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158章 宣辽总督(求推荐票)

扛着AK闯大明 第158章 宣辽总督(求推荐票)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启奏皇上,臣举荐靖南伯黄得功为宣辽总督,总督九边军务!”

刘鸿渐突然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正色道。

在此之前,黄得功最高的官职便是坐镇庐州府时,任的当地的总兵,而且是个连将军印都没有的总兵,而奉命与朱纯臣一起剿灭江北三镇叛军时,又变成了副总兵。

京营不同地方,副总兵已是要职,在后世,地方的总兵便相当于军区司令员。

京营为天下兵马之表率,又有拱卫京师的职责,即使是副总兵也比之前地方官职要重要一些。

但要论明朝最牛叉的官职,便莫过于督师了。

督师并非明朝的官职,明史职官篇也并无此职位,乃是明朝后期地方动乱不休,为了给予官员更大的权力而暂时设置的。

一开始是叫巡抚,巡抚已经算是封疆大吏,但后来越来越乱,不得已在巡抚之上又整了个总督,又过了几十年,干脆又整出了个督师。

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也算是一朵奇葩了,督师不仅手握百姓的生杀大权,就连属地的财政、军务一把抓,即使是官员也可以先斩后奏.

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土皇帝。

例如杨鹤是NingXia、延绥、GanSu三边总督,卢象升总理川、陕、湖广等七省的军务,可称督师七省。

但不论是巡抚还是总督,亦或是督师,皆只能由文官担任,有明一朝文官向来压武官一头,万历抗倭大将戚继光上承首辅张居中时,竟然自称门下小狗戚某,如此可见一斑。

督师不仅要是文官,一般还要有兵部尚书衔或者内阁首辅、次辅,否则便没有资格。

至于刘鸿渐,便实乃异数了,

说他是武将吧,还担任着大学士、太子太师的名头,说他是文官吧,偏偏为大明打下了ShanXi、ShanXi,还是打退了建奴。

而且在朝廷中,刘鸿渐不仅深得崇祯器重,还是个出了名的混不吝,朝臣们惹不起,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黄得功真的被任命为总督,想来文官们定是不服要闹腾,可这烂摊子靠文臣的嘴皮子没有用。

既然要重用武将,首先就要提高武将的身份地位,想来崇祯也会明白。

使武官可以任总督,便是又一个表现而已,好在现在兵权在握,也不怕文官们翻出个什么大阵仗,不想干就辞职,天下多的是想当官的文人。

从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区区副总兵,直接被举荐为总督,这可能吗?侯爷为何这样做?他自己不就是蓟辽督师吗?

“侯爷,莫不是在开下官玩笑?”性福来得太突然,黄得功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又是拿他开涮。

“哼,他若敢拿这军国大事开玩笑,朕今日便拿他开刀。”崇祯瞪了刘鸿渐一眼。

“黄老将军,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刘鸿渐才不在乎这个,不把老黄推销出去,他自己就得担着。关键时刻掉链子,怪不得打打杀杀混了半辈子还是个地方官,刘鸿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冲黄得功使了个眼色。

“谢皇上恩典!老臣必肝脑涂地为皇上守住北境,让建奴不得染指半步!”

原来自己并不是没人撑腰?也并不是不受所有人待见!

黄得功是开原卫人,开原既后世的铁岭下辖,如今虽然落入贼手,但北境也算是他的故乡了。

还有什么说的?黄得功老泪纵横,撩起袍子跪在地上,头磕的梆梆响。

唉,真不知这些老臣都为了个啥?你若是文官吧,出去还能捞点银子,就算是清流,也是为了后世流芳搏个名儿。

而这老黄呢?说他为了利吧,一身旧官服也不知穿了多久,说他为了名吧,他大字不识几个,哪知道什么万古流芳。

就这么把自己无私的贡献给朝廷,反正刘鸿渐自认为自己干不来。

他没有那么高尚,为人处世也没有什么章法,皆是随心而定。

“皇上,臣的意思,秦夫人一家为大明征战数十年,而到如今才是曲曲二品的诰命夫人,如今南方动乱,皇上当不吝封赏,方能得地方士兵之心。

如今太仓库银充足,也可多赐予些,让忠于大明之臣有能力招兵买马、奖赏有功士兵。

秦夫人苦守石柱,若黄老将军去了山海关,秦夫人势必更加孤立无援。

臣建议,从京营中拨出四万兵,调与秦夫人听用,而秦夫人不需与左、张二人决战,只需占据要地与二人对峙即可。”

