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扛着AK闯大明 > 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

扛着AK闯大明 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22 来源:笔趣阁

“嗯,这个什么对讲机,且留在这儿吧,朕若有什么事,便不用再着人传旨了。”崇祯瞄了一眼刘鸿渐手中的对讲机道。

崇祯心里有点不爽,心说有这么逆天的神物,为何藏到才拿出来。

“额……皇上,这玩意儿没啥大用,通信距离只有十里,而且……特别费电。”刘鸿渐哪里还看不出这大叔不乐意了,只好解释道。

手台这东西,传输距离大约三到五公里,当时他还觉有意思,特地跟室友肥仔测过,距离超过五公里基本就只有刺啦啦的杂音了。

“十里?那也很厉害了!费什么?电?这是什么东西?”崇祯满脸惊喜,如果北伐时他手里有这神物,两军对战时他岂不是不用在后头干着急了?

担忧之时直接报话不就成了……

“额……”刘鸿渐再一次被勤学好问的崇祯给问住了。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是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

只是……就算这么解释……这大叔能明白才算怪了!

“电啊,就是这神物的粮食,它吃了粮食才能帮皇上传话。”刘鸿渐几乎是硬着头皮解释的,虽然这比喻很奇葩,但还算说得通。

他不得不忽悠崇祯大叔,否则这话头可就说来话长了,只是让刘鸿渐始料未及的是,崇祯接下来的问话差点让刘鸿渐抓狂。

“那哪里有电,朕富有四海,岂能让这神物饿着?”崇祯极为认真的询问。

噗刘鸿渐刚喝下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是啊,您是富有四海,但这电可不是后世几毛钱就能买到的,说不定要拿命去填呢!

“皇上当见过下雨之时的雷光霹雳吧。”想了一下,刘鸿渐突然想起了闪电。

“朕当然见过。”崇祯如同一个好问的学生般老实回答。

“它就吃这个!”

……

三月下旬,万物复苏,西山桃花、杏花相继开放,点缀得山间香气袭人。

工学院也于三日前开始招生,只是一如刘鸿渐所料,在朝廷的圣旨尚未发布之前,外加上一应待遇这未曾宣布,来工学院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毕竟匠人太清苦了,任百姓们有一点办法,家里还有田亩耕种的都不会选择入匠籍。

三天时间工学院只招收到了一百一十几个年轻弟子,而且十有**皆是军械所原班匠人的孩子。

军械所的匠人率先尝到了甜头,如今大部分匠人皆已经步入了小康,他们乐得没人去跟他们的孩子抢名额,并视那些仍旧鄙视匠人的百姓如傻叉。

工学院的牌匾由崇祯亲自执笔写就,虽然不过是个民学,也不怎么受朝廷重视,但抵不过刘鸿渐的面子大,崇祯还是很开心的命人研墨,写下了笔力遒劲的八个大字:

大明皇家工学院!

印着崇祯私玺的招牌一挂出来,效果果然好了不少,只第二日便有数百穷苦百姓家的子弟前来报名。

为了把工学院发扬光大,这些天宋应星更是绞尽脑汁苦心经营,白天里督造各房舍、掌管军械所的搬迁工作。

到了晚上还要苦思冥想,为工学院那十数个新增的科目寻找大才任教。

农学倒还好说,毕竟是他老宋自己的专长,他的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更是当仁不让,拿下了农学科目的教谕职位。

土木工程由发明了纺纱机的小方方敬梓担任,水利工程则由山东工部主事牛淳主持。

牛淳本来还有点不乐意,毕竟工部主事虽然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但那也是官儿呀,而且他才四十岁出头,还年轻。

