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656章 不可忽视的问题

扛着AK闯大明 第656章 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妾也不清楚,皇后娘娘临盆在即,许是心里不安生,想闻询些产后之事吧。”孙秀秀小声道。

“那便去吧,还有你们两个,小九也有日子没回宫里瞧瞧了吧。”刘鸿渐对杨雪和坤兴微微笑道。

对于老婆的说法,刘鸿渐心里不怎么认同,宫里有那么多的皇太妃、那么多的老太医、老女官,这些人都是过来人,若论产后之事,这些人远比他老婆要明白的多。

而陈氏之所以召见他老婆,恐怕是另有它意,生产之事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听闻朱慈那小子独宠秦贵妃,而很少去皇后陈氏那儿,如今后宫一后一妃还有数个选侍中,陈氏和秦氏于去岁又在同一个月先后传来喜讯。

也就是说皇后陈氏临盆在即,那么秦贵妃那边应该也快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作为后世人,作为一个看多了宫廷剧、古装剧的有为青年,刘鸿渐是大抵知道陈氏在担心什么的。

古代继承制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明律户令里也有明文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意思就是嫡子在继承权上优先于庶子,而嫡子又以嫡长子为贵。

所谓嫡子,既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俗称大老婆)生的男丁,而妾(有名分的小老婆)生的男丁为庶。

但长子即便是庶出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秦氏虽是贵妃但怀孩子比皇后陈氏早了那么十几日,也就是说排除其他原因这长子的很可能出在秦氏。

孩子出生前是子凭母贵,出生后就又反过来成了母凭子贵,这就是宫廷。

这时又没有b超这等高科技,靠把脉无法分析出男女,倘若秦氏先给朱慈生了儿子,陈氏却生个女儿,这对本来就不怎么受宠的皇后陈氏来说肯定是个坏消息。

虽然大明向来遵循立嫡不立长的礼制,但可不代表没有皇帝抗争过。

大明因国本闹出来的幺蛾子可真不算少,从最初的朱重八立朱彪而不立朱棣,即便朱彪没当上皇帝就挂了,从礼制上来算,位子仍旧轮不到朱棣。

嫡长子、嫡长孙、嫡子,然后才能轮到庶长子、庶子,朱老四首先是庶子,还不是庶长子,位子最后落到了嫡长孙朱允身上。

朱棣肯定不服啊,通过靖难抢了侄子位子,又担心为世人诟病,悄摸的改了明史把自己改成嫡子,迁都北京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大义自然是有的,但还有个原因就是,他觉得南京不太安全,而北京是他的老巢。

后朱棣不喜跛腿的大儿子朱高炽,但也迫于礼制不得不传位给他,开国的两位牛人都因立储之事没少折腾,虽然从未赢过,更别说后人了。

大明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这厮为了立庶出的福王朱常洵,跟朝臣死磕了二十多年,虽然最后还是没赢。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经过他与崇祯大叔几次三番的敲打,朝臣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跟皇帝叫板的筹码和信心。

京城南北两个大营就驻扎着京营十几万军队,这些士兵跟着刘鸿渐南征北战尝到了甜头,对皇帝有些绝对的服从性。

朱慈本来就宠信秦氏,这就意味着,如果秦氏真的生了皇长子,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朱慈立为储君。

如果陈氏肚子里恰好又是个女儿呢?

“好呀好呀!雪儿长这么大还只去过一次皇宫呢!这次一定要好好逛逛。”杨雪高兴的道。

坤兴自然也没有意见,两个嫂嫂她最喜欢的还是陈氏,可能是性格使然,二者都属恬静不喜争抢的性子,只是她很幸运嫁到了安国郡王府。

她不仅不需要宫中女官管着,还可以随时的去宫里见母后、见兄长。

而陈氏作为皇后就没那么轻松了,即便她不想争,跟着她服侍她的那些人也不会同意,还有便是外廷,立储之事皇后天生就处在风口浪尖,一个不慎就会落得凄凄惨惨。

一切都扑朔迷离,如同一团迷云般的压力,也难怪陈氏会来召他老婆去宫里。

在刘鸿渐看来,陈氏虽然性子有点文弱,但情商也不低。

满朝文武,除了他能绝对影响朱慈的决定外,其他诸如外廷内阁、内廷司礼监都不足以匹敌。

他为先帝崇祯敕封的摄政王,虽然不怎么爱管事,但如果想管即便朱慈也没有权力强压,只是没有到那一步罢了。

而且不论是朱慈还是他,都在刻意避免某些容易引起尖锐矛盾的问题,比如刘鸿渐不上朝不管事,更比如但凡刘鸿渐提出的意见朱慈都会优先采纳。

甚至于在处置完各国使节的问题后,朱慈专门下了中旨,宣布安国郡王面圣可不行跪礼。

不论是出于彼此之间的亲情和信重,还是为了示好,明眼人都可看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摄政王这差事不好做,弄不好就是个里外不是人,若不是老丈人有恩与他,他也不会应下来。

如此想来皇后召见他老婆的念头就很清晰了,因为作为后宫之主虽然可以召见当朝重臣,但不论是身份上还是礼节上都不太合适。

作为皇帝的女人,想交好臣子最好的方式便是交好他的女人,这一点上陈氏出于直觉,做的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关于立储,刘鸿渐的想法与任何人都不同,或者说特立独行。

他没敢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不论是朱慈还是外廷、亦或是后宫、内廷都会惊讶甚至于反对。

他不会同意朱慈立长子为太子,也不会同意他立嫡子为太子,甚至于不会同意朱慈匆匆的立任何人为储君。

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要去面对,但至少现在能先拖着,因为在他的观念里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是那么的扯犊子。

刚出生的娃娃谁知道会是个什么货色,万一长大了是个二傻子呢?

大明帝国若真的想长久的屹立世界之巅,选择继任者就必须重新订立一套规矩,既不立嫡也不立长,唯贤而已矣!

ps:手机码字特别麻烦,感谢昨天和今天打赏寒寒的诸位老铁,也感谢投诉的诸位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