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522章 高薪养廉,剥皮实草(第三更,上周推荐票加更)

“两成?两成怎么够?”刘鸿渐一听便笑了,心说一个堂堂七品县令,还没有他军械所一个匠人挣得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有时候他也是挺佩服天下的文官的,特别是那些恪守品格、不肯与世俗为伍的清官,诸如海瑞、还有自己妻子的祖父孙承宗。

明明穷的要死,却硬是挺直腰杆,行的正,坐得直,为朝廷办差任劳任怨,却是连自己的老母都养不活。

再回头看看两宋,宋虽军事之上贫弱,但却极为富有,大宋朝的君主也大多都是老好人,对于文官更是捧到了天上,创出了数百年不杀文臣这等前五无人后无来者的记录。

连带着各品级的官员薪俸也高得离谱,拿素有包大炮之美称的开封府尹包拯为例,这厮的年奉换算到后世,约为两千万人民币。

是的,你没看错,不是两百万,是两千万!还是每年!

两宋鼓励经商经济繁荣,朝廷的税收是当今大明的几十倍,所以有实力提高官员们的薪俸。

而官员们有了足够的银钱支用,外加上道德律法的束缚,贪官在诸朝算是少的,高薪养廉,也算是赵家少有的精明之处。

大明也许之前没有,但是他刘鸿渐来了,他发誓要让大明这艘三百年的破轮船朝着自己以为的、对的方向驶去。

两宋可以,大明也可以,两成?太寒酸了吧!

“臣以为不妥,时下边军一个普通的士兵月饷为二两,这还只是步兵,骑兵的月饷是三两,火枪兵、火炮兵更甚。

而且大明的士兵一应吃穿皆由朝廷包半,由此待遇观之,天下举子苦读十年一朝得榜,下放为知县每月实际到手的薪俸还不足四两,实在是不合适。

故臣以为两成实在是过少!不足以激励天下百官发奋报效朝廷。”刘鸿渐珍而重之的道。

“臣也以为,两成有待斟酌。”首辅李邦华一直没吭声,但心里却是明镜似的。

想他一个堂堂首辅、兵部尚书,月俸才堪堪六十两,其中七成还是实物折俸,他其实早便多有不满,只是碍于颜面不敢谏言。

如今天赐良机,他瞥了一眼边上的老同僚,心说你家有矿啊?

“那刘卿以为当提升多少呢?”崇祯虽心中已有定意,但作为皇帝,只要出言便是定论。

为了公允,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在说出自己最终旨意之前,先询问一边自己的顾问,特别是面前这个二四不在乎的竖子。

“嗯,这是个问题,臣有疑问,敢问倪大人,当朝亲王的薪俸是多少?”刘鸿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户部尚书倪元璐道。

“回王爷,亲王一级薪俸为万石,若是按照往年物价折合银两,约为一万两,郡王年俸约为两千两。”倪元璐不知刘鸿渐问这个作甚,心说现在大明哪里还有亲王。

崇祯经勋贵们的叛乱大怒之下,不论皇亲或是国戚,全部勋贵降爵一等,原有的二十几个亲王全部成了郡王。

“这么说,亲王一级的月俸约为八百多两,正一品官员月俸为九十两,这不合适啊皇上。”刘鸿渐随即又整出了幺蛾子。

大明真正干事的朝臣从上往下,首屈一指的其实不是一品官员,而是六部,六部正二品的尚书才是真正的国朝之柱石。

正一品的官员大多是有职无权的虚衔,诸如百官希冀的三公、宗人府的大宗正等等。

刘鸿渐的意思很明白,一个什么事儿都不干的亲王重要、还是一个天天帮你处置国朝大事、从早忙到晚、忙得没时间吃饭的尚书重要?

孟兆祥等几位阁臣对了个眼,心说王爷又开始大放厥词了,你才倒是收了勋贵们的银子、连带着收了勋贵们的土地,如今又要……

那可是亲王呀!

“你这竖子,莫要跟朕拐弯抹角,既然心里已有定意,便速速言明,合适不合适朕自由分寸。”崇祯哪里看不出这小子又在‘循循善诱’。

“嘿嘿,臣以为,勋戚们的薪俸定的过高,官员们的又过低,而勋戚大多都经营着商铺,其实并不缺吃花,反而官员们一心忙于政务全靠着薪俸度日,此实在有损公允。

臣以为各部尚书劳苦功高,至少应与勋戚中郡王一级的薪俸齐平。”刘鸿渐见崇祯又要发火,只得直言道。

他还留了个心眼,并未明说到底是给勋戚们降,还是给官员们升,只是刘鸿渐话刚说完,几个尚书都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

知我苦者,安国郡王也!

最后崇祯到底是心念朱家子孙,没有听从刘鸿渐的一面之词,经一群人反复商议,亲王一级的年俸调整为六千两,月俸约为五百两。

郡王一级不动还是两千两,月俸约为一百六十六两。

而官员之中,正一品月俸提升至一百六十两,几乎与郡王持平。

正二品的尚书月俸为一百四十两,从二品的侍郎月俸一百三十两,正三品月俸一百二十两……

由于刘鸿渐自知各地基层官员之苦,自正四品以下,降级幅度逐渐减小,到了正七品的县令时,月俸仍有五十两之多。

上层官员的调整幅度几乎相当于原来的一点六倍,地方官诸如县令一级更是提升了六七倍,幅度之高令人咂舌。

更有甚者,刘鸿渐极力强调,不论是朝臣还是地方官,薪俸发放皆以银钱为主,取消实物折俸的陋习。

崇祯思索再三,只说了一句话:若三年后偶朝廷无银可用,朕拿你是问!

对此刘鸿渐笑而不语,三年?到时候你别嫌银子过多致使物价飞涨就行。

“臣还有一言,咱大明向来有遵循祖制的说道,臣以为,祖制还是要遵循的,特别是太祖皇帝提出的那条。”刘鸿渐一本正经的道。

他话刚说完倪元璐便不淡定了,啥?你安国郡王要遵循祖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祖制在王爷你眼里估计还不如一坨屎吧!

崇祯也是一脸诧异,不知这竖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给了他个眼色示意他继续说。

“太祖皇帝早在大明建立之初,便定下了贪污六十两剥皮实草的规矩,臣深以为然。

是以,臣觉得皇上在昭告天下为百官大举调整薪俸的同时,亦要将这祖制加在其中,以告天下百官!”刘鸿渐阴阴的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