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353章 还看今朝

扛着AK闯大明 第353章 还看今朝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崇祯坐在龙椅上,低声沉吟。

对于他最信任的臣子安国公刘鸿渐的谏言,崇祯不仅仅是重视,而且,他心动了。

自从十七岁那年,登上身下这宝座,他便再也未曾出过京城。

十八年的案牍劳形,年少时那颗轻狂的心也被岁月消磨,在这高墙之内,他整日面对的都是这些朝臣。

他知道建虏、知道鞑子,却从未见过血染的疆场……

他读过诗篇、看过墨画,却从未一睹大漠孤烟、离离草原……

崇祯看着跪倒一地的朝臣,他们口若悬河、劝阻他遵循祖制坐守京城,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

他又看了一眼安国公,发现这竖子仍然满脸的希冀。

对于这竖子来说,北征建虏不过是一如往常,而如今他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让他亲征……

崇祯咳嗽了两声,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朕……”崇祯沉声开了腔,殿内马上安静下来。

文武官员皆是抬头看向崇祯,他们坚信崇祯皇帝是个懂礼法、遵祖制的皇帝,不会如武宗般胡闹,更不会听信安国公。

不少官员面色温和,都已经摆好架势说陛下圣明了。

“朕……要御驾亲征!”崇祯正襟危坐,睥睨群臣。

“陛下……”

“这天下是朕之天下,天子不若困兽,何以竟囚于高墙,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谏,内阁与兵部拟定出征时日,退朝!”

崇祯不想再听这群人聒噪,他知道如果他坐在这儿,即便是他再坚定,这些朝臣依然能劝说他劝说到天黑,都不带重样的。

崇祯起身下御阶时,给刘鸿渐使了个眼色,刘鸿渐自然明了。

众臣唉声叹气,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皆是对刘鸿渐怒目而视,他们认为这个年轻人在把大明带入深渊,毕竟土木堡之变,让大明太痛了。

痛到刘鸿渐给大明所带来的所有改变,都不足以抵消朝臣们对于土木堡的恐惧,以及对御驾亲征的反感。

但对于这一切,对于朝臣们对他的偏见也好、愤恨也罢,刘鸿渐都不在乎。

真理有时候并不在大多数,是非功过,后人会予以评说。

他只知道,这个为大明帝国呕心沥血一生的‘老人’,时间不多了,他应该看看他的帝国,更应该看看他的夙敌,如何覆灭……

这便够了,没人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他不苛求,更不在乎。

乾清宫里的窗户纸已经全数更换成玻璃,昏暗的大殿终于变亮堂了许多。

摆脱了聒噪的群臣,君臣二人坐在明亮清净的乾清宫内,瞬间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皇上,臣请您御驾亲征绝非意气用事,臣有信心,臣……”刘鸿渐知道在那朝堂上,其实崇祯比他承担的压力更大。

毕竟这个帝国首先是压在崇祯身上,然后才是他。

只不过那群朝臣,根本不知道如今大明军队的实力,更不知道如今风云变幻,铁马冰河在慢慢的被淘汰……

虽然朝堂上那些大臣可以四处走动,但刘鸿渐敢打赌,这些朝臣与崇祯一样,未曾见过真正的荒漠,未曾见过真正的草原,未曾见过真正的鞑子。

他们与崇祯一样,得知的一切皆是出自所谓的圣贤书。

他们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并以此为荣,所以他们认为身为明君,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恪(墨)守(守)祖(成)制(规)。

腐儒误国!

改制,改制,刘鸿渐知道改制的迫切,但身边卧着只猛虎,使他根本无暇管这些弊政,因为想改掉这些数百年的弊政。

消耗的精力与时间,比打赢一场大战都难!

“朕都明白,佑明无须多说,朕只需你回答一个问题,并答应一件事。”崇祯挥手喝退了殿内的宫女太监,打断了刘鸿渐的解释。

“皇上请讲。”刘鸿渐见崇祯满脸严肃,自己也很认真。

“此战带多少士兵为宜,又有几分把握?”说到底,崇祯还是没上过战阵,更没见过大明军队的雄风。

“皇上,臣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臣今日之建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应付不久之后的北征,早在一个月前,臣便着锦衣卫深入荒漠、草原,侦查一切对大明有用的情报。

建虏由于战事失利而陷入内斗,那建虏的摄政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因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刘鸿渐说道此,竟露出个奇异的笑。

据锦衣卫探报,那小玉儿回去后没多久便有了身孕,多尔衮认为是他的,豪格认为是自己的,两人为了争夺一顶绿帽子打的不可开交……

“而盟古诸部本就对建虏的八旗改制政ce十分不满,察哈尔汗趁机游说,使一部分部落投入黄金家族,另一部分部落按兵不动……”