但压不住人微言轻,被刘鸿渐一番忽悠给了主事薪俸的三倍工资,外加上崇祯发了话,只得老老实实的卷着铺盖卷进了京。

刘鸿渐并未觉得对不住这厮,他坚信用不了几年时间,这老牛定然会为成为工学院的教谕而感到骄傲。

若说挖人才,还属宋应星最牛掰,毕竟是业界人事,大明有哪些理工科牛人他还是知道的。

十数封书信自军械所发出去,只十余日从各地便拉回来蛰居老家的各类牛人,其中犹以徐骥最是牛掰。

说起这徐骥可能有点眼生,但是如果说起他老子,估计大明上下就无人不知了。

徐骥的老爹便是与宋应星齐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不过徐大爷比宋大爷混的好,历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内阁次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

徐大爷病逝于崇祯六年,留下《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考工记解》等大作。

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军事等方面堪称专家,如果这时也有后世般的各类名头,这徐大爷一人头上的名头可能会是这些:

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儒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土木工程学家……

而且个顶个都是佼佼者,放眼后世,若论名头,恐怕只有一个郭姓的大佬可与之媲美,只不过这老郭名头不少,真的有几分能耐不得而知。

哦,跑题了,徐骥虽然没有他老子在儒学上的造诣,参加了五次科举依然是个老举人,但在其父所涉猎的其他领域,算得上旗鼓相当。

徐骥年纪与宋应星相仿,虽与之相交甚少,但却听说过军械所的名头,听说那是匠人们的天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得了宋应星之邀,二话不说便从老家上海县一路乘船来了京城。

刘鸿渐喜得大佬自然高兴得不行,甚至在军械所开了大宴为徐大爷接风洗尘。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宴会上只简单了聊了一句,刘鸿渐便乐开了花,又捡到个宝贝呀,都是好大爷!

三月二十九,崇祯下了早朝摆驾西山。

虽然早便得了崇祯大叔要来巡视的信儿,但当崇祯一来,刘鸿渐的脸都绿了。

崇祯大叔不是一个人来的,风风火火的带着一应侍卫、内侍、仪仗队足足有**千人。

就这还是崇祯一再精简了队伍,否则按照往常礼制,崇祯出一次宫门至少要两万人。

由于崇祯此番本就是借着巡视的由头来春游,随行之中少有的还带上了周皇后以及坤兴和昭仁二位公主。

近万人一下子涌到了军械所,直把刘鸿渐整的手忙脚乱。

未婚妻坤兴见了刘鸿渐深施以礼,见到这娇滴滴的小妹妹刘鸿渐直挠头,包办婚姻,罪恶的旧社会呀!

招呼孙秀秀、杨雪二女将周皇后、二位公主等一应女眷领上了山,刘鸿渐自己则与崇祯去了军械所。

最兴奋的还是军械所的匠人们,一众匠人得知天子前来,这还得了,全部撂挑子热泪盈眶的来跪拜。

天子来看他们了,看他们这些被朝廷无视、被文人轻视、被士绅蔑视的苦命人了,谁能想到有生之年得见天颜?

崇祯见到跪倒一地的匠人也是感慨万千,正是这些曾被朝廷、被他忽视的匠人,武装了他的军队、帮助大明驱除鞑虏、扫灭了一切宵小。

“王二喜,宣旨吧!”崇祯叹了口气道,迟来的恩旨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大明之匠户制,本为统一户籍之管理,然积弊良多,致使万民以匠人为耻,工学为之倾颓,实乃朕之过也。

古人有云,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朕思虑万千,为天下之匠人计,为大明之工学计,敕命废除匠户之籍。

凡匠人子弟者,皆可经商、科举、务农等,其身自由,其业亦自由。

废除匠人之轮值,凡天下匠人,皆可至京城之西山军械所参与评级定薪。

凡天下之匠事,无论朝廷抑或各地勋贵、百官,用工皆需雇佣发银。

朕之大明,需百姓为基、匠人为砖、文人为骨,朕之期许,万民奋勇,为大明之中兴奋进。

钦此!”

