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678章 朝廷不识货呀

扛着AK闯大明 第678章 朝廷不识货呀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23:54 来源:笔趣阁

朱慈最终是战战兢兢的离开讲武堂的,他的手里还拎着一道宣纸,上头密密麻麻的写着刘鸿渐拟定的科举改制内容,墨迹还未干透,朱慈拿在手里竟有种烫手的感觉。

只是烫手归烫手,他必须要顶在最前头,这主意虽然是刘鸿渐出的、制度也是刘鸿渐改的,但身为大明的天子,注定是科举改制的排头兵。

也就是说,科举改制必须是由他这天子来下旨,而不是由刘鸿渐写奏疏。

作为幕后的始作俑者,刘鸿渐能做的只是当朝臣们跳出来反对时,他去当那拥护者替天子铲除科举改制路上的挡道者。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口大锅太沉了,他自己抗不动。

犹记得朱慈离开时,刘鸿渐意味深长的对朱慈说的那番话,‘你不是一直想做件大事吗,将这件事做好,足以堪称万古明君!’。

是了,刘鸿渐确实没骗朱慈,虽说他只是在用激将法,但有几分效果他自己也不曾得知。

送走了朱慈,刘鸿渐又集合全体教谕宣布了他对讲武堂的安排,顾佳一听刘鸿渐之言,眼睛一亮不禁佩服起山长大人的才智。

倘若讲武堂学生都能入宫当值,妥妥的都是帝党,即便以后外放了,也是大大的有前途,讲武堂的学生有前途,就是讲武堂有前途。

山长大人真不愧是山长大人,顾佳不由得在心里给刘鸿渐点了一百个赞。

“京营改制马上就会进行,但也需要一些时日,待羽林军、虎贲军敲定了人手,咱讲武堂的学生便算是进入实习期,诸位都要做好学生们的审计工作,莫要让宵小之辈混入皇宫,此是大事。”刘鸿渐慎重的道。

倘若一旦出了差池,再闹出个士兵刺杀皇帝的幺蛾子,势必对讲武堂的声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顾佳等人自然明白这一点,各自都点头称是。

“召集各位前来还有一事,咱讲武堂自开山授课起,便定的是两年制,何以这才一年便教无可教,是本山长定的学制太长了,还是诸位江郎才尽了?”刘鸿渐嘴角一扬开玩笑道。

“山长有所不知,咱讲武堂所编之教材,大部为各科目基础理论,然这第一期生大多数皆是各边镇的低级将官,这些人都是上过战阵的,自是不屑于学这些基础的东西……”一个教谕起身反驳道。

讲武堂的教谕有从边军、京营弃武从文的将官,有顾佳从兵部忽悠过来的参谋类官员,这些人都是经过刘鸿渐过目的,大多都是熟读兵书的老手。

参谋、打仗这些人兴许是老炮,但去当老师将脑子里的东西系统的交给学生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莫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本山长给你们一年的时间,要制定出一套下一批学生即便是起早贪黑、头悬梁锥刺股的去学,也学不完的教材。

但凡是对行军打仗有所助益的,阵法也好、战术也罢,总之是多多益善还要精益求精。

不懂就去学,搜集大明现存的兵书、阵法,搜集郑公当年远航时留下的记录,还有本山长给学生们制定的那套训练大纲,难道你们不会比葫芦画瓢再弄出几套来吗?”

这些教谕中不少的边将都曾跟着刘鸿渐出关打过鞑子,都是老部下,刘鸿渐倒是也不客气。

到了明朝,传下来的兵书极多,例如孙子兵法,即使是放在后世也不过时,不论是火器还是冷兵器,不论是陆地战、还是海战,都有其可取和共通之处。

刘鸿渐现在很后悔当年穿越来时,没去搜罗一些军校的教科书,也怪当初那老头,即便不给他去军校图书馆的时间,难道就不能给他几个小时时间去万能的互联网上搜搜吗?

唉一想到在后世几乎万能的手机,到了大明却只能当手电筒用刘鸿渐就扎心。

“对了老顾,你在朝中任职时,可曾有听说过一个叫汤若望的外番人?”刘鸿渐没来由的插了一句。

倒不是他历史学的好,这得益于当年看的一位姓金的作者写的一本清初小说,那里头有个汤玛法牛逼的不行,康麻子正是靠着这家伙巩固了伪清统治的。

料想那老头的年纪,这个时候也许、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山长大人,那人可是粗不短的身材?一脸大胡子?”顾佳皱眉思量了一番道。

“恩,也许吧。”刘鸿渐模棱两可道,他哪儿知道这厮是不是小说里描述的那样。

不过料想应该也差不多吧。

“那就是了,当初在下在礼部任职时,曾有听说钦天监有个姓汤的外番人,似乎是来自一个什么什么神圣罗马帝国,不过后来因为屡次上书奏请先帝为其开设什么教堂,便给逐出了京城,后来听钦天监的同僚说好像去了西安,说是要去传教。”

陈年旧事,也难为顾佳还能想起来。

事实上,当年明朝若能重用这个外番老头,大明在火器造诣上说不定会是另一番作为。

这个立志在中国传教的老头自天启年间踏上大明这块土地,一直在中国呆了四十七年,最后也死在了中国,就葬在利玛窦的旁边。

至于这利玛窦,也是一个立志在中国传教的老外,只不过比老汤早了几十年。

若说起来,这俩人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利玛窦为万历皇帝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直到现在大明兵部所用的地图仍旧是这厮捣鼓出来的。

而这老汤为了传教也很卖力,为了赢得崇祯大叔的信重,这厮从老家欧罗巴带来了一大堆数理天算书籍,并列好目录呈送朝廷,一并带来的还有欧罗巴最先进的科学仪器。

这些东西可都是经历过文艺复兴的欧罗巴人的科技成果,并且这厮还在当年的十月预算出了月食,也就是所谓的天狗食日。

奈何朝廷不识货,最后这厮被打发到了钦天监,专门给朝廷观测天象、推算吉凶。

要知道这厮可是多尔衮入关后,伪清最牛逼的火器专家、仪器专家,数理化也是门门通,伪清还专门为其建造了火炮厂。

到了大明反而被朝廷给整到钦天监专职做了神棍,这真是……

去西安了?卧槽,不能被那个姓李的快递员给整死了吧!刘鸿渐心里一咯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