这卖皮革的小太监,便知道宫里大叔又遇到麻烦事儿了。

一番询问才得知,前些日子崇祯盛怒之下裁撤了五军都督府,并收回了勋贵们的铁券,然而这事儿看着做的舒坦,遗留的问题却是不少。

大明的兵制三百年以来几乎没怎么改变,平日里大明的军队由五军都督府养着,遇战事由内阁和皇帝开会商议选定统领,然后得了皇帝首肯,兵部方下令方能调动军队。

而若是兵部和皇帝但凡有一方不同意出兵,这兵就绝对出不了,就算兵部喊破了天,五军都督府也不会放一个兵。

过程看似麻烦了点,毕竟兵贵神速,有这功夫开没完没了的会,敌人又不傻早便有所防备了。

但这在古代却是必须的制衡,古代没有后世先进的通讯工具,皇帝最担心的莫过于将领拥兵自重威胁皇权。

是以经历唐末的大乱之后,两宋选择了大力打压武将,政策上更是冗兵冗官,职权分离不说,很多官压根就不知是干嘛用的。

这也导致两宋虽然富庶,兵却熊的不行,被西夏、辽、金打的只能缩在幽云十六州后纸醉金迷。

到了老朱家上台,朱元璋是个狠人,登上帝位后把能打的元勋几乎杀了个干净,但他还是担心,在成立了都督府后,又独创了军户制度。

后来老朱还是觉得不安全,干脆把都督府一分为五,天下兵马皆由五军都督府的勋贵们统管,但都督府却只能负责训练,想出兵打仗得由兵部来下令。

可不论是世袭的勋贵,还是世袭的士兵,经过百年的和平日子,哪里还有半分狼性?

饶是如此,若不是在刘鸿渐的干预下,朝廷还得养着这群吸血鬼,现在好了,都督府是撤了,才发现都督府原来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遇到的便是将领的选拔问题,大明军中的中级将领千户、百户皆是世袭,这些中级将领虽然整体素质不咋地,但毕竟有些家传,拉到战场上倒还凑合。

而且吃着皇家的俸禄,忠诚度上也不赖,如今没了这一层,皇帝又出不了京城,这中级将领如何选拔?

全听兵部的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谁知道兵部选出来的将领是哪一派系的。

崇祯现在都有点后悔,若不是刘鸿渐一再建(怂)议(恿),他是不会撤除都督府的。

兵部尚书李邦华给出的意见是重开武举以选拔人才,可崇祯并不买账,重开武举到时候不还是兵部来考核?

崇祯坐在乾清宫内没了招儿,突然想到这昏招既然是那竖子提出的,想来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后路。

一想到那竖子在外头逍遥,却把难题抛给自己,崇祯就心中不爽,直接派黄鹤出宫传旨,内阁会议也不得不暂停。

待刘鸿渐到达乾清宫时,一帮大爷正跟崇祯大眼儿瞪小眼儿,建极殿大学士倪元璐和次辅范景文因为孔府的事儿,对刘鸿渐仍旧爱答不理。

却说那日孔衍植被刘鸿渐和曹化淳联手阴了一下,当着朝臣的面吐血晕厥,而后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剥夺了爵位,连带着还把朝臣得罪了个遍。

真叫个有苦说不出,京城是没脸呆了,孔衍植当日醒来后便灰溜溜的踏上归程。

可这厮心里难受啊,被抢了粮、夺了爵、剥夺了房产,还被人这般羞辱,回到家里不知该如何被人耻笑,本来就一大把年纪忧愁幽思间竟死在了归乡途中。

这在朝廷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朝臣都猜测这是刘鸿渐下的死手,毕竟孔衍植来京便是告他的,再加上刘鸿渐一向狠辣的作风……

出于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孔圣人的尊崇,包括倪元璐在内的老牌东林党,都把这锅扣在了刘鸿渐的头上。

刘鸿渐知道这群老头还在生闷气也不在意,失去了土地的东林党还叫东林党吗?

