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594章 郁闷的朱慈烺

扛着AK闯大明 第594章 郁闷的朱慈烺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朱慈最近心情很烦,他登基已经半个多月了,可真正开心的也就刚登基那头三天。

借着新帝登基的由头,他一鼓作气将曾经教习他治国理政的几位夫子扶上了高位。

可没曾想朝廷官员对此举颇有非议,背地里竟有官员说他任人唯亲,并对他格外敬重的夫子们恶言相向。

将一部分东宫旧臣提任朝中为官,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朝历代的新皇帝都是这么做的。

新帝登基意味着先帝驾鹤西去,相比于原有百官,新皇帝自然更信任一直跟在他身边、教他仁义礼智的夫子。

面对这等情势,朝中原有大臣基本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安稳稳的混到退休了事。

毕竟若论亲疏远亲,他们伴随老皇帝身边,自然没东宫旧臣来的近。

只是问题就出在这儿!崇祯还没死呢!

他们这些老臣与崇祯一起经历大明的内忧外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个个心气儿都挺高。

外加上太上皇就在京城边上盯着,他们才不肯唯唯诺诺听这群‘小年轻’使唤,而且他们认为,崇祯也不会放任新帝肆无忌惮的打压他们。

一开始吧,朱慈还想着不过是彼此之间一些小摩擦,待磨合磨合估计也就行了。

可磨合了都半个多月了,非但没有消停,反而事情闹得更严重了。

空降的三个重要大臣里,礼部侍郎程志和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泰应还好说,毕竟大伙儿各司其职也犯不着撕破脸。

可吏部右侍郎的位子就不一样了,吏部乃六部之首,掌控着整个朝廷所有官员的考核、升降,这里头的权(油)力(水)足以让所有臣属眼红。

张天禄一个小小的四品詹士府少詹士,何德何能占据如此要位?

先是刑部左侍郎王元古上奏疏,弹劾新任吏部右侍郎张天禄扶植东宫势力,刻意打压朝中大臣。

上任吏部右侍郎乞骸骨告老还乡,王元古本是最有机会接任的人选。

而且他素来与吏部尚书方岳贡关系不错,本以为方岳贡上奏举荐,外加上内阁里都是他们这群同甘苦的老臣,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可新帝登基伊始,直接将这一切打乱。

王元古差点气炸,与几位老友商议,定要给这群‘小年轻’点颜色看看。

张天禄年四十二,天启六年新科榜眼,王元古都六十四了,在他眼里当然称得上小年轻。

这张天禄这厮也不是省油的灯,张天禄早在詹士府韬光养晦时,早已将朝中各大臣的情况摸了个明白。

王元古弹劾他的第二天,这厮便也参了王元古一本,弹劾他为老不尊,六十四岁高龄仍纳青楼名妓陈玉棋为妾,有伤风化、败坏朝廷威望云云。

其实这年头官员纵情风月场所者甚多,一些朝廷教坊司制下开设的青楼,大多也只为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开放,本也不算什么。

但这只限于四品以下官员,深居高位如王元古这般反而受身份所压,容易遭人非议。

外加上张天禄久伴朱慈身边,更是盛气凌人,二人在朝堂上一开始还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到了后来便上演了全武行。

张天禄指着王元古的脸骂他不要脸,王元古都六十四了哪里肯受这等侮辱和谩骂。

他说又说不过这伶牙俐齿的张天禄,直接上前一步便挠了张天禄一下,老大爷指甲修的不错,只一下便让这张天禄破了相,血淋淋的十分狰狞。

张天禄摸了一把自己英俊的脸沾了一手血,嗷了一嗓子便要还手,王元古都六十四了如何打得过张天禄,张天禄一拳头便让王元古鼻子冒了血。

四五个大爷担心老王出事,便开始拉偏架,詹士府旧日同僚程志、陈泰应不忍好友被围殴,也撩起袖子加入战阵。

东宫旧臣虽然年轻,但搁不住老大爷人多,双方你来我往、胡撕乱扯,只一会儿张天禄的发髻便被扯的乱糟糟,连带着衣服也被撕了好几个大洞。

“你们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皇帝吗?”朱慈坐在龙椅之上双眼几欲冒火,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听闻父皇临朝的那些年朝中大臣多有放纵,可一旦亲身临之,却才知道这皇帝不好当。

说完便怒气冲冲的冷哼一声退了朝,而后朱慈的解决方式是,张天禄、王元古各罚俸两个月了事,并下了旨谁再敢当朝斗架,重罪。

朱慈也是没办法,他虽然想偏袒张天禄,奈何也不敢对一众老臣们怎样。

毕竟这些都是他父皇的旧臣,倘若真的刚一登基便对老臣们下手,他自己都没脸去见西山别苑的父皇了。

本以为下了旨这事儿怎么着也要过去了,只是朱慈小瞧了这帮老臣。

这些平均年龄都在五十五岁的老臣们什么阵仗没经历过?

新君登基的第一仗必须打赢,趁着新君年幼,必须让其知道他们的厉害,让新君知道他们可不是好欺负的。

否则以后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朝堂之上?让这帮小年轻们作威作福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吗?

第二日除了内阁首辅、次辅之外,几乎所有的老臣不约而同的加入了新的战争,弹劾的奏疏满天飞,只两天便集满了两大箱。

张天禄、程志等人也不甘示弱,纠集了一直被打压的很惨的督察院诸多御史还以颜色。

朱慈简直要抓狂,他才十七岁哪里经历过这般阵仗,只得学起了他父皇的杀手锏留中不发。

随便你们写多少奏疏,接到之后就往箱子里一扔,看都不看,反正宫里头的箱子多的是。

只是这法子到底好不好使,只有用了的人才知道,几日过去,朱慈命朝臣督办的收取商税一事,压根就没几个人附和。

不止朝中老臣不言语,连他的东宫旧臣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朱慈一下子变得里外不是人。

图样图森破,这法子崇祯能用,那是因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龙威尤在,底下人知道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儿不能做。

可朱慈呢?一个十七岁的小屁孩而已,想敷衍你还不好说?

朱慈百般无奈之下,在乾清宫里喝起了闷酒。

“皇爷,何不请安国郡王入宫一见呢?”一旁侍候的随堂太监庞大海不忍主子憋闷,提议道。

ps:推一本朋友的书《我只是想搞笑》,都市生活系统流新书,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快意人生的故事!书荒的朋友可以一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