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642章 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扛着AK闯大明 第642章 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我想对你说的是,一个帝王,首先要让臣子们畏惧,倘若你做不到,那最终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君王。”刘鸿渐跪坐在崇祯大叔的棺椁前掷地有声。

这事儿若是传到朝堂里,朝臣估计都要炸了窝。

朱慈照这小子没心没肺,见没他什么事儿,自顾自的又去梦里给父皇守灵,侍候在几筵殿门口的庞大海听得心里直突突。

这特娘的,以一个外人身份训斥当朝天子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皇爷是什么性子他是明白的,即便对朝臣们很温和,但若有任何人敢这般口出狂言评价他,定然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问题是皇爷不仅没有丝毫生气,还一副认真接受训导的模样,这简直是……

本来想着自己日后掌握了司礼监和东厂大权之后,即便是外庭的内阁首辅也要对他毕恭毕敬,现在看来,这个王爷他还是招惹不起呀。

“刘兄,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文官乃国朝根基,为君者又岂能如此待臣子呢?”

朱慈虽然知道刘鸿渐是为了他好,但仍旧很不同意他的观点。

“老子还曰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呢,倘若朝臣一致劝谏你停止商税征收,你当是争还是不争?”刘鸿渐反问道。

这大道理谁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不听话不办事都是扯犊子,不过是儒生桎梏天子的一种手段而已。

“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何以能有那般成就?势也,威也,朝臣知道不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就会死、就会丢掉官位。

就比如说目下朝堂里的新派和旧派,也就说你的东宫之臣和朝中老臣的交锋,你若放任不管,必将酿成大祸。

你想一想,二者不论哪家赢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倘若朝臣拧成了一股绳,他们唯一的对手便只有一个了,那便是你!”刘鸿渐厉声道。

千万不能小看这些朋党,倘若真到了那个地步,那不跟崇祯大叔当年干掉阉党后所遭遇的境遇一样吗?

东林党一家独大,整个朝廷变成了东林党的一言堂,崇祯想干个什么事,集体都要跳出来反对,上令不能下达,你扎心不?

为君者既不能偏帮而使一家独大,又不可坐视不理,到头来两边不讨好,最好的处置方式便是两边各打一棍,警告他们都要老实点,这叫制衡。

既然是帝国就要有帝国的样子,要有强有力的手腕、雷厉风行的处政风格。

当然这就要求为君者要有雄才大略,至少不能是个二傻子。

这一点刘鸿渐倒是不担心,现在他还年轻,至于以后对接班人的教育必定要改革,从小就去灌输强兵、强国的思想,以及物理、化学等各门科学。

不用多,只需大致模仿后世的十二年义务教育,还是多个老师只教几个皇子的那种,这种模式下挑选出来的接班人定然不会差。

什么?礼制规定接班人只能是嫡长子?不好意思我没听清,你敢再说一遍吗?

“倘若如此,天下仕子必定离心,若朝廷无可用之才,如之奈何?”朱慈遂问道。

“呵呵。”刘鸿渐笑而不语。

这特么的,跟两年多前崇祯大叔问他的问题简直别无二致,这一老一小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呀!

“慈敢不敢跟我打个赌,即便真到了那个地步,依然会有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入朝为官。”刘鸿渐笑道。

通古斯人入主中原后,让天下人都剃发成金钱鼠尾,那些文官又有几个高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去反抗的?

大多数人还不都是乖乖的弯腰去讨好新主子?

现在的文官之所以敢这么嚣张,还不是惯的?

此时庞大华端着参汤进来,这厮也是心细,正是寒冬时节还不忘给朱慈也做上一碗。

“刘兄之言,慈会细细思量,当下最要紧之事还是父皇的入葬之事。”朱慈端起参汤喝了一口道。

朝堂之事还在他的掌控范围内,倘若这些官员真的不识好歹,那么便试试刘兄的法子又有何不可,反正除了岔子有刘兄撑着。

“父皇临去前嘱咐葬礼当从简,可父皇辛劳一生受尽苦难,慈并不想让父皇的葬礼也那般默默无闻……”朱慈放下汤碗道。

“嗯,必须大办,要用我大明最高的规格。”刘鸿渐对此毫无疑义。

大叔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为大明付出的心血没有人可以质疑。

而且现在国库有银子、大把的银子,花就是了,反正都是百姓们挣,这一点也不亏。

银子必须流通起来,这是很早以前刘鸿渐就对崇祯大叔说过的。

大把的银子花出去让百姓手中有余钱,有了余钱方能购买所需之资补贴家用,商人才有利可图,国家才有税可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嗯,慈也是这么想,明日下了朝慈便着内阁并礼部商议出个章程来。”朱慈又道。

明朝时一个普通百姓家的长辈过世都要有一整套的规矩,更别提是皇帝的葬礼。

明朝国丧沿用周礼,皇帝驾崩后朝臣服丧二十七日而入葬,二十七日之内,新帝对朝臣的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称为“蓝批”。

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服丧期内,各寺、观必须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也连续不断地贯穿于整个丧期。

自皇帝驾崩之日起,第二天在京城上班的官员要统一穿戴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三天之后,官员们需要从素服换成成服。

且每日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哭丧和吊灵,而这个程序需要一直持续到皇帝下葬才能结束。

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不准吃肉、一个月内禁止嫁娶。

这还只是国丧期间,待出殡那日则更是麻烦,其程序之多、礼节之繁杂只听了一会儿就令得刘鸿渐头皮发麻。

“皇爷,再有一刻钟大臣们就该来吊灵了。”庞大海在一旁提醒道。

“若无他事,我便先回西山了。”刘鸿渐放下手中的参汤,又对崇祯大叔的棺椁磕了三个头后起身道。

他对崇祯大叔的敬意没人怀疑,但他讨厌这种按部就班式的吊唁。

一群与大叔根本就没多少感情的糟老头子来哭丧,想想就够了,朱慈自然深知这一点也没有多说什么。

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刘鸿渐忽觉寒风阵阵,心里空落落的,他回望了一眼雄伟的城墙摇了摇头向着家的方向行去。

……

ps:推一本书《拯救明末》穿越到崇祯二年冬,恰逢后金兵入关抢劫。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无数的百姓水深火热,身为新建伯世子的王业泰岂能坐视?

掌神机营练精兵,万军之中射杀奴酋。以一镇孤军频频向后金发起攻击,试图挽狂澜于既倒。

然天灾**流民遍地外忧内患,身为穿越者的他,能够拯救这个已经走到末路的大明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