对于崇祯提出的难题,刘鸿渐在路上便已经想好对策。

“这事儿有何难?办学堂呀!办一所专门培养中级将官的军校!”刘鸿渐道。

搞教育虽然花钱,但现在崇祯不缺钱,那还不趁这时候捣鼓,还要等到何时。

“刘卿莫不是办学堂办上瘾了?”崇祯不禁无语。

这厮前几日才提出要办什么民学,如今除了这档子事儿,给出的解决方法竟然还是办学。

办学堂跟兵部尚书李邦华提出的武举有什么分别,到时候不还是兵部这些懂兵的来张罗,现在还好有他来,再不济还能让这小子盯着,可以后呢?

“皇上且听臣解释,臣所说的要办的这军校可不是普通的学堂。”刘鸿渐知道崇祯是急脾气,于是赶紧出言解释,连带着一众内阁大爷也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毕竟一同共事一年多,他们虽然没见过这王爷坐过班儿,但出兵打仗的能耐还是值得肯定的。

刘鸿渐征战一年多,对大明现有将官的整体素质可谓知之甚详。

怎么说呢,大明现在不缺敢战的猛将,但却极缺能指挥的智将,以往打仗皆是将官带头冲锋以振奋士气,仿佛将官猛了士兵们就能疯起来。

打顺风仗还凑乎,可一旦将领出了意外,整个军队马上就变成了散兵游勇,在火器日渐精良的情况下,匹夫之勇越来越不可取。

毕竟再勇猛的武将,也挡不住一发炮弹。

而且他手下那些个新提拔上来的将官,林河、陆海波、吴炳豪,还有八边总兵之唐、向雄、还有那几个民军投降来的高一功、郝摇旗等有一个算一个,都特么是文盲。

哦,竟把驻扎山海关的老总督黄得功给忘了,这厮也是个文盲。

这简直太搞笑了,作为一个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竟然是一大帮子文盲,虽然打仗都还凑乎,但也就打打放牧的鞑子吧。

倒不是说不识字不能打胜仗,但火器世代了,还只懂战刀对砍、弩箭对射怎么行?

刘鸿渐所说的军官学堂,首先就要脱离原有的体制,负责讲学的教谕第一必须懂兵,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并有战绩,其次常驻教谕必须为白身。

确切的讲,这军校不能有官场之人染指,这样不仅能很大限度的控制学子不被官场这大染缸染色,还能让皇帝更放心。

其二,军校不可开在京城这等繁华之地,一定要远离是是非非烟花柳巷。

第三考核制度亦要脱离原有武举的束缚,以实战模拟、战阵分析、战术研究、国际形势分析、火器研究与使用等等……

至于原来的四书五经,去他娘的小西瓜,军校不需要之乎者也,谁能打仗、能打胜仗,谁就是优等生。

但文化课也是重中之重,只不过军校的文化课以识字为要,辅以参研各类兵书,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加配合刘鸿渐早便命宋应星备好的数术几何课本。

军校将脱离原有体制的桎梏实行全军事化管理,军校生即便毕业参与军队,亦不能上朝参与政事。

他们所效忠的对象只有一个帝国皇帝。

他们识字、懂兵法,知数理,唯一的任务就是征战,为帝国征战,为皇帝征战!

刘鸿渐噼里啪啦解释了一大堆直说的嘴皮子都干了,破天荒的,这次竟没有把崇祯和内阁大爷说懵逼。

到底都是明白人儿,外加上崇祯也算是见识过战场,知道些大明军队的弊端所在,不由得心间一乐。

如果真如这竖子说的这般,能建一所这样的学堂,一所所思所想皆为战事的学堂,一所完全听命于皇帝、不与百官同流的学堂,那对于朱家来说简直不能太美好。

“而这所军校的山长,必须是皇上您!”刘鸿渐画龙点睛最后来了一句。

军校肯定不能民营,那太可怕了,但又不能官办,还要兼顾信任问题,那么让皇帝来当山长简直不能再合适。

这样军校既非民营,也非官办,而是皇帝直属,将官们定然信任度问题也不用多言。

“嗯……诸位爱卿看呢?”崇祯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问向了内阁的其他成员。

“臣觉得此事太过草率,开办一所这样的学堂亦是前所未有,一旦到时出了问题,必将影响大明的军威。”次辅范景文磨蹭了一下说道。

开玩笑!若真是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那文官岂不是要天天提心吊胆了?