既然老左快不行了,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硬碰硬,那就等呗,这土匪头子蹦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老左上天之时,便是小左覆灭之日。

“第二,边关苦寒,驻守边关的士兵也皆是骄兵悍将,且分散于各处,兵力不足。

听闻黄老将军的庐州兵也死伤殆尽,臣建议,京营中还需分出两万人给黄将军撑场面。

哦,还有微臣手中的那炳剑,放微臣手中也没啥用,皇上你看?”

北境四镇皆有悍将把持,刘鸿渐走了,突然又空降来一个督师,关键这督师之前军职还没当地的总兵高,怎么能令各地的总兵心服?

刘鸿渐为了老黄(其实是自己不想去那里受苦)也真是煞费苦心。

“哼,朕的赏赐也是你想送人便送人的?再者说,朕若把京营的兵都派了出去,这京师的安危谁来负责?”

崇祯听完马上炸毛了。

天子剑尚且不说,这黄德功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朕怎么能安心把边关重地交给他?

这个竖子,真是给了颜色便开染坊。

膨胀了,膨胀了!

“皇上,微臣并没有乱讲,从山海关到宣府,北境防线本就绵长,微臣攻打李自敬时又拉走唐峯、向雄两位干将以及山海关内全部的骑兵。

如今山海关只剩下四万步军,以及五万新征的新兵蛋子,这些兵力驻守那绵延数百里的边镇根本不够。

臣听闻满清皆是在酷寒之下没了吃食而犯边,这可万万马虎不得。

至于咱这京师,不是还有剩下的两万京营士兵吗?年初闯军围城时,城中只有一万多苟延残喘的老弱,臣与王公公便能守得李自成兵败身亡。

现如今京营训练大成,臣自信即使真的到了那个地步,臣也可以守得匪贼无功而返。

更何况,黄老将军难道没有信心守住北境吗?”

刘鸿渐并没有把自己的千户所摆出来,事实上这是他最倚重的力量,那一百支AKM齐发守城的阵仗,并不为众人所知,他也不想让朝臣以及崇祯知道。

毕竟,那太霸道了,霸道到即使一个人对你再如何信任,也会心生忌惮。

“若臣让一个鞑子入了关,臣便以这项上头颅谢罪,臣必誓死守卫北境!”

黄得功除了会打仗,不会说什么好听话,来来回回的几句短小而无力,就像某些不良写手。

但崇祯却极为受用,或者说无可奈何。

“黄爱卿尽心尽力便是,真若到那个地步,朕也不怪你,只怪朕无能!”崇祯的脾性就是这样,事已至此便不会再拉将领们的后腿儿。

当年孙承宗是,袁崇焕也是。

“待会儿朕便召内阁商定南北事宜,若没有大的变故,明日上朝,朕便有旨意宣读,就这样吧!”

崇祯感觉甚是疲惫,如此重要的事是绕不开内阁的,好在他新组的这个内阁用起来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即便如此,明日这旨意一发,朝中的大臣势必又要集体死谏,都是事儿啊!

“臣等告退!”刘鸿渐与黄得功齐声道。

刘鸿渐很开心,因为他终于不用去边关了。

黄得功也很开心,北境是他的第二故乡,如今征战半生他终于可以回去了,还是以督师的名义。

“哦,对了,皇上可别忘了后日之事!”刘鸿渐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道。

后日?后日便是除夕了,能有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