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351章 战略反攻(第四更,推荐票加更)

“末将秦佐明叩见陛下!”

“末将马万年叩见陛下!”

皇极殿内,自武昌而来的秦佐明、马万年齐齐拜倒。

得知西南来人,崇祯当即与刘鸿渐下了万岁山,为了以示重视,崇祯还命王二喜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直接皇极殿临朝。

“两位爱卿请起!卿自西南而来,且说说那边的局势吧!”崇祯已经把先前的常服换作了朝服,而且心情明显不错。

“谢陛下!”二人起身。

“自上个月初,秦总督大破左氏匪军一月有余,如今武chang、九jiang以及所有曾被这些匪军侵占的地方皆已收复。

共毙敌六万余,各地降者共计十六万八千,这些俘虏将依照陛下旨意,分成十数批,经漕运运往北方修筑河道。

此番臣二人前来,是奉秦总督之命,将左氏匪军各部头目、首领共计五十八人献于陛下,以期震慑不臣!”

秦佐明年长,向前一步如实禀报。

“好!好!”虽然上个月已经知道了西南的大致情报,但崇祯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因为他分明的看到,面前这位年轻的将军,只是右手拱着,而左手……袖子空荡荡的耷拉在肩膀下。

“秦将军,你的手臂……”刘鸿渐同样也看到了,不觉道。

“为国尽忠,纵万死而不辞,何惜一臂尔?”秦佐明凛然道。

他虽年约三十,但却是第一次来京城,更是第一次入朝堂。

他并不认识面前的刘鸿渐,事实上朝堂上除了一身龙袍的崇祯,其余人皆是生面孔,但身为战将,他死都不惧。

“秦氏一族果然满门忠烈!安国公,这皆是你的功劳呀!”崇祯确实十分欣慰,一是为大明能拥有此悍将,二则是刘鸿渐的识人之明。

有些时候,选对了人,即便不用他去操心,也是事半功倍。

而若选了个庸才,就是你把心都操碎了,事儿该办不成还是办不成,这几十年来,崇祯是受够了后者。

是以虽然西南大胜,但崇祯首先感激的还是刘鸿渐。

毕竟若没有刘鸿渐选出的良将,让他自己来,他是真不知道自己手底下还有哪个能打的将军。

“大人是安国公?”秦佐明听了皇上的话,眼睛都瞪大了。

“是呀,秦将军,本官……”刘鸿渐虽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但他自认不是个敢拼敢杀的勇士,而是个运(我)筹(有)帷(a)幄(k)的智者。

因为若论纯武力他估计连个鞑子都干不死,他最佩服的便是这种悍不畏死而又一身英气的将军。

“国公大人在上,请受秦氏族人一拜!”秦佐明不等刘鸿渐说完,右手撩起战甲便拜在地上,盔甲触地发出呼啦一声。

“国公大人在上,请受马氏族人一拜!”伏波将军之后马万年也是毫不犹豫,跟随表叔向着刘鸿渐拜倒。

他二人自武chang而来,临行前秦良玉再三嘱托,若遇到安国公刘鸿渐,当拜谢以报知遇大恩。

若没有安国公,石柱肯定已经被张献忠部攻破,而秦家、马家定然难逃劫数,此是其一。

安国公不仅救石柱数万百姓、两千白杆兵于危难,且秦家、马家因其举荐而建功立业,此是其二。

如今虽是朝堂之上,二人得知面前的年轻人便是安国公,哪里还管这许多。

“秦将军马将军这是作甚,赶快起来!”刘鸿渐吓了一跳,自己也单膝跪下去扶秦佐明。

这特么是朝堂呀大哥,你们皆是掌兵之人,如此做派这不是害老子?

“安国公,便让他们拜吧,你当受此礼!”刘鸿渐急的脸上都冒了汗,身边的朝臣也皆是侧目而视,却是只有崇祯笑呵呵的道。

“陛下,臣……臣有愧呀!”刘鸿渐感动已极,这份信任若山般沉重。

此时若有人敢言陛下多疑,刘鸿渐敢立刻拿出akm把他突突了,因为那是你做的不够好!

“三位爱卿都起来吧,汝等皆为大明之栋梁,血染疆场而不惧,万死而不辞,朕心甚慰!赏千金!”崇祯很是高兴,但爵位先前便已敕封,好在现在国库有钱。

“谢陛下!”秦佐明、马万年起身,而刘鸿渐却依然跪地。

“文臣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大明兴矣!

微臣恭贺陛下,左氏匪军覆灭,如今西南只余张献忠部,其人不思进取跳梁小丑尔,有秦将军震慑已不足为虑。

如今大明兵强马壮,各地新军训练有成、士气高昂、整装待发!

反观建虏却已陷入内部争斗、众叛亲离的局面。

是以臣认为,反攻建虏的时候到了!”

刘鸿渐此刻斗志昂扬,这股劲儿憋的太久太久了。

“臣附议,大明万胜!”内阁次辅李邦华同样激动,他身为兵部尚书,完全了解那些装配了遂发火枪的方阵的厉害。

更有甚者,昨日安国公以两万两的单价强卖给他兵部加农炮十二门!

一开始老李头觉得买亏了,一门炮卖两万两,还不如去抢。

但论官职没人大,论恩宠没人高,况且崇祯都点了头,只要安国公觉得有必要那便是得买。

李邦华没得办法,与同样苦着脸的户部尚书倪元璐商议,付了足足二十四万两银子,才把劳什子加农炮拉回了西山大营。

但随军的几个火炮匠人,只发了一炮,便让许多觉的安国公坑人的兵部官员闭上了嘴。

精钢打制的加农炮,不仅射程远、威力大,加装了前车,竟然三两个士兵便可以推走,何况有战马之便。

实在是野战、攻城之利器。

钢材炼制不易,损耗率高,转化率低,仅是焦炭一项便是步骤繁杂,更何况连炮身带炮架皆是精钢打制,成本就在这儿摆着。

而同样要求兵部采购的,还有新式手榴弹八万枚,每枚作价一两银子,共八万两银子。

打仗打的便是银子,更何况刘鸿渐实在是没多要,毕竟他自己也迫切的想要反攻建虏,军火的价格基本便是成本价。

“臣附议,大明万胜!”内阁首辅带头,百官皆拜。

崇祯面色激动,他的手臂禁不住的微颤。

多少年了,大明依托在长城之后的多少年了,如今要反攻了吗?

ps:有点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