以往还能压武将一头,即便出征总督也都是他们文官来担任,这倒好,全成了皇家的一言堂,内阁颜面何在?文官颜面何在?

刘鸿渐听了范景文的发言不觉好笑,他早知道这些文臣们心里会不爽。

自古以来,太平盛世皇帝的一大要事,便是平衡文武之间的关系,制衡,制衡,到了最后大多翻了车。

文武不合向来是大问题,现在好了,武将不得参议政事,这就好比后世,武将的唯一任务就是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你文官牛逼,咱骂不过你,不跟你玩了还不行?

范景文说完,倪元璐随即附和,而孟兆祥选择弃权。

“臣觉得这学堂虽然事出仓促,但长久之计来看,不失为一个好策谋。”兵部尚书李邦华思索了一番道。

李邦华倒没计较什么文武之分,他在文官中本就是个异类,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倔脾气,有时能把崇祯气的半死,但大道理还是明白的。

也许只有这样能彻底杜绝掉文武之争,亦能让陛下安心。

“只是……恕臣直言,当政之君必须为万古之明君方可,否则……”李邦华果然是直脾气,看出了问题马上便要提出来,才不管皇帝的脸色。

他的意思十分明白,若是出个昏君,一个手握精兵的昏君,那大明岂不是要遭殃?

“李爱卿是说,朕乃昏君吗?”崇祯冷言道。

“陛下恕罪,臣并无此意!”李邦华随即起身下跪请罪道,心说您也就那么回事吧,若无王爷,估计咱早便去见了太祖。

但一言点醒梦中人,崇祯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恐怕,这还真是个问题。

“这好办,储君也去学堂研习便可,咱大明是怎么来的?那是太祖高皇帝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储君也必须懂兵才行。”

刘鸿渐顺带拍了拍崇祯的龙屁。

“臣附议!”中极殿大学士孟兆祥表明了态度,文武不争也好,朝廷能少些乌烟瘴气,文臣嘛,安心理政便可。

“臣附议!”东阁大学士韩郁等到最后才发了言。

他的立场本就鲜明,到最后才发言权当是避嫌,反正到了这档口,他说不说都已经很明了了。

“那此事便这么说定了,只是这一任山长朕不当,朕不懂兵事,刘卿,你来。”崇祯见众人皆没了声响,当即拍板道。

“不行啊皇上,这山长必须您来,否则,臣便不干了。”刘鸿渐心说,大叔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上架吗?

他的功劳和威望本来就已经让他胆战心惊了,虽然大叔你信任我,但朝臣和天下人可不这么想呀!

“朕不准,这山长必须你来!”崇祯是个执拗的人,事儿想办好,必须找回办事儿的人,而他还算有自知之明,毕竟这近二十年来他没办成什么事儿。

“额,那臣只当两年,待军校走上正轨,臣必须要卸任,皇上您看行不?”刘鸿渐打着商量,心说大叔你可别坑我了。

老子已经够忙的了,水师、军械所、民学、各类工坊,外加上时不时还要被派着外出公干。

天呐,老子可是有梦想的,梦想有一天能周游全世界,怎的如今忙成了狗!

“准了。”崇祯心里一乐,这个竖子,朕都没猜忌你,你倒是先猜忌起了朕,真是该打。

两年之期,是刘鸿渐与崇祯之间的约定,只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