刘鸿渐认真的给崇祯分析着建虏于盟古的局势。

现在大明需要一场胜利,让这些墙头草们知道,谁才是老大。

“至于此战,臣认为……出征八万士兵足矣!”刘鸿渐估摸了一下,本来想说六万,可又觉得这样只会让诸臣更加惶恐。

因为建虏铁骑向来有八旗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说法。

八万士兵,边军与京营参半,铁骑、步军、火枪兵,辅之以炮兵等……

“大明必胜的皇上!”刘鸿渐胸有成竹,他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想了却崇祯的夙愿而已。

毕竟如果他自己带兵,哪里用的了这么麻烦。

“不能轻敌呀佑明!”骄兵必败的道理崇祯还是知道的。

“嘿嘿,皇上可是忘了那手榴弹?别忘了咱们还有加农炮,那东西如果皇上见了,定然不会觉得微臣说大话!只不过臣不知皇上让臣答应什么事?”

科技的巨大威力,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腐儒所能理解的。

“不论是胜是败,此战过后,朕要你和坤兴成婚,坤兴那丫头……”崇祯知道自己的身体,更知道太子的情况,也知道坤兴并不抵触,她一向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他必须为太子铺路,满朝文武真正有能力帮大明前行的,唯有面前的小子,这一切本就是天作之合。

只是这天底下万事过犹不及,想娶大明公主的青年才俊千千万,唯独这小子……

“一切听从皇上!”刘鸿渐明白崇祯的意思,他们彼此信任,只不过还需要一个纽带。

而坤兴便是这个纽带,坤兴那妮子应该也是明白,如今崇祯大叔三番两次的放低身段,他再推脱便真是不知好歹了。

嗯,看来又要多个老婆了!

“如此朕便放心了!大明与建虏交战数十年,朕也真是想去见见那大漠荒原。

哦对了,曹化淳如今也已就任东厂厂督,一些相关的事项,你且与之交代。”崇祯果然很高兴。

“皇上,臣觉得这监察之权应该做些改善,例如督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的闻风奏事,臣以为十分不妥。”刘鸿渐皱了皱眉。

必须遏制住这不正之风,不然天天你喷这个,他喷那个,没有一点的真凭实据,反正也不用负责任,那这朝堂不成菜市场了?

事实上也一直如此。

“嗯,朕也是被这群御史烦的不行。”崇祯深有同感,他相信他的父、兄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无力改变。

而他却可以,他手中有军队,如臂使指的军队,军队便是屠刀,屠刀所至,所向披靡……

“臣以为,当取消闻风奏事之权,督察院与六科再要弹劾某人,皆需有真凭实据。

倘若听了谣言便捕风捉影,当根据所奏事之轻重缓急,轻则罚俸,重则廷杖以及贬职、甚至撤职。

如此朝廷政事方能愈加清明,皇上也少些烦心事。”刘鸿渐沉声道。

对于这些言官他早便看不顺眼,倒不是说他们没有用,而是他们没有把力气用对地方。

虽然东厂与锦衣卫也有监察百官之权,但厂卫却与督察院、六科给事中不同。

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乃是文官系统的自检系统,从职能上讲却是万万不能裁撤的。

厂卫本就是崇祯的直属体系,其与督察院、六科相互制衡。

倘若没了督察院,厂卫势必权势熏天,虽然目下他可以控制,老梁也是个知进退之人,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老梁年纪毕竟大了,还有便是东厂那边,厂卫毕竟都是阴暗的,说不好听的,从成立之初,厂卫便是皇家之猎狗。

很多事情皆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虽然由于刘鸿渐的到来有了些许改变。

取消了闻风奏事,大伙儿皆是证据说事儿,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监察百官,东厂监察百官与督察院六科,锦衣卫监察东厂。

大明用了数百年的监察机制还是很靠谱的,只不过一锅好粥总是被个别黑苍蝇弄脏。

“嗯爱卿言之有理,朕前些日子也曾想过,还有便是朕将收回东厂无驾帖羁押官员的权力。

既然锦衣卫有监察东厂之责,朕便将这交于你,爱卿若认为事关重大,可直接拿人再通报与朕。”崇祯想了想道。

“臣遵旨,臣定然谨言慎行,不负皇上所嘱。”这是已经把他当成了一家人,刘鸿渐自然知道这份信任的重量。

“嗯,如此爱卿便早些回去吧,待明日与内阁商议北征事项,再做决议。”崇祯似乎觉得有些疲累。

“诺,臣告退。”刘鸿渐起身。

“哦,对了,这玻璃不错,朕很喜欢,朕要将皇宫里的所有窗户皆换成这玻璃,佑明你需劳烦一下!”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