王二喜宣读完毕,把圣旨一合交给了身后的小黄门。

此圣旨以诏曰开头,诏者,告天下也,是皇帝最正式的旨意,崇祯就是要告知天下,大明变了。

祖宗之法若不利于大明之兴,那便改之,天灾之祸若荼毒大明万民,那便征服之,改积弊之法若有人阻挠,那便杀之。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军械所内数百匠人呐喊,三百年的枷锁一朝除之,这等幸事值得他们呐喊,更值得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刘鸿渐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若不是让崇祯看到匠人们的力量,若不是匠人制造出那么多的枪炮、手榴弹,帮大明打赢了旷日之久的国战。

也许,匠人们的枷锁还没这般容易解脱。

可以想见,当圣旨下发大明各地,天下匠人将会是怎样的疯狂,起码最初的一年,定然会有不少匠人弃工从农。

只是对此刘鸿渐却是不担心,军械所薪俸高、待遇好,早在半年前,刘鸿渐便订立了新的雇佣文书终身制。

凡是签订终身制合约的,薪俸将提高一倍,而且在往后的年头,薪俸也只会增不会降。

文书最后一条写的明明白白,凡中途毁约者,需付签订之日起所发薪俸总和之五成。

惩罚不可谓不重,但饶是如此,军械所几乎所有的匠人都签了终身制。

军械所给了他们好的生活条件,给了他们尊严,亦给了他们希望。

有希望是个好事情。

“佑明呀,你这西山建的着实不错,比之朕的皇宫多了许多趣味。”崇祯自山腰的军械所一路慢悠悠的沿着台阶向上攀登。

西山虽然不高,但崇祯毕竟身体不好,只是他仍然喝退了銮驾,决定亲自登山。

山间鸟语花香,阳光挥洒,每走百阶便设一凉亭可作暂歇,自凉亭向下望去,整个京城尽收眼底。

山腰处一泓清泉自石缝中涌出,哗啦啦奔流之下,汇入山下的无定河,无定河蜿蜒曲折自脚下流淌一眼望不到边。

西山有新建的两大学堂、有大明的科研中心军械所、有各类工坊匠人、工人极其家属不下两万人。

可以想见,待两大学府开山授业,这里必定吸引住整个大明的目光。

人皆需要吃穿用度,而西山虽在京城之测,但往返采买仍是不便,这意味着商机的存在,不用多久各类商人定然瞄准这里。

西山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城镇。

“佑明,那边的高塔是为何用?”好不容易登上山顶的院落,崇祯有些气喘,指着院落西边的一处高于院落的建筑道。

“此是臣弄的一个储水池,负责供给山顶用水。”刘鸿渐略作解释道。

给山顶供水是刘鸿渐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即便山腰处有泉水,但这是没有压力泵,把泉水送到山顶依然不易。

最后还是宋大爷想了招儿,在山泉下建了个储水的大池子,在池子中建了个好大的风车,以精钢打制铁管直通山顶的储水池。

储水时,只需派十数人操作风车,便可将水送入其上两百米的山顶。

“这间房落怎的是砖石建筑,做何用处?”又往前走百步,在院落的侧边崇祯发现了更古怪的建筑。

其外表虽以红木充之,内里则为水泥砖石砌成,内间分成了五六个隔开的单间,中间还有个圆形的水池子,整个房间内侧皆粉刷了淡蓝色的漆。

“回皇上,此乃臣建的沐浴房,专供臣之家人使用。”刘鸿渐笑道。

说白了就是澡堂子,供水直通水塔,每个单间皆有水阀,其水可加热,房落之下更是有煤石供暖,在冬日里依然可以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木质房子容易渗水,时间久了还易腐化不益做澡堂子,而水泥砖石便没有这个问题,而之所以内里混凝土,外面则为木质,全是为了让整个建筑群看起来浑然一体。

一句话,在西山,他是boss,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建自己想要的一切。

“你这竖子倒是会享受,竟出些千奇百怪的点子。”崇祯笑道。

“不过,朕喜欢这儿。”

……

ps:查资料耽误许多时间,更新晚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